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731篇
测绘学   355篇
大气科学   438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1410篇
海洋学   445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3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从分析健跳港水文和泥沙特性出发,探讨了健跳港水动力和河床演变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尽管健跳港内落潮最大流速大于涨潮最大流速,但该港泥沙净输沙方向还是朝向港内;流域径流对健跳港海床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维护健跳港冲淤平衡的主要动力来自洪水期的径流.利用水沙关系和河相关系模型预测了健跳港上游引水后对该港海床淤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综述了虫黄藻的分类研究,其中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主要是共生藻属(Symbiodinium)的种类,重点概述了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了展望.目前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是解决共生藻系群水平分类的有效分子标记,而DNA序列分析是目前进行共生藻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共生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的DNA信息主要为核糖体RNA.对共生藻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3.
如何让纠纷调处工作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改革的需要,让群众满意,给政府放心,保一方平安,是迫在眉睫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4.
在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思潮中,记忆研究逐渐受到地理学者的重视。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地方的文化将突破时空界限,在广域范围内形成全方位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本研究对1990至2017年国内外有关乡村记忆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结果发现:①记忆是多学科的研究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地理学者的关注。不同于国外重视对地方、景观等记忆的空间感知研究,国内更关注人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情感依恋。②乡村记忆作为一种地方性表达,在理性语境中与全球互动融合的同时也逐渐消解,急需进行保护与传承。③本文尝试从范式、视角、尺度、理论、内容和方法层面初步建立乡村记忆地理的研究体系,未来研究应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理学主导的学科交叉、构建理论体系、拓展全球-地方视阈内容集成、运用多元分析方法等方面加以深化,以期为乡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5.
西宁市湟源县华石山地区地质遗迹主要为碳酸盐岩地貌、古生物群化石产地、断裂、河流景观带、泉、瀑布、峡谷、崩塌8亚类,其中碳酸盐岩地貌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类型丰富,主要由高原岩溶地貌石林、峰丛、石柱、石芽、石墩以及溶洞、天生桥等组成。其次为数量众多且密集的瀑布群、中元古代古生物群化石—叠层石产地;地质灾害地质遗迹崩塌亚类;具有峡中峡、谷中谷特征的大小峡谷、泉、河流景观带等与当地丰富的人文资源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风景如画的天然画卷。对华石山地区地质遗迹的调查研究既挖掘出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又为丰富旅游资源赋予科学内涵,将对当地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正>初秋时节,放眼周口大地,城市街道满目苍翠,乡间田野林木葱茏。近年来,周口市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以不断提高群众"生态获得感"为目标,统筹推进森林城市、森林社区、森林通道、森林乡村、森林田园等五大森林工程,加快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全力实施"以绿荫城"战略,并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林地面积增加到2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  相似文献   
147.
148.
遥感技术具备实时快速、时空连续、广覆盖尺度等独特优势,在全球气候恶化大背景下,利用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相比于传统地面监测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稳定的旱情信息,辅助科学决策。目前常用遥感旱情监测方法大多依赖全域性数学模型建模,假定了旱情模式的空间平稳特性,因而难以准确反映旱情模式的局部差异特征。本文提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考虑旱情模式的空间非平稳特性,综合多种遥感地面旱情监测指数,以实现传统全域旱情监测模型的局部优化。以美国大陆为研究区,监测2002年—2011年共10年的旱情状态。研究表明,GWR模型能够提供空间变化的局部最佳估计模型参数,监测结果更加吻合标准美国旱情监测USDM (U.S Drought Monitor)验证数据,且与地面实测值的最高相关系数R达到0.8552,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972,显著优于其他遥感旱情监测模型。GWR模型具备空间非平稳探测优势,实现了旱情模式的局部精细探测,能够显著提升遥感旱情监测精度,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9.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eutrophic waters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freshwater ecosystems and human health. In-situ light availability control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ologies to suppress algae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light on algal growth, specific density, colony size and sinking loss, Anabaena flos-aquae(cyanobacteria) and Scenedesmus obliquus(green algae) were evaluated in varying light scenario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density and colony size of these two species varied during growth, and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light scenarios. At the end of exponential phase, S. obliquus incubated under light-limited condition maintained a higher specific density and formed larger aggregates, whereas A. flos-aquae formed a longer filament length. Both species exhibited higher sinking loss rates with lower light availability. Thes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sinking loss rate was not always constant bu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variable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light availability, and in-situ light availability control might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sinking loss of algae due to the change of size and specific density, thereby further affecting the algal biomass in the water column.  相似文献   
150.
水下机器人(ROV)以其综合优势,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行业应用实际,系统介绍了ROV的原理和系统组成,以及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间各种作业类型中ROV的应用,对其工作内容、方式和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详细论述和总结.同时,对ROV以后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