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184篇
地质学   829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不同成因类型煤中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的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藻煤、烛煤、腐殖煤共生煤层的分析,将不同成因类型煤中的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煤中所含的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明显不同。各种成因类型煤中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所提供的母质信息与煤岩结果吻合。氧化环境不利于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的形成。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有时可以作为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2.
9000年前古气候的数值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军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2,16(3):313-321
  相似文献   
133.
<正> 粤西大降坪硫铁矿床的含矿岩系为形成于晚元古宙裂谷区内的火山喷发岩建造和类复理式建造,赋存在炭质千枚岩,变质粉砂岩、沉积凝类岩等互层之中的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倒马鞍状,均与围岩整合产出分布于长排岭—水源坑顶向斜核部及其西翼的次级“Z”形褶皱部位,且都限制在F_1、F_4两断  相似文献   
134.
确山南部的若干区域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5.
136.
曾西平  任阵海 《大气科学》1995,19(6):722-732
通过分析发现地形坐标系中气压梯度力差分格式的计算误差应分为二类,其中,第二类误差在水平坐标面倾斜时出现。这种误差可理解为将水平坐标面上的气压(或位势高度)插回到等高面(或等压面)上的插值误差。 构造气压梯度力差分格式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小这种第二类误差,而不是其他误差。 误差分析表明静力扣除法和Corby 格式的第二类误差都很小,比一般方法的误差小约一个量级。分析还表明第二类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压随高度非线性变化。依据这一分析思路,本文改进了#As(z)#a坐标系中的静力扣除法。 改进后的方法比改进前的误差小约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137.
浅层高氟地下水元素的组分存在形式与地方性氟病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邢台山前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中F,Ca,Mg的组分存在形式与地方性氟病患病率之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F,Ca,Mg元素对地方性氟病之影响不仅取决于F,Ca,Mg的总浓度,而且与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组分存在形式密切相关。元素的给分存在形式不同,对地方性氟病的影响不也不。根据患病率与aMgF^+成正相关,与aF^-/aMgF^+成负相关,以及浅层高氟地下水中MgF^+活度高的异常情况可以说明MgF^+对  相似文献   
138.
福建省古生代至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格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边效曾  褚志贤 《福建地质》1993,12(4):280-291
松溪—长汀断裂带和福州—永定断裂带是控制福建古生代及以后大地构造演化的两条北东东向的断裂带。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前者是加里东期的地体碰撞带,沿线分布了构造混杂岩、变质超基性岩体、具有角闪岩相和中压矿物的变质岩以及同碰撞型花岗岩体,以后又发育为A型俯冲带;后者是发育于加里东构造层之上的海西期张裂带,在形成海西期的福州—永定海峡的同时,产生了石炭纪海底双模式火山岩及层控铁矿,印支期的碰撞活动使海峡封闭并发育A型俯冲作用。由此,北东东向的松溪—长汀断裂带和福州—永定断裂带可以将福建划分为三个古生代的构造地层地体:闽北地体、闽中地体和闽东南地体。通过对福建省古生代地体构造分析、古地磁测量及古地理重建,展现在我们眼前是:华南(其中包括福建)在古生代中期从冈瓦纳大陆分离出来后,横渡特提斯海,在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到达劳亚大陆,与中朝板块碰撞引起了福建地体间强烈的造山运动。  相似文献   
139.
作者分别在澳大利亚西部Pilbara—Hamersley地区(3.5~2.5Ga)和格陵兰Isua地区(3.8Ga)采取了50个沉积岩样品,并进行了常量和痕量元素分析。此外,为了获取有关太  相似文献   
140.
20个样品分别取自南非巴比顿山Onverwacht组(3.5Ga)和Figtree组(3.4Ga)的燧石和页岩,通过激光消融技术对个别黄铁矿晶体(直径100~300μm)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美国宾夕法尼亚系页岩样品中的50个晶粒进行了对比。巴比顿样品的δ~(34)S值从-3.5‰~+8.4‰,平均值为+2‰.50个选自10cm~3样品的黄铁矿晶粒,其δ~(34)S值为11.6‰,δ~(34)S频率曲线偏向正伉。该δ~(34)S特征表明,形成黄铁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