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70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Emeishan flood basalts can be divided into high-Ti (HT) basalt (Ti/Y>500) and low-Ti (LT) basalt (Ti/Y<500). Sr, 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vas indicate that the LT- and the HT-type magmas originated from distinct mantle sources and parental magmas. The LT-typ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a shallower lithospheric mantle, whereas the HT-typ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a deeper mantle source that may be possibly a mantle plume. However, few studies on the Emeishan flood basalts involved their Pb isotopes, especially the Ertan basalt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basalt samples from the Ertan area in terms of Pb isotopes,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of the Emeishan flood basalts. The ratios of 206Pb/204Pb (18.31–18.41), 207Pb/204Pb (15.55–15.56) and 208Pb/204Pb (38.81–38.94)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depleted mantle, just lying between EM I and EM II.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Emeishan HT basalts (in the Ertan area) are the result of mixing of EMI end-member and EMII end-member.  相似文献   
92.
李波  黄智龙  许成 《矿物学报》2007,27(3):430-433
分析了四川冕宁大型稀土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成矿期脉石矿物重晶石与矿化期后硫化物(黄铁矿和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前者富集^34S,其δ^34S为+1.8‰~+6.7‰,后者富集轮S,其δ^34S在-10.9‰~-2.1‰之间,表明本区成矿流体中的硫和矿化期后富含硫化物流体中的硫具有不同的来源。矿区各种类型矿石中的重晶石均普遍遭受过风化作用,且δ^34S随风化作用的增强而增加,暗示物理分馏效应是本区重晶石硫同位素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重晶石风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贫弛^32、富^34S过程,未风化重晶石的δ34S与典型幔源硫的^δ34S(0‰左右)相近,成矿流体中硫主要来源于地幔。矿石中重晶石风化作用过程中被淋滤的^32S可能是矿化期后富含硫化物流体中的硫的重要来源,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
黑云母是胜利油田惠民凹陷辉绿岩中的次要矿物,以斑晶、基质和次生云母三种产状产出,其中斑晶云母绝大部分已被绢云母、碳酸盐、石英和磁铁矿等替代。本文分析了基质和次生云母的化学成分,发现两者的成分具有明显差别,在云母分类命名图上,前者投于富镁黑云母和镁铁黑云母之间,后者落在富铁黑云母区域。基质云母化学成分判别本区辉绿岩主要属碱性系列、部分为钙碱性系列,同时指示成岩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94.
对二滩地区高钛玄武岩物源研究表明,该区岩石可分为高钛-1和高钛-2两种岩石类型。其反映了二滩高钛玄武岩浆物源的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主要表现在:1)微量元素Zr,Sr含量明显不同;2)部分熔融程度和熔融压力不同;3)岩浆的结晶分异不同;4)Pb同位素比值不同。这可能是深源地幔柱(来自核-幔边界或下地幔)在上升过程中携带的不同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所致。  相似文献   
95.
峨眉山玄武岩的输送通道:云南元谋朱布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布镁铁-超镁铁侵入岩赋存有中型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根据岩体大小和矿床储量的简单质量平衡计算,矿床的形成需要至少3000倍现存岩体体积的岩浆参与成矿,因此朱布岩体应该是峨眉山玄武岩的输送通道。岩体的年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都支持这个结论。岩体的原始岩浆应该属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四川冕宁大型稀土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成矿期脉石矿物重晶石与矿化期后硫化物(黄铁矿和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前者富集34S,其δ34S为 1.8‰~ 6.7‰,后者富集32S,其δ34S在-10.9‰~-2.1‰之间,表明本区成矿流体中的硫和矿化期后富含硫化物流体中的硫具有不同的来源.矿区各种类型矿石中的重晶石均普遍遭受过风化作用,且δ34S随风化作用的增强而增加,暗示物理分馏效应是本区重晶石硫同位素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重晶石风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贫32S、富34S过程,未风化重晶石的δ34S与典型幔源硫的δ34S(0‰左右)相近,成矿流体中硫主要来源于地幔.矿石中重晶石风化作用过程中被淋滤的32S可能是矿化期后富含硫化物流体中的硫的重要来源,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
论云南会泽富铅锌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54,自引:8,他引:46  
通过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与小江深断裂带、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为深源流体的形成和贯入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源流体和蒸发岩层,矿体本身是富含铅锌锗等的成矿流体沿构造贯入的产物,矿床定位直接受北东构造带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源流体贯入-蒸发岩层萃取-构造控制”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8.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及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研究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划分断裂构造岩类型及构造体系的基础上,提出NE构造带(华夏系)是会泽铅放离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概括了构造控矿特征,以控矿断裂带中的构造岩、矿及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方向断裂的构造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按其特征和酝酿民分模式,将构造岩(矿石)划分为7种类型:Eu富集-开阔“W”型、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平缓型、HREE-LREE较富集-开阔“V”字型、Eu强亏损-下斜型,Eu亏损-下斜型、Eu亏损-平缓型、其中NE向断裂带中的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与Eu富集-平缓型模式的构造岩是成矿预测的微观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9.
龙玛拉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缘念青唐古拉矽卡岩型多金属成矿带一个典型的铅锌矿床,矿床以铅锌银矿化为主,伴生铁铜矿化,具有矿化元素丰富,品位高的特点。矿体在纵向上发育明显的矿化分带,从矿体顶部向下依次发育铅锌银矿化、锌铜矿化、铁铜矿化和铁矿化,表现出从矿体顶部到矿体,从低温到高温的元素和矿物组合的分布规律。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磁铁矿,同时存在少量的斜方辉铅铋矿、自然铋等铋矿物以及白铁矿、铜蓝、孔雀石等次生矿物,金属矿物间具有复杂的穿插交代关系,根据详细的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厘清了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Co/Ni比值集中在1~5之间,显示出岩浆热液成因的特点,其Fe/(S+As)比值和胶状黄铁矿的出现暗示矿床形成于中浅成环境,闪锌矿富Fe、Mn,多为铁闪锌矿,表明其形成于中高温环境,按照Fe元素温度计估算出闪锌矿成矿温度为259~305℃,磁黄铁矿以单斜磁黄铁矿为主,为低温成因,且在浅部围岩和矿体中均大量出现,显示出成矿流体运移至近地表后快速降温,在强还原条件下发生了硫化物沉淀,龙玛拉矿床为远端岩浆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床中铋矿物与银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指示铋对银的富集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对该带银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锂是我国关键矿产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之一。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含铝岩系分布广,勘查发现铝土矿(岩)中伴生大量的锂资源。研究认为,全省含铝岩系中Li含量高,变化范围大(0.55×10-6~2725.03×10-6),平面上Li含量总体呈北东(务正道成矿区)、南西(修文-清镇成矿区)高,中间(播州-瓮安成矿区)低的分布态势;剖面上Li主要富集在矿系上部的致密状铝土岩(矿)中,Li含量一般>500×10-6,矿系中土状铝土矿(岩)Li含量一般<30×10-6;气候温湿、风化及淋滤作用强的陆相湖泊沉积环境,有利于高岭石为主的黏土矿物形成及Li+与Al3+、Mg2+、Fe3+、Fe2+发生类质同象,或被吸附进入黏土矿物层间构造同迁移同富集,Li与Al2O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成岩成矿后的次生改造阶段,古地磁测量及CIA显示为炎热潮湿的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