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4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701篇
测绘学   351篇
大气科学   424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1348篇
海洋学   440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63篇
自然地理   3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黄嘉佑 《气象》1995,21(9):53-57
第五讲气候状态变化的相互关系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区域气候状态变化除了考虑自身变化外,还应研究外力的影响。这种外力一方面来自大尺度的气候因子,如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小尺度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大气圈内(高层与底层...  相似文献   
872.
黄嘉佑 《气象》1995,21(10):51-55
第六讲 区域气候时空变化模态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在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中,除了研究个别测站气候要素序列变化外,还要分析区域内不同地区变化的依赖关系,这些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模态描述,反映区域气候变化不同的特征,它们在气候区划中也有广泛的...  相似文献   
873.
黄杏元  马劲松 《地图》1995,(4):22-24
GIS中平面三角化的优化算法黄杏元,马劲松(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地理信息系统(GIS)输出的产品中,等值线图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具有一组离散点数据的平面进行三角剖分是绘制等值线囹等的关键步骤。此前,用计算机部训成平面三角网的算法在时空特性方面...  相似文献   
874.
本文介绍了连云港西大堤视准线观测情况,通过分析观测成果,发现大堤之变形存在异常现象,对这种异常现象分析与试验表明:在表面上视准线两侧均为海域的条件下,仍然存在严重的折光影响。  相似文献   
875.
人机联作沉积相解释系统程序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人机联作沉积相解释系统设计方法,并研制出一套实用系统。地质专家使用该系统可在多窗口操作环境下进行人机交互修改,校正测井曲线,相关井对比解释。  相似文献   
876.
珠江三角洲生物埋葬群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学报》1995,50(4):310-323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第四纪环境与现代环境的生物埋葬群进行对照,重建晚更新世中期和全新世中期的古沉积环境,划分出两期的海侵区、海侵波及区、海侵影响区。并对中更新世海侵期表示存疑。  相似文献   
877.
我们设计制作的地面连续云滴谱仪,它的连续工作时间达二分钟,而过去我们用的滴谱仪一次连续工作只二秒钟。暴露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1964年春在野外实际测试中表明,这一仪器可以用来观测周期10~(-1)—10~1秒的云雾微结构起伏。文中对仪器的误差也作了简单的估计。  相似文献   
878.
中国地壳运动命名的几点意见(草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壳运动过去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造陆运动”即振荡运动,也就是大面积的升降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某一沉积区域的沉积作用完全停止,造成大面积的地层缺失和区域性的假整合(亦称平行不整合)。“造山运动”近年来被分为“构造运动”(Tectogenesis)和“造山运动”(Orogenesis,狭义的)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中,沉积带的  相似文献   
879.
对于使用已有中国地壳运动名称的意见(草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个意见草案是根据“中国地壳运动命名的几点意见(草案)”和“中国地壳运动名称资料汇编”两个文件提出来的。经过初步整理后,发现不少旧有的地壳运动名称存在着级别不明、性质不清、缺失地层过多、时代不确切、一词多义和同义异名等现象。此外,不同观察者对同一地区的地层接触情税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对于该处地壳运动的存在与否,或者对于运动的性质,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时由于地层时代的变更,某些地壳运动名称的沿  相似文献   
880.
司幼东  黄舜华 《地质科学》1963,4(4):169-176
在花岗岩浆侵入活动过程中,于岩浆期后气热溶液交代作用阶段,往往伴有某些稀有元素的矿化现象。如铍的矿化已经许多资料说明,概与钠长石化和云英岩化等交代作用具有密切关系。据 A.A.别乌斯等阐述铍在高温气热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极大可能是与氟合成络离子([BeF1]2-)进行运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