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质学   5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这里根据己收集到的一些资料,簡述一下下列几个有关世界鎢矿經济地質的問題。其目的是在于說明目世界的鎢矿产量、地質情況及其发展趋势。一、世界的鎢矿产量与发展趨势 鎢,作为一种元素,早在十八世紀末期(1781—1783年)就已經弄清楚了。可是,鎢被广泛地用于冶金工业和其他方面,还是在二十世紀才开始的。 1895~1905年這十年間,世界鎢精矿产量只有6,973吨。而1895年的产量仅103吨。用钨来制造高速鋼是在1898年才发明的,因此,研究鎢矿生产的  相似文献   
22.
塔里木—华北板块的地壳和岩石圈元素丰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华北板块是我国境内最大的岩石圈板块,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成矿区域之一。给出了本板块的地壳模型和岩石圈模型,并分别计算出本板块的地壳和岩石圈的元素丰度,讨论了本板块的主要丰度特征  相似文献   
23.
苏联科学院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結晶化学研究所的波利申科和李祖諾夫新近研究了钪和某些稀有元素在錫石中的存在状态。並在該院的“地球化学”杂志1959年第1期中发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对象,包括苏联52个矿床和国外22个矿床的錫石,作了300个以上的錫石样品分析。研究钪和铌的方法,主要採用光譜定量分析法:分析时挑选純淨的錫石,鑑定钪和铌的灵敏度为0.001%(以金屬計算)。鑑定的精确性为±10%。研究的結果,得出如下的結論: 1.高含量的钪(可达0.2%Sc_2O_3)主要存在于云英岩型矿床的錫石中。在偉晶岩型和硫化物——錫  相似文献   
24.
我国北方的许多地区,分布着鞍山式铁矿的厚大矿源层.它们是晚太古代(35~36亿年)或早元古代(25~17亿年)的沉积变质或火山沉积变质产物.这些矿源层,有的被寒武系不整合覆盖着,有的则被震旦亚界不整合覆盖着.这些不整合构造和古侵蚀面的存在,对古风化壳型富铁矿的形成,无疑是有利的条件.但当人们在局部地区看到这些古侵蚀面上缺乏化学风化产物(即所谓"干净"或"很干净")或风化淋滤较弱时,就常提出  相似文献   
25.
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中国花岗岩类的出露面积,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0%。依据12265个样品求出中国花岗岩类的总平均化学成分;并结合Daly,Nockolds和Beyc等花岗岩类样品,近似地求出世界花岗岩类的总平均化学成分。以此为背景,显示出中国花岗岩类富SiO2、Na2O和K2O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26.
一、金属礦床的勘探类型及其主要标志 1953年以前,蘇聯地質工作者為了統一勘探工作方法,曾根據大量實驗材料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將金属礦床分為若干個勘探類型。例如:原生金属礦床分為五個類型;铝土礦床分有四個類型;砂礦床分為三個類型。每個勘探類型都有一定的勘探方法、勘探密度及勘探出的主要儲量級别。這是蘇聯早已介紹給我們的一个先進經驗。 1953年末以後,蘇聯地質工作者根據各種礦床的特點,對金属礦床的勘探類型重新進行了分類。例如: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礦床分四個類型;鋁土礦床分三個類型;鐵礦床分三個類型;錳礦床分二個類  相似文献   
27.
一、硫化物型黑钨矿——白鎢矿矿床在我国初次发現,由于它具有重大的工业意义,成为我們今后钨矿找矿工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新方向。目前,虽然这种新类型鎢矿床还为数不多,但是,我們应当考虑到下列几点情況: (1) 自然界的成矿作用絕下是偶然的,成矿現象的出现也絕下会是孤立的。我国既然有了第一个硫化物型黑鎢矿——白鎢矿矿床,只要通过找矿工作者  相似文献   
28.
岩石圈及其结构层的元素丰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计算整个岩石圈的基本数据:面积=510×10~6公里~2,平均厚度=77公里,体积=39×10~9公里~3,平均密度=3.26克/厘米~3,质量=124×10~(18)吨。沿垂向的结构层,上岩石圈分为沉积层和基底层,下岩石圈为幔岩层,质量百分数依次分别为1.4%、18.0%和80.6%。作者求出了各结构层和整个岩石圈的元素丰度。岩石圈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别用岩石圈及其结构层的主要元素的化学模型和痕量元素的分布来讨论,两者在各结构层中,尤其是在上、下岩石圈中,都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9.
新疆北部地壳元素致矿序列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程先富  黎彤 《地质与勘探》1999,35(6):23-25,29
根据板块构造的观点,划分新疆北部地壳的大地构造单元,计算元素区域致矿系数,列出可能成矿元素的致矿序列。新疆北部可能成矿的元素有:Ni、Mn、Ti、Pb、Fe、Zn、Cu、Asd、W、Sn、Ag、Au、Mo等,最后拽出新疆北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0.
研究鞍山式铁矿中富铁矿的成矿规律,须弄清鞍山式铁矿的成因,以便认识富铁矿成矿的全过程.鞍山式铁矿有各种特征.例如:1)成矿区域广.这类铁矿(国外有铁燧岩、铁英岩、碧玉铁质岩、含铁石英岩等名称)在世界各大陆均有发育,其分布具有全球性.2)成矿时代老.这类铁矿含矿变质建造的同位素年龄大都介于距今35~17亿年之间.3)矿石具条带状构造.铁质薄层和硅质薄层相间,层理分明,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性.4)矿体规模大,矿带延伸远.5)矿石品位普遍较贫,但贫矿中常有富矿,等等.任何对找矿勘探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成矿理论,都必须全面阐明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