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在对称单体雹云中,冰雹形成前对流云进行了长时间的发展,一般为20~40分钟.取决于大气热动力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可形成强的上升气流,含水量增大.粒子凝结增长。我们将此过程称作”雹胜生长环境条件的形成阶段”,当雹股形成并开始重力碰冻增长时,出现对流单体的初上台雷达回波,其反射率(15~20dbz)。这时上述阶段将结束。在成熟不对称雹大中,这一阶段在主体引导云中出现,引导云的初始回波与主体云悬挂回波前沿相汇。统计分析表明,在新单体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液态或固态降水,取决于初要台回波的高度,当初始回波出现在一SC…  相似文献   
82.
中国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的寒冻风化剥蚀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耕年  熊黑钢 《冰川冻土》1992,14(4):332-341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是有关卡累利亚北部科里地区铀矿普查工作中所作的氡气测量的初步报告。采用很简单的仪器和活性碳法进行测量。发现了大量的氡异常,其强度范围在3-3000×1O~(-10)居里/升之间。本文讲论了土壤气体中氡源的性质,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氡异常的实例。确定了两种情况下的氡异常与铀矿化之间的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85.
“未来十五年是地勘单位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练好内功,抓住机遇,抢占地质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为全局地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副局长戴民主在局2005年经济工作会总结讲话时所强调的。  相似文献   
86.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赵传宝在7月14日到15日召开的本局2004年经济工作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在迈向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新要求。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  相似文献   
87.
南极晚更新世40,000年B.P.和在20,000年B.P.间曾有两次海侵,当时的海面比现在高6-35m。在18,000年B.P.全球低海面时,中国南极长城给所在的南设得兰群岛为一相连大岛,当时的海面比现在低100-130m。冰后期南极海面上升,在6,000年B.P.为高海面,当时海面比现在高2m。随后的6,000年以来,南极处于地壳均衡上升阶段,形成海拔20m以下连续发育的海岸阶地。  相似文献   
88.
89.
松潘—甘孜造山带广泛分布着三叠纪花岗岩体,其成因对正确认识研究区花岗岩浆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万里城岩体寄主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含量(69.43%~73.10%)和较高的全碱含量,具弱过铝质(A/CNK=1.01~1.12)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类。暗色微粒包体具较低的SiO2含量(52.85%~59.50%)和较高的Mg#值(45~63),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二长(闪长)岩。包体为典型的岩浆细粒结构,发育针状磷灰石、环带结构斜长石、瞳状石英、反鲍文序列的不平衡岩浆结构等。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包体起源于壳幔混合作用,是底侵的幔源玄武质岩浆与上覆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的产物,混合的熔体经历了钛铁矿、黑云母等矿物的分离结晶,最终形成万里城暗色微粒包体。而寄主花岗岩则起源于纯的长英质陆壳,岩石具有较低的Mg#值(21~39)、中等的CaO/(MgO+TFeO)值、较高的K2O/Na2O和(Na2O+K2O)/(TFeO+MgO+TiO2)值等,指示源区主要为变杂砂岩类。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提出松潘—甘孜造山带内大规模花岗质岩体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碰撞后伸展背景下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加热。  相似文献   
90.
岩相古地理重建对认识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沉积建造时空分布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背景这一先决条件对新发现的安岳巨型气田的控制作用及其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启示,本文综合油气勘探的地震、钻井资料及盆地周缘的露头剖面地质调查成果,重建了寒武纪两个构造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分析了寒武系生储盖组合发育的特征。结果表明:早寒武世早期,伸展背景形成了破碎型克拉通盆地,近南北向的深水槽切割了上扬子克拉通,充填了丰富的富有机质沉积物,成为深层巨型生烃灶;早寒武世晚期—晚寒武世,上扬子板块转变为准稳定的构造背景,盆地性质转换为陆表海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沉积建造以发育潮坪楔及伴生的膏盐为特征,陆表海潮汐作用和古隆起控制了储层宏观分布;构造活跃期的裂陷沉积之上叠加以准稳定期的克拉通内坳陷沉积,形成了类似裂陷盆地的由裂谷层序和后裂谷层序组成的剖面形态像牛头的牛头型沉积建造结构;与大板块若即若离的亲缘过程中,构造活跃期和构造准稳定期交替叠合的盆地古地理特点是我国前晚三叠世小陆块离散演化阶段的一大特色,在沉积建造上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空间配置,是克拉通油气勘探的两大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