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分布特征及富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波  付勇  龙克树  龙珍  王天顺  刘阳  杨颖 《地质学报》2021,95(8):2284-2305
在广泛搜集公开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富集机制.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沉积型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含量最高,其次是红土型、堆积型;配分特征上,伴生稀土都具有明显的右倾特征,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区域分布上总体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主要含铝岩系在稀土含量与富稀岩性上存在差异,但在剖面上都具有由上到下含量逐渐增高的趋势.离子吸附、类质同象以及稀土独立矿物都可能是含铝岩系伴生稀土的存在形式,但沉积型含铝岩系中的伴生稀土由于经过了成岩作用,其离子吸附机制与中国南方现代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存在差异.相对于基岩的稀土含量与含铝岩系的矿物组成,沉积环境的酸碱度才是主导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迁移与富集的主导因素.原始铝土物质的沉积过程伴随着频繁的潜水面波动,由此引起沉积环境酸碱度的转换,而潜水面波动的频度及水位的持续性在不同含铝岩系形成过程中势必存在差异,正是这一差异影响了沉积物中稀土的活动性及迁移距离,最终形成了不同含铝岩系间稀土含量与富稀岩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付勇  夏鹏  龙珍  张恭境  谯文浪  郭川  杨镇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077-67041094
通过调研扬子地区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E—C)转折期大陆风化、海洋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扬子地区E—C转折期遭受了较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且在这一时期区内兼具浅水碳酸盐台地和深水盆地环境。在台地相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不整合接触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之上,该不整合与E—C转折期全球"大不整合"具有紧密的关系,盆地区发育的完整的沉积地层记录了台地区被风化地层的痕迹。现有大陆风化的地球化学证据集中于n(~(87)Sr)/n(~(86)Sr)、δ~(13)C、CIA和ε_(Nd)(t)等,同时这些地球化学数据也局限在少数的剖面和层段,因此迫切需要更多的地球化学参数来反映该风化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演化特征。准确认识扬子地区E—C转折期大陆风化作用与海洋环境演变间的耦合关系,是揭示古生物演化、有机质富集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黔西北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中铌富集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贵州西北一带的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上存在一套富铌、锆、钛、镓、稀土的多金属矿层,主要与风化壳中的黏土岩有关,不过,其中有关铌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仍有待研究.文章对黏土岩物质来源做出厘定,认为风化壳黏土岩层主要来源于高钛的峨眉山玄武岩,铌、锆、稀土等元素也继承自玄武岩.铌主要赋存于铁铝质黏土岩中(w(Nb)100×10-6~250×10-6),含矿岩层中上部铌含量高,下部低,具体表现为w(Nb)自下而上,升高—(略微)降低—(再)升高的规律,尤以铁铝质黏土岩中铌含量最高.在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事件中,铌一方面随玄武岩喷出地表,在平缓低洼的盆地地带冷凝,另一方面酸性火山灰进入大气,形成酸雨并随之降落汇聚在先期成岩的低洼地区,形成酸性环境使原岩内的铌被侵蚀残留在原地.随着火山作用停止,酸雨不再产生,沉积环境中的水体因热水循环、海侵海退和大气降水与外界物质交换,酸性逐渐被中和乃至偏碱性,铌随黏土质沉积成岩,最终在玄武岩风化壳内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