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湘南界牌岭矿床不仅是南岭地区发育的一个晚白垩世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同时也是该区乃至中国重要的萤石产地,锡多金属矿及萤石的找矿勘查均具有重要前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石学研究,文章识别出多种类型的锡多金属与萤石矿化,并针对不同类型萤石开展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①矿体分为锡多金属矿体与萤石矿体2类,...  相似文献   
22.
滇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以东广泛发育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其富碱斑岩体中有多处产出深源岩石包体。对包体岩石和寄主富碱斑岩及其成矿石英脉的地质年代学研究显示,深源岩石包体的成岩年龄大于寄主富碱斑岩,而富碱斑岩的成岩与成矿是基本同时的。结合铅硅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富碱岩浆的成岩过程中,伴随富硅成矿流体对围岩和岩体的交代蚀变,并与地壳岩石一定程度混染而实现成矿作用。这种富硅成矿流体作用实质上是地幔流体作用在地壳中成矿作用的延续。据此,从地幔流体交代矿物的结晶年龄(116.0 Ma)到富硅成矿流体年龄(51.2 Ma),揭示地幔流体作用贯穿于富碱岩浆成岩成矿的全过程。正是这一地幔流体作用过程,导致Si、Al、Na、K及其它硅不相容元素和成矿元素富集,进而导致其Sr-Nd同位素特征由亏损地幔向富集地幔过渡,并引起从岩体→围岩对应、从高温→低温的系列成矿效应。也正是这种流体作用,构成滇西新生代广泛成矿的内在统一制约因素和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的重要地球化学背景。  相似文献   
23.
洞中拉铅锌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东段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扎雪—金达成矿带内,为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期形成的矿床.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主要金属硫化物的S,Pb,Sr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并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示踪讨论.研究表明:矿石硫化物的δ34S组成变化范围较窄,变化范围为3.0‰~5.7‰,多数集中于4.0‰~6.0‰之间,具有塔式分布效应,估算的总硫同位素值δ34 S∑s为4.7‰,具有岩浆硫的特征.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稳定,矿石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628~18.746,15.698~15.802,39.077~39.430,与矿区岩浆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一致,为正常普通铅,矿石铅来源于早白垩世上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矿石锶同位素的初始值(87 Sr/86 Sr)i较高,介于0.717 32~0.727 67之间,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24.
赤普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野外观察和铅、硫、碳同位素测定,稀土元素组成,微量元素和包裹体资料,对该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作了系统分析,表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围岩灯影组,硫具有地层硫与非生物还原硫的混合来源,脉石碳酸盐矿物中的碳来自围岩酸岩的溶解,重结晶,但混入有有机碳,介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25.
决定大区域成矿类型的究竟是什么,是否是岩浆岩的时代和成分、含矿岩基侵蚀断面的深度、沉积岩的成分和分散在其中的金属受到岩浆的同化作用?根据近年来最新研究资料,对这些问题作了否定回答,并提出了决定区域成矿特性的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26.
我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穆龙套金矿床,以其独特的产出条件和巨大储量,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笔者经过多年对中国新疆西南天山地区的地质调研工作,确认了我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该矿床产于一套浊积岩系中,受地层、岩性及构造破碎带控制明显;矿石的矿物组成和矿石类型较复杂;金以自然金、银金矿等产出外,毒砂、黄铁矿是其重要载体矿物;成矿热液活动可划分出明显的五个阶段;成矿物质具多源性;成矿作用是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下渗至深部经加热循环并溶滤地层中的矿质,经活化、转移到容矿地层内构造破碎带中,经充填交代而成矿。  相似文献   
27.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一个规模大、品位低、并具有细脉浸染和蚀变特征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含碳碎屑岩建造中,矿化受构造破碎带的严格控制。组成矿石的基本矿物为硫化物、石英和方解石。金不均匀地分布于硫化物内。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10-210℃范围内。成矿物质来源较复杂,既有赋矿地层的提供,又有来自下伏的碳酸岩盐和中基性火山岩,同时也有深部物质的参与。该矿床地质背景、赋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元素组合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均与邻国的穆龙套型金矿床具有可对比性,但也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低温成矿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28.
对新疆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主阶段的石英样品进行了 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 ,谱线特征为马鞍型 ,其坪年龄为 2 10 .5 9Ma± 0 .99Ma,最小视年龄为2 0 8.0 7Ma± 1.2 2 Ma,等时线年龄为 2 0 7.14 Ma± 1.92 Ma,三者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石英样品的年龄真实可靠。坪年龄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支晚期。结合西南天山大区域内金、铜及其他矿种的成矿部分集中在印支期这一现象 ,认为西南天山在印支期一定存在着某种缺其不可的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 ,在区域内统一制约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9.
GIS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适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主要介绍了GIS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利用GIS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对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了从输入、编辑、处理、分析到输出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可视化分析与管理,为抗震救灾指挥部震后尽快做出决策提供了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30.
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地幔流体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金顶矿床是赋存于第三系沉积碎屑岩中的以铅锌成矿为主的超大型复合矿床,主要由角砾岩型和砂岩型两类矿体组成。本文重点对两类矿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发现,矿石中沿碎屑矿物粒间呈网脉状穿插的脉体或团块,除结晶的碳酸盐矿物外,广泛发育组成为碳酸盐和硫化物的黑色不透明物质,其在高倍放大的扫描电镜形貌中未显示碳酸盐矿物的结晶形态,表明这些黑色不透明物质应为残余碳酸岩熔浆过冷凝的非晶质固体。研究认为,这种碳酸岩熔浆是以地幔流体的形式侵位渗透于沉积碎屑岩中进行交代成矿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