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768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测绘学   410篇
大气科学   390篇
地球物理   519篇
地质学   2030篇
海洋学   418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05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利用中国北方13省2000-2008年的Terra-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WTBX]NDVI)和地表温度(LST)[WTBZ]数据,以及相同时间段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0~10 cm表层土壤水分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表层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计算出2000-2008年北方13省各月份表层土壤水分,主要结论有:(1)空间分布上,表层土壤水分最高的是分区一和分区四,平均值均达到了0.2以上,表层土壤水分最低的是新疆沙漠地区,低于0.05,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基本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2)受降雨量和农作物需水的影响,年内月份之间,7、8 两月表层土壤水分最高,4、5、9、10月表层土壤水分最低;(3)年际变化上,2000-2001、2001-2002、2005-2006年北方大部分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增加,增加区域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79.2%、59.3%和71.4%,而2002-2003、2004-2005年大部分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减少,减少区域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3.9%和64.1%;(4)降水是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土壤水分遥感反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北方地区干旱的分布及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982.
基于MODIS数据的博斯腾湖流域地表蒸散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02~2009年期间的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运用能量平衡法计算博斯腾湖流域的地表蒸散量,蒸散平均绝对误差为12.39 mm,相对误差为14.15%。根据遥感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气温等气候因子的关系。博斯腾湖流域年地表蒸散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受到土地覆盖类型的影响。蒸散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单峰形式,夏季蒸散量占全年总蒸散量的48.10%。降水、气温对于博斯腾湖流域的地表蒸散变化有重要影响,并且在不同季节中两者的贡献度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83.
地质遗迹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因其蕴含丰富的环境信息,涉及众多学科知识,需要经过恰当的诠释才能够全面展示其丰富内涵。采用知识旅游这一新视角,通过对知识旅游概念的阐述,指出地质公园是典型的知识旅游产品。对其中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需要从形态、时空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逐渐深入的认知,以便于实现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促进知识旅游活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984.
采用装饰塑料树在实验水槽中模拟柔性沉水植物,在一定水力条件下,探讨了柔性沉水植物生长对含沙水流紊动特性和悬移质含量分布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柔性沉水植物带中含沙水流垂向流速分布不符合无植物时的半对数分布形式。柔性沉水植物带中含沙水流纵向、横向和垂向的紊动强度和雷诺应力呈各向异性,且其最大值和最大值的位置随柔性沉水植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植物带中垂向悬移质含量随着柔性沉水植物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沿柔性沉水植物带水流方向悬移质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85.
尚二萍  摆万奇 《湿地科学》2012,10(3):378-384
湿地脆弱性评价是近年来湿地科学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湿地脆弱性评价研究经历了从湿地脆弱性特征定性评价,到湿地脆弱性定量评价,再到气候变化下湿地脆弱性评价的发展历程.首先,在对湿地脆弱性概念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湿地脆弱性是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压力下湿地退化的程度和可能性.其次,定性介绍了水土流失、水热分配不均、湿地退化等主要脆弱性特征表现;并以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步骤为主线论述了模型法、特征法、综合指数法、EFI评价法、空间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同时,从不同角度概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湿地脆弱性,总结了湿地水文景观分类法、生物完整性指标法、模型法、空间分析等评价方法.最后,指出湿地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概念不统一、评价标准不一致、评价指标范围较狭窄、动态研究偏少、定量评价的不确定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动态研究和国内对气候变化下湿地脆弱性的定量研究以及不确定性分析、脆弱性评价与决策管理衔接等湿地脆弱性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86.
文章运用利益主体理论(stakeholder)及协同共生理论(symbiosis)的分析方法,以“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为典型案例,探究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核心利益主体冲突格局、机理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表明:“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跨界冲突格局表现为横向层面的品牌共生体的冲突和纵向层面的利益共生体的冲突,其背后深层次的冲突机理主要在于行政分割运作、地方利益导向等因素导致跨县市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内部强弱势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失衡引起纵向层面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针对利益主体的冲突博弈问题建立了多维度的跨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87.
陕北丘陵区陡坡柠条林地与荒坡的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点土壤水分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陕北丘陵区陡坡柠条林地与荒坡土壤水分亏缺状况、年际内动态变化规律、干燥化特征及其自然降水的补偿能力。结果表明:柠条林地0~10m土层贮水量仅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26.2%~41.2%。荒坡地0~10m土层贮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9.8%~41.2%。土壤贮水量的分布是阳坡〈半阳坡〈阴坡,上坡位〈下坡位。年际间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土壤贮水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m以上土层内。土壤贮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滞后于降雨量变化。生长季内,柠条地与荒坡土壤平均贮水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越深,其含水量变化越小。两种利用方式的土壤剖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干化层。柠条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强度明显大于荒坡地。丰水年柠条林雨水补偿的深度仅为1.0m,荒坡也仅为1.2m。柠条林丰水年的雨水补偿的深度比干旱年可增加60cm以上,5m土层贮水增量增加3倍以上。  相似文献   
988.
Decadal circul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more and less rainfall periods in the annually first rainy season of Guangxi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f the austral Indian Ocean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A pattern in which there is uniform change of the Guangxi precipitation shows a 20-year decadal oscillation and a 3-year interannual change. In contrast, a pattern of reversed-phase change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of Guangxi has a 6-year interannual periodicity and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In the period of more precipitati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n Eurasia is positively anomalous so as to lead to stronger low pressure systems on land and larger thermal contrast between land and ocean. Therefore, the air column is more unstable and ascending flows over Guangxi are intensified while the Hadley cell is weakened. Furthermore, the weaker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South Asia High, together with a stronger cross-equatorial flow, result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more humidity and the appearance of more precipitati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Indian Ocean SST in Southern Hemispher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seasonal precipitation of Guangxi on the decadal scale by influencing the Asian monsoon through the cross-equatorial flow.  相似文献   
989.
洪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7月8—9目,四川省泸县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嘉明和福集2镇洪水淹没面积多达8000hm^2,淹没时间为60-92h,处于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通过野外追踪调查和示范区比较试验,提出在洪灾后结合水稻生育期、淹没时间、淹水深度、植株长势等指标判断水稻受害程度,并以各指标为依据果断采取相应的抗灾、减灾对策。初步分析认为,蓄留洪水再生稻是行之有效的灾后生产自救措施,同时揭示了早割低留桩、晚割高留桩、早割多施肥、晚割少施肥、保持浅水层和防治病虫害是蓄留洪水再生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0.
2008年初桂北冻雨对电网的危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2008年初广西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桂北冻雨日数、最长连续冻雨日数的分布特征,阐述冻雨对电网的危害,分析此次过程的冻雨灾害影响,在灾后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