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391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402篇
地球物理   402篇
地质学   761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011年山东省地矿局在山东省利津县实施了国内第一个干热岩调查评价项目,采用转盘回转钻进,但钻效低、能耗高。为提高在高温硬岩条件下的钻进效率、缩短钻井周期、降低生产成本,2015年在福建省漳州市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南沿海深部地热HDR-1干热岩科学钻探工程井(井深4000.86 m,孔底温度109 ℃)和2017年在青海省共和县完成的GR1干热岩科学勘探井(井深3705 m,孔底温度236 ℃),在施工中均探索使用了“转盘+螺杆钻具”复合钻进工艺,并在高温取心段首次测试应用了“转盘+涡轮钻具”复合取心钻进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就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螺杆钻具和涡轮钻具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高温施工经验,也将为我国干热岩科学钻探与深部地热资源勘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search study of complex limestone karst engineering-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municipality Valaská near Banská Bystrica in Slovakia.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impossibility of spatial identification of cave spaces using surface geophysical methods due to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 thick surface layer of anthropogenic fill containing highly heterogeneous anthropogenic material. Its maximum thickness is 3 m. Another specificific condition of the study area is its location in the built-up area, due to which the applicability of geophysical methods was limited. The article contains methodological recommendations to be used in analogous ge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karst structures topped with anthropogenic fill, which complicat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ve spaces. The recommended solution herein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ve system using underground mapping of the karst and its projection onto the surface for which surface geophysical methods have been combined.  相似文献   
83.
为厘清四川盆地开江地区WT1井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发育的构造背景,重塑其原型沉积盆地,为重建古地理及油气进一步勘探部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手段对该井陡山沱组物源进行了分析。岩石地化结果表明WT1井陡山沱组沉积物源岩为中基性火山岩类且经历了中等程度化学风化作用;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记录了915~850Ma、794~714.5Ma以及622~700Ma 3个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与扬子克拉通北缘及邻区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演化过程有关,该构造活动背景下的中基性火山岩是WT1井陡山沱组沉积的主要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开江地区的陡山沱组发育于拉张伸展构造背景,属克拉通内裂陷盆地沉积,有利于烃源岩层的发育;同时为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演化证据。该成果对深入认识四川盆地的地质结构、沉积-构造演化以及油气勘探的战略部署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4.
Bai  Xue-Dong  Cheng  Wen-Chieh  Li  Ge 《Acta Geotechnica》2021,16(12):4061-4080
Acta Geotechnica -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or inappropriate shield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ope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degrade both the excavation and safety of tunnel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85.
京津冀区域龙卷风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象报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气象灾情数据库以及档案馆地方志等历史资料,查阅1956—2016年京津冀区域的龙卷风个例,按照"增强藤田级别"龙卷风强度等级分类标准,采用专家评定法对龙卷风个例进行定级,并运用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龙卷风的时空分布、灾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1956—2016年,京津冀区域共确认龙卷风个例188个,空间分布上,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区域有2个,一是张家口坝上4县:张北、尚义、沽源、康保,二是京津冀东部地区,特别是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沿海地区是龙卷风高发区;②时间分布上,1985—1993年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90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③龙卷风在夏季发生次数占总数的81.9%,龙卷风主要发生时段为11:00—20:00;④对有灾情记录的122个龙卷风个例,经专家评定,EF4和EF3级各1例,EF2级14例,EF1级52例,EF0级54例。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特征及应用判据,统计分析2010—2017年山东临沂地区暴雨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风暴内的垂直环流是造成逆风区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逆风区表现为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其形态在不同天气类型下有明显差异;逆风区持续阶段降水强度增大,持续时间与过程累积雨量呈正相关;当雷达最低仰角识别到逆风区,其厚度≥4.0 km、强度≥15 m·s-1、径向速度绝对值最大值≥5 m·s-1且持续30 min以上时,风暴常明显发展,相关特征可用于预报风暴和暴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利用1986—2016年62个国家气象站5—10月的逐日和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强降水的发生规律,包括强降水发生范围,逐年、逐月、逐旬、逐时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雨强分布规律等。结果表明:1)1994年辽宁省强降水频繁、雨强大、降水范围大,为典型强降水年份。2)辽宁省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尤其是7月下旬—8月上旬,占总发生次数的38.3%。3)早晨和下午为短时强降水高发时段,上午及夜里为短时强降水的低发时段。4)辽宁省强降水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特点,存在3个高值区, 2个低值区。5)辽宁省短时强降水以20—40mm/h为主,日强降水以50—100mm/24h为主。  相似文献   
88.
89.
提出了一种用于垂直形变分析的附有标高刻度的三维立体剖面图的全新模型方法 ,介绍了用这一模型方法建立国家复测水准网三维立体剖面图模型的过程。使用表明 ,这一模型方法与目前常用的三维空间表示方法相比 ,在定量、定位分析水准点的沉降变化时具有直观、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90.
东秦岭商丹地区蛇绿岩中的角闪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蛇绿岩主要分布在北秦岭南缘、商丹断裂带以北的狭窄地带,断续逶迤呈带状作近东西向展布。分布于商丹地区的蛇绿岩是东秦岭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代表性。 本文着重论述了商丹地区蛇绿岩中广泛分布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角闪石的主要特征组份、微量元素、晶胞参数、阳离子占位度等成因矿物学特点。并据此说明了该蛇绿岩中的角闪石属于区域正变质的产物;形成的物质来源具有同源性,原岩为超镁铁质-镁铁质的岩浆岩和火山熔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基本相同,变质程度为绿帘角闪岩相或角闪岩相,变质温度为610℃左右,压力大于5×10~8Pa。 此外,根据商丹地区蛇绿岩中角闪石成因矿物学特征之相同性所提供的信息表明,东秦岭蛇绿岩带是华北和扬子两个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边界变质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