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2.
使用澳大利亚致密阵(ATCA)对一个红外光度高达10^11.8-10^12.8L⊙的IRAS星系样本进行了8.6,4.8,2.4和1.4GHz的射电观测,发现其中有4个源在高频为陡谱,在较低频率上流星降低,呈峰状,峰值在几GHz。讨论了造成频谱倒转的两种可能机制:同步自吸收和free-free吸收。通过对00199-7426,02587-6336,07020-5423和21547-5823的频谱分析,我们认为free-free吸收可能导致了低频倒转谱的形成。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模拟,获得了这几个源的有关物理参量。  相似文献   
113.
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化形变观测仪器伸缩仪和体应变仪记录的分钟值固体潮曲线上叠加有锯齿状的高频干扰,为探寻干扰源,对附近的抽水井、高压输电线、溶洞及煤矿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对观测仪器的影响均不明显,认为与山洞下面可能存在的裂隙带有关。  相似文献   
114.
杭州市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俞布  缪启龙  潘文卓  宋健  张玮玮  段春锋 《气象》2011,37(11):1415-1422
根据1960—2009年杭州市7个县市区的台风降水资料,结合杭州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一个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能力为一体的区域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各评价指标的栅格化,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编制以100 m×100 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杭州市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将杭州市域划分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的5级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杭州市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从西南至东北呈递增趋势。萧山区、余杭市及杭州主城区等沿海平原区,风险等级相对较高;而建德市、淳安县等中西部山地丘陵区,风险等级略低。  相似文献   
115.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Haicheng River during April and October 2009 were evaluated for the national monitoring program o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in China.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lower Moran’s I values displaye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 12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mong all the sampling sites of the river. The one-way ANOVA showed that all variables at different sampling sites had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p < 0.01).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cluster analysis grouped the 20 sampling sites into three clusters, related with less polluted, moderately polluted and highly polluted sites. The factor analysis extracted three major factors explaining 76.4 % of the total variance in the water quality data set, i.e., integrated pollution factor, nitrogen pollution factor and physical facto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river has been severely polluted by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 The major sources leading to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are complex and ascribed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e.g.,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s, agricultural runoff, and animal rear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16.
为优化马氏珠母贝苗种运输技术,提高运输效率,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稚贝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有水和无水两种运输方式汽运8 h条件下开展实验,比较分析其在运输前后、运输后恢复阶段的生长、消化和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有水运输后存活率达98%,无水运输97%;在恢复期第14 d,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存活率分别达97%、96%;有水运输皮质醇含量由(2 607.61±15.27)μg/L显著降低至(1 412.98±5.09)μg/L,无水运输后显著降低至(2 287.36±10.18)μg/L;在恢复期第7 d和14 d皮质醇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有水和无水运输后和恢复期淀粉酶活性不断上升,且有水运输酶活性高于无水运输(P<0.05),最高值为(1.43±0.05) U/mg prot;有水和无水运输后及恢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在不断下降,最低下降至(16.00±0.14) U/mg prot,有水运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无水运输(P<0.05);有水运输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上升,无水运输均下降;在恢复阶段,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断下降,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在不断上升。有水和无水运输会对马氏珠母贝稚贝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水运输方式相对无水运输方式可使马氏珠母贝稚贝在后期阶段具有更好的存活效果和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17.
共和盆地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程波  陈发虎  张家武 《地理学报》2010,65(11):1336-1344
在青藏高原共和盆地中的内陆湖泊--达连海获取40.92 m长的湖泊岩芯(DLH钻孔),选用植物残体作为测年材料,利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序列,对岩芯进行孢粉分析,重建该地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植被和古环境。末次冰消期以来达连海周围山地在14.8~12.9Cal ka BP和9.4~3.9 Cal ka BP时段曾发育森林,气候较湿润,达连海附近盆地发育的荒漠草原盖度增加或演化为草原;在15.8~14.8 Cal ka BP、12.9~9.4 Cal ka BP 和3.9~1.4 Cal ka BP 时段该地气候比较干旱,依据干旱的程度周围山地森林退化或消失,盆地内发育盖度较低的荒漠草原或草原化荒漠。1.4 Cal ka BP以来湿度有所增加,发育草原植被类型。依据植被的演替历史推断该地气候的变化历程是15.8~14.8 Cal ka BP 干旱,14.8~12.9 Cal ka BP 湿润,12.9~9.4 Cal ka BP干旱,9.4~3.9 Cal ka BP湿润,3.9~1.4 Cal ka BP干旱,1.4~0 Cal ka BP湿润。达连海的孢粉记录与附近青海湖的孢粉结果对比,发现两地植被发育基本一致。末次冰消期Bølling-Allerød 时期,山地森林发育;新仙女木事件发生时森林萎缩;全新世中期两地针叶林发育达到鼎盛,之后逐渐减少至消失。早全新世达连海森林扩张的时间滞后于青海湖,主要与两地森林树种的不同和植被演替的时间差异有关。该区森林发育的全盛时期在中全新世,这与石笋记录到的亚洲季风强盛时期在早全新世不相一致,可能与植被复杂的响应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8.
古地貌对渤海石臼坨凸起古近系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沙一、二段所发育的扇三角洲储层,在沉积演化过程中由于古地貌特征的不同,造成储集砂体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的不同,储层认识困难。通过分析断裂活动对古地貌格局的控制作用进行古地貌恢复,研究不同地貌单元与沉积体系的匹配关系,阐明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和沉积特征的控制作用,揭示了扇三角洲的沉积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精细描述了各沉积期次扇体的展布特征,并对沉积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的差异性进行了解析。最终明确了盆地边缘沟谷和古地形发育特征对物源的控制作用,形成了"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的沉积模式指导依据;同时确定了斜坡带上扇三角洲的沉积规律和砂体分布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119.
针对规则建筑物点云数据特点,基于测量平差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点、面几何特征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利用建筑物点云数据中平面与平面的重合关系,推导了基于特征面的点云配准模型|而后结合基于特征点的点云配准模型,给出基于点、面特征的点云配准模型|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点云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20.
西藏地区近期植被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卓嘎  李欣  罗布  王彩云 《高原气象》2010,29(3):563-571
利用2000—2007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分析了近期西藏地区植被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从气候条件、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等3个方面讨论了典型区域(那曲地区)植被减少的原因。结果表明,植被覆盖最好的区域是林芝及山南南部,其次是昌都、拉萨及那曲东部;不同地区的植被有显著的季节差异。近年来西藏部分地区的植被状况有所改善,植被覆盖减少最严重的区域位于那曲中东部,就全区平均而言,植被覆盖明显减少时段出现在2003—2006年之间;降水量增加(减少)、风速减少(增加)基本对应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减少)。近期那曲地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可能导致植被覆盖减少;人口增长,城市化加剧,过度放牧,有毒植物增多,中草药的挖掘,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严重的草地鼠害、虫害等都导致了那曲地区植被覆盖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