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31.
徐丽美  李福英 《台湾海峡》2013,32(1):133-137
本文根据GenBank中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基因组上的保守序列,采用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设计了一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利用阳性标准模板进行了定量PCR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101~108拷贝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为R=0.999 4,检测灵敏度达到10拷贝,重复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上述建立的方法和条件,测定39份不同来源的对虾样品中IHHNV,检出率为49%.因此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可作为IHHNV快速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32.
温度影响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增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文献报道温度是影响虾类感染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清楚其机制.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定量检测病毒拷贝数后发现环境温度与病毒增殖速度有相关性.当温度在21~30℃之间时病毒增殖速度最快,病虾于感染后6~8d全部死亡而高温(33℃)及较低温度(15 ~ 18℃)对病毒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虾存活时间超过了14 d;当温度降至12℃或8℃时病毒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虾存活时间长达40 d.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进一步发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与温度密切相关,高温(33℃)和低温(12℃)下病毒进入细胞的数量明显比27℃时少;而通过对病毒iel和up28基因的转录分析发现与27℃相比,高温(33℃)和低温(12℃)明显改变了病毒基因的转录.本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影响WSSV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及病毒入侵细胞的能力从而导致了病虾死亡时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3.
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震沉积学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地震沉积学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地层切片是应用沿两个等时界面间等比例内插出的一系列层面进行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研究的技术;90°相位转换(调整)使地震相位具有了岩性地层意义,可以用于高频层序地层的解释;基于不同频率地震资料反映的地质信息的不同,采用分频段解释的方法,可使地震结果的解释更加明确。由于受地震分辨率和解释手段的限制,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已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34.
我国城郊旅游开发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直接推动着旅游经济和城郊旅游的发展。城郊旅游开发引起政府、投资者和开发商的重视,受到研究界的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城郊区域都可以进行旅游开发,它是在一定的驱动力作用下,多种因子综合反映的结果;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旅游主体、旅游开发者和旅游介体在城区与城市郊区之间的一种推拉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是通过具体的驱动力因子来影响城郊旅游开发的选址和特色定位的。  相似文献   
235.
香港地区海陆地震联测及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我们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洲的实验,利用固定地震台网远距离接收海上气枪信号,接收距离远达200多km,并利用此次实验的测线1剖面模拟得到了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速度结构.速度结构模型表明:研究区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非均匀性较明显,由陆至海沉积层有一个突然增厚的特点;莫霍面深度约为26~29 km,上地壳P波速度约为5.5~6.4 km/s,下地壳P波速度为6.5~6.9 km/s.在担杆列岛往海方向有一个低速破碎带,其上地壳P波速度为5.2~6.1 km/s,下地壳P波速度为6.2~6.4 km/s,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果,推测它可能为滨海断裂带.在担杆列岛往陆方向香港和深圳之间的研究区域,莫霍面有较大起伏,可能与此处发育的海丰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236.
石房蛤毒素外周降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血管导管术,研究了石房蛤毒素对外周血压的降低作用是否与心脏有关。结果表明,0.4MU/kg STX即对鳗鱼外周血压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这种降低的作用与心脏收缩力下降呈平行关系。STX对心脏的作用在于阻滞其传导系统,阻滞部位最易发生在房室结,其次为心室和心房肌细胞间,对心肌本身并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7.
琼胶酶是作用于琼胶的水解酶,在食品、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诱导模式和甘油补料优化的高细胞密度和高产β-琼胶酶策略,同时可以较好的控制乙酸盐产量。首先,在诱导前期采用不同的比生长速率(μ)的甘油指数补料策略。结果表明,低的比生长速率(μ=0.2)是细胞生长和β-琼胶酶产生的最佳条件。其次,研究了诱导阶段诱导温度和诱导物浓度对细胞生长和β-琼胶酶产生的影响。当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时,在20℃下0.8mmol/L的IPTG诱导策略对β-琼胶酶的产生效果最佳。采用1.0g/(L·h)的乳糖连续补料策略诱导培养,β-琼胶酶活性达到112.5U/mL,是目前报道的产量最高的β-琼胶酶。此外,β-琼胶酶能直接酶解龙须菜粉,产生新琼寡糖,水解产物为新琼胶四糖(NA4)和新琼胶六糖(NA6)。本文的研究为β-琼胶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8.
本文简述了电子平板系统的发展历史,讨论了电子平板系统的串行通讯原理,给出了目前作业单位经常使用的全站仪的串行通讯参数,重点对可编程输出的全站仪与PDA的通讯进行了叙述,最后,对电子平板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