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匡亮  仇文革 《岩土力学》2006,27(Z1):524-528
详细地介绍了曲墙式、直墙式和圆形断面隧道衬砌在约束条件、隔热保温层及含水状况等因素变化情况下的相似材料冻胀力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分析试验得出不同衬砌断面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衬砌和围岩间冻胀压力的量值和分布特征,以及由冻胀压力引起的结构内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直墙式断面受冰胀力最大,曲墙式次之,圆形面最小;曲墙式、直墙式断面冻胀力均呈分布荷载形态,前者拱脚及仰拱脚处冻胀力最大,后者边墙、底板处冻胀力最大。  相似文献   
32.
王飞  仇文革  高新强 《岩土力学》2006,27(Z1):189-192
工程上将满足一定条件下的黏土层介质视为隔水层。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黏土层为不透水层的确定方法以及黏土层内部的水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某给定黏土层为隔水层的特定条件:即找出了黏土层的厚度、渗透系数及层上水头高度三者的关系和给定黏土层的起始水力坡降,得到了黏土层内已渗透水部分的水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3.
冷彪  仇文革  杜诚 《岩土力学》2006,27(Z1):385-388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解开挖方量以及隧道前方的地质构造等信息,有必要对掌子面图像进行分析。传统分析中大多数以人工素描为主,效果因人而异。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将图形、图像处理及三维建模技术引入对掌子面图像的处理中,建立隧道掌子面地质图像画像系统,对一系列跟踪拍摄的掌子面图像进行处理,自动提取出掌子面上不同岩层的边界,获取岩层的特征信息,以此对围岩分级。根据相邻掌子面上岩层目标的对应关系,建立起隧道的三维模型,为隧道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4.
利用P波和S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刘杰  郑斯华  康英  啜永清 《地震》2004,24(1):19-26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 SV波、 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程序, 使用一些省地震局数字台网得到的数字波形资料, 尝试计算了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并与原来仅用P波初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该方法为数字地震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35.
本文应用LMDI分解分析方法对中国2000—2014年生产部门CO2排放量变化做因素分解分析,同时结合STIRPAT模型建立CO2预测模型,分析2017—2030年中国的CO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能耗强度变化对中国CO2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分别为114.9%、-22.6%。基于预测模型变量构建未来情景,设定正常路线、减排路线和激进路线3条路线,共包含9种情景。正常路线的低碳情景和减排路线的基准情景下可实现2025年达到CO2排放峰值,减排路线的低碳情景可实现2020年达到排放峰值。  相似文献   
36.
During the SOFIA experiment, performed in the Azores region in June1992, airborne missions were conducted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with two aircraft instrumented for turbulence measurements. We show howthe conditional sampling technique, applied to the velocity, temperatureand moisture fluctuations, is able to describe the various parcels whichconstitute the turbulent field. Each parcel, so identified, is characterized byits fractional area and by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fers of sensible heat andlatent heat. On the other hand, a scale analysis is conducted by filteringthe turbulent signals in five non-overlapping frequency bands, defin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urbulent scales.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band to the turbulent energy and to the transfers is thus presented. Theimportance of the lowest frequencies, which are generally removed fromthe signals by high-pass filtering before computing turbulent fluxes, isshown. In the final section, the conditional sampling technique is applied tothe signals filtered in the various bands. Despite a slight deformation of theeddies due to the filtering techniqu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parcel can beestimated at the various scales analysed.  相似文献   
37.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pplication of an analogue-dynamical model (ADM) in the Lorenz system is studied. The ADM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statistical and dynamical methods in which the small disturbance of the current initial value superimposed on the historical analogue reference state can be regarded as a prediction objective. Primary analyse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ppending disturbances in model parameters, the model errors of ADM are much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pure dynamical model (PD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dictability on the ADM in the Lorenz system are analyzed in phase space by conducting case studies and globa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M can quite effectively reduce prediction errors and prolong the valid time of the prediction in most situations in contrast to the PDM, but when model errors are considerably small, the latter will be superior to the former. To overcome such a problem, the multi-reference-state updating can be applied to introduce the information of multi-analogue and update analogue and can exhibit exciting performance in the ADM.  相似文献   
38.
寒区破碎岩体隧道冻胀力室内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相似理论,以曲墙式、直墙式和圆形衬砌为例,通过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寒区破碎岩体隧道在不同约束条件和冻结深度下衬砌所受法向冻胀力(以下简称冻胀力)的量值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冻结深度越大,冻胀力越大;顶端约束越强,冻胀力越大.对于曲墙式和直墙式衬砌,顶端约束对拱部和仰供处冻胀力影响较大,对边墙处冻胀力影响较小;对于圆形衬砌,顶端约束对整个衬砌所受冻胀力影响程度相差不大;直墙式衬砌受冻胀力的量值最大,圆形衬砌受冻胀力量值最小.对于3种衬砌结构,最大冻胀力均发生在仰供脚处.试验数据与现场测试数据基本吻合,说明试验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本文讨论了用地震反射波的全部时间值求有效速度的方法,得出了四种计算有效速度的公式。经过实际运用,认为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可用来计算断层面引起的绕射波的有效速度,对识别绕射波提供了一些线索。本文仅作为地震勘探工作交流实际经验而提出。  相似文献   
40.
积云发展问题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个三维轴对称的积云发展模式,考虑了凝结对流场的反馈影响,并假定环境的温度递减率和相对湿度随高度减小。在电子计算机上求得的数值解表明:当大气中有1℃左右的温度扰动时,则在二十分钟以内就可以发展成一块5—6公里厚的积云。在积云下部形成一个变化不大的湿绝热不稳定区,流场和温度场在积云发展后期变化也不大。而在积云上部的稳定层结中,流场和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比较大,从云中下部上升的对流泡到顶部形成波动。这与观测结果是相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