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78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依据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分影像光谱特征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快速估算方法。结合面向对象的影像分割分类技术及阴影区再分类方法,获取了试验区覆被分类信息,从而达到了快速估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目的,并以嘉兴海绵城市示范区为例,对比嘉兴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白乃庙铜-金-钼矿是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一个重要矿床,其矿化特征既显示斑岩型蚀变特征,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后期造山作用改造的特点。本次研究通过系统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和气液相色谱分析揭示其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CO_2(CO)-H_2O-CH_4(C_2H_2+C_2H_4)-NaCl-CaCl_2体系,流体混合作用和CO_2逃逸为成矿主要因素。富还原性流体的存在可能促使气相流体携带大量的Cu、Au等成矿元素迁移至较远点的白乃庙群地层,沿着片理或裂隙沉淀成矿。对不同成矿阶段矿石中黄铁矿的He-Ar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显示白乃庙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在0.06~0.71Ra之间,~(40)Ar/~(36)Ar比值为375.5~1436.3,指示成矿体系由不同性质和组成的两个端元流体混合而成,即混入了类似于MORB型地幔端元的高温高盐度流体和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但具有空气氩同位素组成特征的低温大气降水。白乃庙矿床属受后期造山作用改造的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板块持续向南俯冲背景。  相似文献   
103.
南秦岭旬阳盆地的钠长岩此前被认为是热水沉积或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本文对南秦岭旬阳盆地东端黄石板地区侵入于下志留统梅子亚组浅变质岩中的钠长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钠长岩具有富钠贫钾、铝不饱和、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K和Rb、高场强元素(Nb、Ta、Th、Hf)显著富集的地球化学特点,主体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反映幔源成因的特征。钠长岩中获得最年轻的锆石U-Pb年龄为364~376Ma,该年龄代表岩体的形成年龄,反映晚泥盆世时南秦岭旬阳盆地处于强烈的伸展构造环境。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旬阳盆地的志留系中,岩浆成因与热水沉积成因的钠长岩可能是共存的。黄石板岩浆成因钠长岩岩体中含有大量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的捕获锆石,在捕获锆石中测得迄今为止在研究区及其邻区获得的最古老的锆石U-Pb年龄(3291Ma)。这些捕获锆石的测年数据说明,研究区所在的南秦岭地区可能从古太古代开始就与扬子地块具有明显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104.
A study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tants on the sea-surface microlayer and in atmospheric aerosols in several coastal areas around the Malaysian peninsula.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tants from the sea-surface microlayer (collected using rotation drum) and from aerosols (collected using HVS) were analyzed as methylene blue active substances and disulphine blue active substances through the colorimetric method using a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tants in the sea-surface microlayer ranged between undetected and 0.36 ± 0.34 μmol L−1 for MBAS and between 0.11 ± 0.02 and 0.21 ± 0.13 μmol L−1 for DBAS. The contribution of surfactants from the sea-surface microlayer to the composition of surfactants in atmospheric aerosols appears to be very minimal and more dominant in fine mode aerosols.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国内外已发生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点,结合三峡工程诱发地震地下水监测网与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地下水监测网建设的经验及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建设与运行中得到的科学认识,探讨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地下水监测井网建设中的布网区及其范围、观测井间距确定、观测井位置选择、观测含水层选择与观测井深度和结构设计等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利用EQIM软件建设和拓展广西地震速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全国EQIM软件基础上,结合广西地震台网速报工作的需要,开发适用于广西区域台网内部使用的广西地震速报系统,其基本功能包括: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手机短信发布、Web互联网查询数据资料、数据汇集等多个方面.广西地震速报系统的建立可提高地震速报信息向各级部门的快速传递能力,并为分析预报人员提供及时的地震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07.
广西大厂矿区地震台网技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属矿区开采活动所引起的地质体强度弱化,并产生矿震灾害已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介绍了全国首个金属矿区地震台网技术系统设计指导思想、台网布局及主要技术指标,以及提出建设矿山地震台网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A streamfunction EOF method is applied to a time series of hydrographic sections in the Southern Ocean south of Australia to study water mass vari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large thermohaline variations north of the Subantarctic Front (SAF) at 300–1500 dbar level, indicating upwelling and downwelling of the Antarctic Intermediate Water (AAIW) along isopycnal surfaces. Based on the latest altimeter product, Absolute Dynamic Topography, a mechanism due to frontal wave propagation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and an index for frontal waves is defined. When the frontal wave is in positive (negative) phase, the SAF flows northeastward (southeastward) with the fresh AAIW downwelling (upwelling). Such mesoscale processes greatly enhance cross-frontal exchanges of water masses. Spectral analysis shows that frontal waves in the Southern Ocean south of Australia are dominated by a period of about 130 days with a phase speed of 4 cm/s and a wavelength of 450 km.  相似文献   
109.
柴西地区始新统湖相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柴西地区始新统致密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其中白云岩为最优质的储集岩。通过岩石学、结构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详细描述和论证了柴西地区两种湖相白云岩的成因及特征:一种是数量较少的原生生物成因的藻云岩,电子探针能谱面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其Mg元素富集区与藻纹层分布高度吻合,充分显示了其微生物成因特征,因微生物活动能够克服动力学障碍,为白云石形成营造出有利的微环境;另一种为研究区广泛分布的准同生交代成因的泥晶白云岩,偏光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均含有碎屑颗粒和泥质组分,由周缘辫状三角洲带来的碎屑物质与其混积而成,电子探针岩石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其FeO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942%,MnO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52%,明显低于热液白云岩,且富含SiO2和Al2O3,充分显示其准同生交代成因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泥晶白云岩微量元素蜘蛛网图较为离散,表明了混积的湖相白云岩的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其∑REE平均值小于平均上地壳∑REE值(146.37×10-6),但远大于球粒陨石∑REE值(2.56×10-6),且不具有Eu负异常。碳同位素负偏移主要受其自储的有机质氧化解体产生的CO2和周缘辫状三角洲供给的地表水影响,增加了其轻碳组分;氧同位素发生正偏移主要受咸化湖盆沉积环境影响,蒸发作用使得湖水δ18O增加,虽然周缘河流水系能带来部分轻氧组分,但收效甚微。这揭示了准同生交代成因的白云岩与热液造成氧同位素偏负截然相反。泥晶白云岩在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弥散性晶间孔,孔隙半径小而数量众多是形成“中孔特低渗”型储层的主要原因,这类孔隙抗压实能力强,为研究区最好的油气储集体。这一研究成果对柴达木盆地深层致密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应用离子渗氮与离子渗硫技术,在钻杆接头材料35CrMo钢表面制备了硫氮复合处理层。采用M-200环块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原始渗氮表面与硫氮复合表面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抗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干摩擦的条件下,由于摩擦副的接触表面缺乏润滑,硬度较高的渗氮层会加剧接触表面的磨损。而硫氮复合处理层由于在表面存在一层硫化亚铁固体润滑层,在磨损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因此其在干摩擦条件下具备更好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