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5篇
  免费   1170篇
  国内免费   1618篇
测绘学   521篇
大气科学   1167篇
地球物理   1297篇
地质学   3349篇
海洋学   704篇
天文学   321篇
综合类   477篇
自然地理   79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东海区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2001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及临界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优势体长组为110~130mm,占41.34%;优势体重组为20~40g,占50.91%;总死亡系数为2.05,自然死亡系数为0.58,捕捞死亡系数为1.47,临界年龄为2.18龄。对照东海区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历史状况分析,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现象明显,生物学参数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在东海区现行资源状态下,小黄鱼的可捕标准应充分考虑其生物学现状加以科学调整。  相似文献   
72.
海洋生态监测包括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监测两部分。海洋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物群落生活在水中。因此,能真实反映水下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状况及其变化的水下图像,对海洋生态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水下照相和水下摄像作为获取水下图像的主要手段已被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套子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硫化物、氮、磷、有机质、铜、铅、锌、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如下几个关系:①与沉积类型之间的关系;②其相关性与环境的关系。③与矿物的关系;④与水和风等作用的关系;⑤与水化学的关系;⑥重点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化学要素与生物的相互关系。这不仅为该湾的开发治理.生物养殖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证明沉积物地球化学.在环境化学和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4.
Algorithm for HF radar vector current measure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called the stream function method (SFM) for producing vector current maps from radial data measured by dual-site 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 (HFSWR). In SFM, a scalar stream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under some oceanographic assumptions. The function describes the two-dimensional (2-D) ocean surface water motion and is used to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of vector currents. The performance of SFM is evaluated using simulated radial data,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SFM has advantages over typical vectorial combination methods (VCM) both in error acceptance and robustness, and excels another method based on least-squares fitting (LSF) in recovering the complicated current models. Furthermore, SFM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the total currents based on radials from single-site radar. We also test the assumptions of horizontal non-divergence in the simulation. The new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field experiment data of Wuhan University’s ocean state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radar (OSMAR), collected in the coastal East China Sea during April 11–17, 2004. Quantitative comparisons are given between radar results by three current algorithms and in-situ current meter measurement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current shear is given based on the current meter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75.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that correct distortions in GLORIA II side scan sonar imagery including water column offset, slant-range distortion, multiple returns, aspect ratio, speckle noise, striping, and cross-track power drop-off. The software operates within NASA's ELA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s applied to the original 12-bit GLORIA II data. Procedures are discussed for generating large scale mosaics and three-dimensional overlays with sea floor bathymetry. The results are shown in four sonographs acquired off the southern coast of California.  相似文献   
76.
利用1994年8-9月期间,由台湾海峡两岸的4艘海洋调查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所获之CTD和ADCP资料,并结合1992年3月间在同一海域获取的CTD资料及部分历史水文资料,对该区域的海水特性以及黑潮水入侵南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本海区水团分布与冬末、春初(1992年3月)航次基本相似,即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水结构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温、盐度特性。虽发现有黑潮水穿越巴上海峡进入南海,但其势力甚弱。因此,在夏末秋初,黑潮亦无直接的分支深入南海,即使在巴士海峡北端进入台湾海峡的黑潮水,其影响也是十分微弱的。由等密度面、地转流分析和实测ADCP资料显示,在调查海区的东南海域存在一支较强的N向流动。它沿菲律宾西海岸北上,绕过吕宋岛西北角流向东北,在巴上海峡呈现与黑潮水混合的迹象,其水体在冬季明显呈高温、低盐的特性;夏季则为相对低温、低盐。故在冬季的几幅卫星图像上也有较好的体现,很有可能长年存在。  相似文献   
77.
StudiesonmarinenanodiatomsinFujiancoastalwatersofChinainwinter¥LiuShicheng;GaoYahuiandChengZhaodi(ReceivedDecember22,1994;acc...  相似文献   
78.
对济州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颗石进行研究,共发现40个种。根据对颗石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可将本区划为两个环境区、两个颗石组合。提出海流是控制本区颗石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长江口外海域1998年夏季悬沙浓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经历了一次特大洪水,在洪水期间,以10mgL^-1的悬沙浓度为标志,长江悬沙的影响范围可达123°E,在122°15E附近,悬沙浓度显示出成层现象,底层浓度约为表层浓度的3倍,这一现象主要与物质沉积过程有关。在126°E-127°W之间悬沙浓度最低,代表黑潮水的特征。在调查期间,长江悬沙擅长 用的范围比冬季枯水季节有相当程度的扩大,但向NE方向扩散的趋势并不是明显。在陆架  相似文献   
80.
厌氧沉积的有孔虫组合中,底栖有孔虫主要由Bolivina诸种和Buliminella tenuata组成,同时含有少量厌氧标志种Suggrunda eckisi;浮游有孔虫中以Globigerrina bulloides和G.quingueloba为数较多。底栖有孔虫与浮游有孔虫数量相比,浮游有孔虫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