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6篇
  免费   4822篇
  国内免费   7260篇
测绘学   2174篇
大气科学   4100篇
地球物理   6025篇
地质学   14576篇
海洋学   3384篇
天文学   861篇
综合类   2564篇
自然地理   2804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1153篇
  2021年   1321篇
  2020年   1110篇
  2019年   1245篇
  2018年   1335篇
  2017年   1150篇
  2016年   1243篇
  2015年   1132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372篇
  2011年   1809篇
  2010年   1559篇
  2009年   1578篇
  2008年   1245篇
  2007年   1242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260篇
  2004年   1700篇
  2003年   1196篇
  2002年   974篇
  2001年   915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896篇
  1998年   792篇
  1997年   773篇
  1996年   667篇
  1995年   528篇
  1994年   476篇
  1993年   581篇
  1992年   525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4篇
  1976年   11篇
  1937年   14篇
  193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The Changkeng gold-silver deposits consist of a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and a replacement-type silver deposit. The mineralizations of gold and silver are zoned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licification of carbonate and clastic rocks, so that siliceous ores dominate in the deposit. The mineralizing temperature ranges mainly from 300 to 170℃, and K+, Na+, Ca2+, Mg2+, and Cl- are the major ions in the ore-forming fluid. Calculations of distribution of metal complexes show that gold is mainly transported by hydrosulphide complexes, but chloride complexes of silver, iron, lead, and zinc, which are transformed into hydroxyl and hydrosulphide complexes under neutral to weak-alkaline circumstances in the late stage, predominate in the ore-forming solutions. Water-rock interaction is confirmed to b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silver ores by computer modelling of reaction of hydrothermal solution with carbonate rocks. The solubility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932.
Yixunite and damiaoite Were found in a cobalt- and copper-bearing platinum ore vein of a contact metasomatic deposit. The chief ore minerals are bornite, chalcopyrite, magnetite and carrollite. The platinum minerals include moncheite, sperrylite, daomanite, cobalt malanite and cooperite. Yixunite and damiaoite occur as immiscible globules, 1.0 to 2.0 mm in diameter. Yixunite is alway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a globule. It is opaque with metallic lustre, bright white colour and black streak. HM = 5.8; VHN50 = 634 kg/mm2 (573-681 kg/ mm2); insoluble in HCl, HNO3, HF or H3PO4; no cleavage; no magnetism. Density is hard to measure because of small grain size. Calculated density = 18.21 g/cm3. Reflective colour is bright white with a yellowish tint. Isotropic. The mean analytical results (ranges) (%) are: Pt 82.8 (81.8-83.6), In 16.4(15.6-17.1) and total 99.2. The empirical formula (based on 4 atoms) is Pt2.993 In1.007 . The five strongest lines of X-ray diffraction (hkl, d,I) are 111, 2.30 (100); 200, 1.99 (  相似文献   
933.
Changchengite occurs in chromite orebodies in dunite and in platinum placer deposits in chromite orebodies nearby. The mineral occurs as massive aggregates or veinlets on margins of iridisite (IrS2) and replaces it. Opaque. Lustre metallic. Colour steel-black. Streak black. Hm = 3.7. VHN20= 165 kg/ mm2. Isotropic. Cleavage none. Density 11.96 g/ cm3. Seven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es give the following mean chemical results (wt. %): S 7.2, Cu 0.3, Te 0.4, Ir 41.2, Pt 2.8 and Bi 47.3 with total 99.1. The simplified formula is IrBiS. The strongest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lines (hkl, d, I) are 210, 2.75 (70); 211, 2.51 (60); 311, 1.860 (100); 440. 1.090 (50) and 600, 1.027 (50). The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 is similar to that of mayingite. After the diffraction data are indexed the mineral is determined to be cubic. The space group is P213 with a = 0.6164(4) nm, V = 0.2342 nm3 and Z = 4.  相似文献   
934.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地质雷达探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简述地质雷达探测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巷道围岩松动圈雷达探测的可行性。结合华丰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实例, 提出了松动圈雷达探测方法、图像分析及探测结果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巷道围岩松动圈是可行的, 可以用于指导巷道围岩的锚杆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935.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里奥利效应是产生内核快速旋转的主要原因。科氏力使上升物质向西漂移,下降物质向东漂移;造成地球外层自转减速,地球内层自转加速。所以,自旋体中的垂直运动可以产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圈层差异旋转。地震波测量结果表明,内核旋转速度每年比地壳地幔快1°。对于一个内核差异旋转的地球,太阳辐射不仅形成地磁场的内外磁尾和地壳与内核的反向振动,而且影响核幔角动量交换和电磁耦合,从而控制了地球内能的释放,形成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的一一对应关系。地球轨道和太阳轨道的全球变化响应,为太阳辐射量变化控制地球内能释放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36.
硅酸盐样品微波加热碱熔分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硅酸盐样品在常压下,用微波炉进行碱熔分解的熔样时间,试剂用量和滴加水量等情况对分解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将此法用于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品SiO2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7.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烃源十分丰富。但油气演化程度高,大多已进入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至今只在侏罗系发现有油藏,三叠系及其更老地层皆为气藏。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其特点是低孔低渗,平均孔隙度仅1.7%,平均渗透率小于1×10~(-3)μm~2,但其中的“孔洞发育层段”平均孔隙度可达3%~6%。根据四十年的勘探经验,加强预探并争取新发现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发展的关键。预探中,按构造带规划大中型气田勘探目标,将成藏条件相似、地域上相邻的局部圈闭群作为一个整体勘探对象,实行稀井广探,少井高效。“八五”以来,在高陡构造带勘探技术、储层横向预探技术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勘探成效不断提高,实现了资源序列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38.
华北南部地区——古生界构造演化及其油气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南部地区的地质演化与华北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结晶基底形成,中一晚元古代台内裂谷发育、古生代稳定地台沉积和中一新生代活化等发展过程。但本区受秦岭褶皱带构造活动的强列影响。因而具有相对独特的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控制条件。早寒武世中期,古秦岭海槽伸展扩张,沉积了一套全区广泛分布的以碳酸盐岩为主夹泥页岩的地层;晚寒武世开始,古秦岭海槽向北俯冲挤压,在本区南部出现一个平行于海槽的大陆边缘隆起;中奥陶世发生  相似文献   
939.
地震重现时间间隔的分布规律研究对于短期和中长期地震预测、地震灾害预防和救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果能够确定地震重现时间间隔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则在统计学的意义上,能够对地震再次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和预测.在地震重现时间间隔的pdf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某个pdf是否能够有效地描述地震重现时间间隔分布特征.作者提出利用特征地震重现时间间隔数据的变化系数(COV)与其偏度(S),变化系数与其峰度(K)的相关关系对所选择的pdf的适用性进行判别.研究表明,常用的一些概率密度函数(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并不合适作为描述特征地震的重现时间间隔分布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40.
震后效应是较普遍和复杂的自然现象,各种物理、化学量的变化动态隐含着丰富的地壳活动的动力学信息,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典型观测井的水位震后效应为研究对象,分析震后效应的动态规律及其与构造应力环境的关系.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口井的震后效应方式与地震的强度和位置无关,对于同一口井不同地震引起的效应总是同向的,即总是上升或下降;②对于水位效应较显著震例,水位变化幅值与震级、距离之间具有很好的统计关系;③井点附近发生强震后的若干年内,井水位无后效,也就是说井水位响应灵敏度要受本地的应力状态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本地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后,响应灵敏度会降低;④对某些特定地区或方位的地震,井水位的后效幅值偏小.这些结果说明,井水位的地震后效除了与震级、距离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可能与水井所在地区的应力状态及地震波传播途径的地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