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内波破碎引起的能量耗散和混合是海洋内部的重要物理过程。通过在二维内波水槽进行实验室实验,分析内波与地形的作用,探究内孤立波与平顶海山地形作用时波要素、能量以及湍耗散率的时空变化。本实验利用重力塌陷法在两层流体中制造第一模态内孤立波,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获得内孤立波与地形作用时的流场结构,定量分析整个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地形会改变波形甚至引起破碎,内波与地形作用时,振幅和能量密度会在内孤立波爬坡时迅速增大,在地形前缘产生强烈能量耗散。入射波的能量与塌陷高度呈二次函数关系,透射波能量随地形升高减小,反射波能量随地形升高增大。地形前缘局地湍耗散率极值时间序列在部分实验中呈双峰结构,对应内孤立波界面处剪切加强引起湍流耗散和波后缘翻转破碎。破碎引起的地形前缘区域平均湍耗散率量级在10~(-5)m~2/s~3,局地湍耗散率极值与入射波振幅呈指数关系,所有实验中局地湍耗散率的最大值接近10~(-3) m~2/s~3量级。  相似文献   
102.
分析了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C班的学习者在阅读语境中附带习得词汇效果不及直接学习的原因,明确了C班学生词汇直接教学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配合直接词汇教学提出了加强词汇附带学习效率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3.
Moisture content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and flow of gas in bituminous coal and restricts the gas permeability of the coal seam, which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gas extraction from the coal seam directly.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gas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bituminous coal, this paper focused on bituminous coal from the Xutuan coal mine and used a bespoke laboratory unit called a Gas Flow and Displacement Testing Apparatus (GFDTA).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bituminous coal was measured, and the axial and radial gas seepage experiments of bituminous coal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conditions were carried out. The average original moisture content (1.3%) and the average saturated moisture content (2.4%) of the bituminous coal sample were obtained. It was observ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 the origina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coal decreased with a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and the wetting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d with an Exponential Association function. The gas axial seepag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moisture content was lower, the coal adsorbed CH4; when the moisture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Mad, the two fields of gas and liquid are coupled and affect the axial flow of the CH4, decreas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With higher moisture cont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more readily evident and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the CH4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Axial and radial gas seepage experiments, under the same gas pressure, axial pressure, and confining pressure, reveal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the axial and radial permeability of bituminous coal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his phenomenon is analyzed by the water lock effect, the effects of sorption on gas seepage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gas adsorption effects. Among them, critical moisture content of approximately 1% exists when the axial and confining pressures are loaded or unloaded at the same time as well as the axial pressure loading or unloading alone. However, the critical moisture content is about 0.5%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loading or unloading alone. In addition, in radial seepage experiment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volumetric strain of the coal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moisture content.  相似文献   
104.
含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水流紊动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忖  王超 《水科学进展》2010,21(6):816-822
在一定的水动力条件下,不同水生植物对水流结构改变的程度及对底泥再悬浮的影响由于其形态结构的差异有所不同.在玻璃水槽中铺设太湖底泥并种植天然沉水植物(水蕨)和挺水植物(菖蒲),通过水槽实验,用三维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对植物段紊流特性进行测量研究,分析含水生植物明渠水流的水力特性及底泥再悬浮规律.结果表明:含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明渠水流的垂向流速分布各自遵循不同的规律;其紊动强度和雷诺应力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在沉水植物冠层交界处及挺水植物的茎杆和枝叶分叉处,紊流强度及雷诺应力均出现最大值;在一定条件下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均能抑制底泥再悬浮,但当雷诺数达到一定数值时,水生植物的存在反而加剧了底泥的再悬浮,与挺水植物相比,沉水植物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效果要更好.  相似文献   
105.
周存亭  胡云琴 《安徽地质》2001,11(3):161-169
晋宁期变质侵入岩是大别山造山带主体组成部分,从地质、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龄等方面阐述了其基本特征,源岩属壳幔重熔型钙碱性岩浆组舍,受纬向伸展、经向挤压力控制剪切侵住。受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三期强烈改造,以大型穹状、隆滑韧性剪切带为特征.提出了非深俯冲板块构造演化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6.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以云南省为例,探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其中包括4个步骤,首行,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坡度,植被指数,水体,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其次,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进行叠架分析,对水体建立缓冲区,并与耕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最后,利用降雨和温度数据进一步确定分别退耕还林和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研究结果可以为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含砷难浸金矿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存江 《陕西地质》2003,21(1):88-98
文中介绍了焙烧预氧化、加压预氧化和细菌预氧化含砷金矿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实践。总结了含砷难浸金矿的化学预处理技术、电化学预处理技术和微波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8.
考虑循环载荷下饱和黏土软化的损伤边界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存  刘海笑  黄维 《岩土力学》2012,33(2):459-466
研究表明,循环载荷作用下饱和黏土将发生软化,其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孔压的积累;二是土体原有结构的不断损伤和新结构的不断重塑。针对上述机制,基于广义各向同性硬化准则建立了考虑饱和黏土循环软化的损伤单面模型。该模型在有效应力空间中引入损伤变量,表征土体结构的损伤和重塑程度,在连续的循环加载下,损伤不断累积,边界面则随着损伤的累积不断收缩,以模拟饱和黏土刚度和强度的软化;以应力反向点作为边界面的广义各向同性硬化中心和映射法则的映射中心,灵活地选择塑性模量的插值公式以模拟塑性变形和孔压的累积以及应力-应变的滞回特性。应用该模型对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进行模拟,并且考查了循环周次、循环应力水平和固结历史对饱和黏土循环软化特性的影响,并与相关试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楚锡华  徐远杰  张明龙  余村 《岩土力学》2009,30(Z1):215-219
颗粒材料的亚塑性模型以Jaumann应力率张量及变形率张量描述本构关系,基于Cauchy应力的Jaumann速率及变形率给出了有限元的切线刚度矩阵,由此指出在严格意义上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亚塑性模型数值实现必需借助UEL接口。为了简化程序开发,文中建议了与有限元相结合的两种近似切线模量矩阵,即基于矩阵广义逆一致性切向模量矩阵与近似切向模量矩阵,从而形成了通过UMAT接口实现亚塑性模型的数值方案。由此降低了程序开发的难度,同时也可借助ABAQUS的后处理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数值算例表明了所开发程序的正确性以及所建议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地下水^32硅年龄的测定方法—液体闪烁计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炼  刘存富  王佩仪 《岩矿测试》2000,19(2):97-100
用Fe(OH) 3共沉淀从天然水中提取纯化SiO2 ,回收率在 30 %~ 98% ,然后提取32 P ,将H3PO4溶液和PicoflourLLT混合制备计数溶液 ,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32 P的放射性 ,计算32 Si的放射性浓度 ,最后确定地下水的年龄。通过对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32 Si年龄进行测定 ,所得的32 Si年龄为 92 9 89a± 1 7 87a,与1 4 C的校正年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