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对1960~2010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霾日数大值区主要分布在人口众多的四川盆地、北京-天津-河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广东-广西中部。2)季节变化上,霾日数冬季较多,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中部和西南部、四川盆地和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等地超过20 d,夏季最少。3)霾日数气候趋势系数在北京-天津-河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趋势系数高达0.8。4)霾日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3.69 d(10 a)–1],其气候趋势系数为0.82,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5)我国中东部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对流层NO2的空间分布与年平均霾日数的分布基本一致,近51年来能源消耗量的稳定上升趋势也表明,人为因素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是引起霾天气出现频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曹富强  丹利  马柱国 《大气科学》2014,38(2):322-336
将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Atmosphere-Vegetation Interaction Model)与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 RIEMS2.0(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 Modeling System Version 2.0)耦合,利用耦合后的AVIM-RIEMS2.0模式在东亚区域选定典型年份进行积分试验,通过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从整体上评估耦合模式对东亚区域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850 hPa风场、500 hPa位势高度、气温、降水以及地表热通量空间分布型和季节变化。双向耦合具有动态植被过程的AVIM模式后,RIEMS2.0模拟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850 hPa风场在冬季的中国东北、华北地区以及夏季的中国东部地区,模拟偏差都减小;500 hPa高度场模拟在中国北方地区改进明显,而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夏季并没表现出明显的改进趋势。耦合模式改进了RIEMS2.0模式冬季气温模拟偏低而夏季偏高的现象。从区域平均看,耦合模式改善了降水模拟偏多的现象,并使得潜热通量的模拟效果有明显的改进,对感热通量模拟在大部分地区也有改进。总的来看,AVIM-RIEMS2.0耦合模式对中国北方地区模拟改进较为明显,而对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73.
近50年云南省雨日及降水量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符传博  吴涧  丹利 《高原气象》2011,30(4):1027-1033
利用1959-2009年云南省3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相关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云南省年、季、月雨日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多年平均雨日空间分布和降水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滇西南地区,滇中到滇东南地区相对较少;年雨日最大值也出现在滇西南地区,滇中地区最少...  相似文献   
74.
珠江口盆地番禺某地区使用常规的叠后波阻抗较难识别储层岩性。使用叠前密度反演方法,即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以及纵波、横渡、密度等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同时反演出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等。利用该技术对该地区进行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密度可以有效的区分该区的储层,并能清楚反映出尖灭等地质现象;目的层SB21.0沿层属性展示出有利储层的分布区域,预测区得到了钻井证实,证明该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5.
Peat humification analysis is a widely used palaeoclimate proxy. However, recent studies combining humification with other proxies of mire surface wetness have identified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records. We illustrate this inconsistency by comparing humification records with plant macrofossil profiles in three ombrotrophic bogs. Peat humification is a measure for organic decay and reflects changing palaeo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former vegetation composition. The resulting signal is considered to be a derived response to climate. However, even minor changes in the botan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eat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umification measurem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palaeoclimate studies are discussed. The assumption that climate has been the major influence on variations in humification rests on the botanical composition being relatively homogeneous throughout the peat profile, and is therefore questionable.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developing species-specific measures of humification and to testing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ajor influence on peat humification is the surface wetness of the bog (and therefore climate).  相似文献   
76.
武宁县大岭上钨矿是赣西北大湖塘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类型以W为主,伴生有Cu、Mo等,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本文重点研究了大岭上燕山期黑云母花岗斑岩锆石的U-Pb年龄及其Hf同位素特征,探讨了黑云母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物源性质及岩石与矿化的关系。本区黑云母花岗斑岩结晶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0.4±1.6Ma,代表花岗斑岩的结晶年龄,该年龄与晚白垩世前后中国东部区域构造体制从挤压缩短变形向大陆伸展转换的时期(135Ma)基本一致。黑云母花岗斑岩结晶锆石ε_(Hf)(t)值为+3.38~+8.63,二阶段模式年龄为684~1020Ma,说明大岭上黑云母花岗斑岩源岩物质主要为1020Ma之前从地幔中脱离出来的壳源物质,但有地幔物质混染。该区黑云母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比矿集区钨矿的成矿年龄小,说明该黑云母花岗斑岩与矿区钨矿在成因上无关。黑云母花岗斑岩在空间上与矿区铜矿化密切共生,成岩物源中混染的幔源物质可能Cu元素的携载者,这些Cu叠加在早期钨矿中。大岭上矿区的钨、铜矿化是不同矿化时间和不同矿化种类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77.
78.
基于我国地区543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总云量、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均值资料,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气候倾向率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60~2012年总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水汽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地区总云量呈南多北少的带状分布特征,最大值在四川盆地(82%)。近53年来总云量气候倾向率为-0.8%(10a)-1,趋势系数为-0.68,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2)总云量季节变化特点明显,夏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其中春季、夏季和秋季有显著的下降趋势。(3)EOF分解的前两个模态表明总云量不仅具有一致减少的变化特征,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以此同时,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不论在总体变化趋势、地区差异、还是时间演变上,均与总云量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总云量的变化与气温和水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9.
The concept of computing least-cost paths has been proposed and discussed for a few decades but only in simplified form due to the limited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pas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speed and data storage, it is now possible to implement least-cost path algorithms with realistic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our implementations of least-cost paths by integrating viewshed information comput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ur implementations and analyses include four possible types of paths. They are scenic paths, strategic paths, hidden paths, and withdrawn paths. Whil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se least-cost paths include plann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military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ther extensions can be formulated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相似文献   
80.
根据直立层状岩石边坡的实际失稳模式,基于欧拉压杆失稳模型建立了直立层状岩石边坡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失稳计算模型及临界高度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岩石内部含有初始损伤的客观事实,建立了基于统计损伤模型的直立层状岩石边坡失稳模型,并对两种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失稳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的直立岩质边坡溃屈失稳破坏临界高度约为其他研究者相应计算结果的75%,更符合边坡的实际受力特征及破坏情况。基于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提出的直立层状岩石边坡失稳模型不但考虑了岩石的弹性模量等参数,而且结合了应力-应变曲线等特征,得出的结果也更符合实际。研究还发现计算参数m、ε0的变化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说明在类似问题中考虑岩石的损伤演化特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