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研究报道的F对密度的影响,对F2O-1在明显加速重力驱动富F岩浆体系中的晶体-熔体分异过程中对花岗质熔体粘度降低的影响是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52.
自60年代起,由于Zn冶炼工业的建立,位于塞佩蒂巴湾区的恩热纽海湾正在发生着变化。在化学生产过程中,As用于纯化矿石。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高于正常As含量水平,在靠近工厂排污口强的结合部分中,As达到360mg^-1。在剖面28cm深度的弱结合部分中As达140mgkg^-1。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矿区地层、岩石、矿石和矿物中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分布分配,矿床原生晕的特征,矿石中流、铅同位素的组成以及反映环境特点的元素对比值等方面,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综合论述了该矿床成岩、成矿、成晕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后期热液改造元素的活动特点.确认该矿床应属沉积富集为主的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54.
55.
蔡家营铅锌银矿床原生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据蔡家营铅锌银矿床有关的各类介质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组合关系,确定了该矿床的指示元素,阐明了矿床原生异常特征及分带规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模式。取得了找盲矿的显着效果。  相似文献   
56.
铅硫同位素用于地球化学勘查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为进一步证实其在多金属矿床勘查中的作用,选择热液铅锌矿床开展铅同位素追踪深部矿体试验,选择斑岩型铜矿床开展硫同位素识别矿化蚀变分带试验及δ34S垂向变化规律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铅同位素组成和三维拓扑V值可预测深部矿体,由上而下,数值增高预示着深部还有矿体;水平方向上,δ34S均值由高温蚀变区到低温蚀变区呈现出增高的趋势,此特点可用于鉴别矿化蚀变分带;垂直方向上,矿体δ34S均值总体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若不同层位(标高)的岩石性质及其硫同位素背景存在差异,当其与成矿溶液叠加后,可导致δ34S均值呈跳跃式变化。  相似文献   
57.
依据城山多金属矿化区地质特征,结合已知矿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了矿区地球化学成矿环境,矿化地球化学判别指标,对区内新发现的异常进行了地球化学成矿环境分析和异常识别,提出了区内有寻找热液型多金属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8.
59.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及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全国范围内 750个有代表性的大中花岗岩类岩体上,采集了 6 080件样品,组合成 768件组合样.所有样品完全采用无污染加工方案进行加工和制备.选用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仪器中子活化和 X射线荧光光谱为主的多种先进的分析方法对这些花岗岩类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实测元素近 70种.使用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和重复测试样品进行质量监控,确保了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据这些实测分析数据,计算并提出了中国花岗岩类和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近 70种化学元素或成分的丰度,探讨了中国花岗岩类和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元素丰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60.
以我国青海德尔尼岩浆热液型铜矿床为目标,开展矿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条件提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