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3篇
  免费   2459篇
  国内免费   3421篇
测绘学   1462篇
大气科学   1415篇
地球物理   1939篇
地质学   6116篇
海洋学   1916篇
天文学   243篇
综合类   803篇
自然地理   148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709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580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905篇
  2012年   926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88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用XRD,SEM和TEM研究新型配合物Cu(C3N2H4)2(C4H5O4)2的超分子结构和微观形貌,并对新型晶体的平衡外形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具有丁二酸桥联的双核铜结构,中心铜离子处在2个咪唑和4个丁二酸以单齿配位组成的八面体中心,在ab平面,分子中有十四元大环,环内Cu(1)-Cu(2)原子间距为0.8031nm,C(2)-C(2′)为0.4183nm;在ac平面,沿着[010]方向分子内呈现凹的六边形纳米级孔洞;沿[100]方向分子依靠弱的氢键作用,层状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随着丁二酸的碳链沿[001]方向无限延伸,形成以铜离子为交叉中心的带状拓扑构型。SEM观察到晶体表面形成有明显的凹坑,区域呈现层状阶梯,说明晶体在(100)面遵照台阶-扭折模型呈层状生长结晶。TEM微区形貌像显示晶体存在条纹和缺陷结构,整体保持柱状构型,这与模拟的晶体平衡外形呈柱状一致。模拟结果表明晶体最易外显晶面为(100)面,外显比例达41.247%,这与晶体超分子层沿[100]方向通过氢键作用堆积,键作用力较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2.
王波  冯晨  杨庆峰 《江苏地质》2010,34(1):46-51
针对目前矿业权监督管理的现状,梳理矿业权监督管理流程,建立矿业权监督管理的业务数据库与基础数据库,建立江苏省矿业权监督管理系统,使矿业权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实现计算机化管理,达到规范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3.
采煤活动对唐山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InSAR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和数学模型理论计算,采空塌后期场区地基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采空区顶部的土体而不是岩体。城市规划区内局部有5层可采煤层,尤其是-200m以下的煤层停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已完全塌落、压密、再造。而塌后期的土体底部粘土隔水层被拉裂,在双层水位作用下发生潜蚀形成土洞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陷,影响城市建设场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4.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65.
浅谈我国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对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解,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灾害体易发性、承灾体的易损性、这两者耦合关系评估的结构组成及结构公式,并根据其研究对象、内容、目的等方面情况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完整概念。  相似文献   
966.
董丕业  梁伟 《地下水》2010,32(2):102-103
以地处华北平原的缺水城市——聊城市为代表,从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分析了该市水资源演变情势,对影响水资源变化情势的主要人类活动如城市化、水利工程拦蓄、调、引水、地下水开采等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由于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下垫面基础条件及地下水补给能力的影响改变,致使聊城市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67.
董良 《云南地质》2010,29(4):431-433
石平川钼矿由燕山晚期第四次侵入碱性长石花岗岩体提供物源和热动力,火山机构、断裂和西山头组第二岩性段为成矿提供了导矿通道和容矿场所。  相似文献   
968.
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层序界面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俊生  陈世悦  袁波 《世界地质》2010,29(2):314-322
对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层序地层的研究,总结出4种层序界面的识别方法:①钻井、测井资料;②泥砂比曲线;③小波变换;④地震时频分析。方法①表现为在沙河街组各三级层序界面处,岩性、相序、曲线形态和幅值有不同程度的突变;方法②表现为在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中,泥砂比曲线由小变大再变小,其中泥砂比值最大处为最大湖泛面(MFS)位置;方法③表现为在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中,谱系图从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的变化,在系数曲线上表现为一个或近似一个完整的振荡旋回,其中谱系图中高频部分对应着最大湖泛面位置;方法④在剖面上层序界面处为低频部分,高频部分是最大湖泛面位置。通过测井与地震信息相结合,综合运用4种方法识别出7个层序界面和6个最大湖泛面,由此建立了研究区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969.
2010年7月27日凌晨4时许,四川省汉源县万工乡二蛮山发生大规模滑坡,约48×104m3的强风化玄武岩体,在前期降雨的影响下高位高速滑出,随即解体转化为碎屑流,沿沟谷高速运动,沿途不断携卷和铲刮堆积于沟床及两侧斜坡的表层松散物质,使滑体的体积和含水量不断增大。当运动到沟谷中段时,因沟道在此向右偏转,在强大的惯性力作用下,部分碎屑流体冲向左岸斜坡,将居住于此的双合村一组5户村民房屋掩埋,造成20人失踪;另一部分碎屑流体继续沿沟谷高速运动近1.4km才最终停止。约30m in后,堆积于沟谷中段深切沟道内的滑坡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再次启动,形成二次滑坡。二次滑坡缓慢蠕滑流动数小时,最终到达万工新集镇,将部分房屋推倒掩埋,造成92户房屋受损、1500人被迫紧急转移。本文在对灾害现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测绘、颗分试验、航拍等手段,对二蛮山滑坡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滑坡发生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滑源区相对突出的地形条件、风化破碎的玄武岩体和有利的结构面组合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前期降雨期间爆发的泥石流对滑源区坡脚的掏蚀、强降雨的饱水加载作用以及雨水沿陡倾张裂结构面的下渗软化作用,是诱发滑坡发生的直接原因。二蛮山沟谷原为一高频泥石流沟,滑坡发生前并无明显的滑坡迹象,滑坡的发生表现出极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以及高位高速远程运动和危害巨大的特点,同时,主滑坡发生后在短时间内滑坡区再次启动发生二次滑坡,这些现象和特点具有特殊性,也具有典型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0.
在实施井下钻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的同时,评价岩层阻水性能,确定导升带高度,做到一孔多用。测试区实际观测表明,泥岩、粉砂岩、中砂岩、灰岩阻水性能由大到小,导升高度则由小变大,平均导升高度约32m; 地应力测量表明,该测试区原始地应力状态为SH>Sv>Sh,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NE至NEE。突水临界指数评价表明,-550m水平采煤工作面掘进时突水的可能性较大,应当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