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797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451篇
地球物理   358篇
地质学   1347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41.
Introduction Jiashi-Artux area in southwest Xinjiang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earthquake provinces at pre-sent in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last century, about 3/4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ese mainland hit this area, and especially from January 21 to April 16 in 1997, 7 earthquakes with the magnituderanging from 6.0 to 6.9 occurred in a very small area of 9 km×18 km near Jiashi (ZHU et al, 1998). It has never taken place before in Chinese mainland that a series of strong earthquakes shoo…  相似文献   
142.
The 213 m ice core from the Puruogangri Ice Fiel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facilitates the study of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s with its δ18O record of the past 100 years. Here we combine information from this core with that from the Dasuopu ice core (from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the Guliya ice core (from the northwestern Plateau) and the Dunde ice core (from the northeastern Plateau) to learn abo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emperature change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δ18O changes vary with region on the Plateau, the variations being especially large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and between East and West. Moreover, these four ice cores present increasing δ18O trends, indicating warming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orthern Hemisphere (NH) temperature changes, the δ18O-reflected temperature changes on the Plateau, and available meteorological records show consistent trends in overall warming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相似文献   
143.
1 Introduction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few in number and uneven in distribution, with a majorit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 and south. No stations exist so far within the large expanse in the middle or west of the Plateau. Moreover…  相似文献   
144.
青海南部治多县扎河地区发现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青海南部扎河地区通天河蛇绿混杂岩带(东段)中新发现一套泥质-硅质岩地层,为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的组成部分.首次在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化石Pseudoalbaillella longtanensis Sheng et Wang,Cauletellidae gen.et sp.indet.,Entactiniidaegen.et sp.indet.,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表明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中二叠世深水沉积盆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5.
藏北赤布张错南部帮麦锑金矿点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建军  段其发 《地质通报》2006,25(1):273-276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了帮麦锑金矿点,本矿点属于美多-尕尔巴阔尔锑、汞、砷成矿带.介绍了帮麦锑金矿点的地质概况和矿化特征,并与该矿带中规模最大、最典型的美多矿床作了比较,认为帮麦锑金矿点在矿种类型和时空分布上有别于美多-尕尔巴阔尔锑、汞、砷成矿带上其他已知的矿床或矿点,说明该矿带向北西延伸部分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矿体主要赋存于北西向断裂带内,金的含量增加,矿体与硅质岩关系不大,在成矿时间上可能早于美多等赋存于北东向断裂中的矿床.  相似文献   
146.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莱芜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在对莱芜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供需分析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莱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7.
青海省南部扎河地区金沙江缝合带中出露的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断片组成.对其中的二叠纪硅质岩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后发现,该地区的硅质岩SiO2含量在71.56%~88.24%之间,Al/(Al Fe Mn)平均值为0.64,MnO/TiO2平均值为0.74,ΣREE平均为138.51×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平坦型,δCe为0.97~1.49,平均为1.14,无明显异常;(La/Yb)N平均值为1.85,(La/Ce)N平均值为1.08,与已知大地构造背景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其形成环境为陆间洋盆环境.因此,金沙江带不能作为古特提斯域的主缝合带.  相似文献   
148.
在青海南部曲麻莱地区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多属多种,系统建立了测区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序列;在巴颜喀拉山群中发现遗迹化石33属54种,为深海Nereites遗迹相的典型代表,反映出复理石相深水沉积特征;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分属周缘前陆盆地、弧前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第四纪地层中获得了6个年龄数据(7.02~225.81 kaBP),侵入岩中获得4个同位素年龄数据(169~130 Ma);系统的对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表明区内岩浆岩总体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区内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主体属低绿片岩相;并重新厘定了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河南某石膏矿立井工作面预注浆的施工,概述了注浆堵水的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堵水效果的检查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0.
采用SP-60型恒压消解罐消解生物样品,用ICP-MS测定8种金属元素(Mn、Zn、Pb、La、Ce、Mo、Cr和Fe)的质量分数。依据分析结果,比较了消解程序的效果。结果表明,由10.0 mLHNO3对生物样品具有很好的消解能力,各元素的测定值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