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研究--以东营凹陷为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生储组合。通过对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研究,发现厚度大、分布广的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在有机质组成和岩性等方面存在多种尺度的非均质性。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分析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后发现,沙河街组烃源岩的非均质性明显受其体系域、沉积相带、有机质保存务件和古生产力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不同的体系域和沉积相带控制了烃源岩的岩性和岩相组合及生、排烃能力,高的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前提,缺氧还原环境使有机质能够保存的决定因素,同时,局部环境下发育的火山活动,对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三明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三明市茶树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 ,降水、光照及平均温度、积温等条件基本能满足茶树生产的需要 ,制约茶树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 ,以此为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区划模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rcview软件制作分布图 ,并结合三明市茶树生产的实际情况 ,将茶树生产分为 3个生产区域 :乌龙茶为主绿茶为辅区、绿茶为主乌龙茶为辅区和绿茶与乌龙茶并重区 ,并提出茶树生产趋利避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中伊朗盆地卡尚地区库姆组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岩相、沉积旋回以及地震层序和地震相分析建立中伊朗盆地库姆组的层序地层系统、框架模式及沉积体系,岩性地层单元与沉积层序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库姆组沉积于一个受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及区域构造活动影响而与波斯湾间歇性相通的弧后大陆边缘海盆地,是一顶底面以不整合界面为界的构造层序(超层序组),其内部发育3个3级层序。依据库姆组沉积时的盆地形态和沉积环境分析将盆地分为岛弧、台地、斜坡、盆地4个次级构造一沉积单元。盆地南缘为障壁岛,由于陆源碎屑少,南带及中带沉积碳酸盐岩为主;而北东缘为陆地,陆源(火山)碎屑供应充分,发育扇、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南岛弧带则沉积碳酸盐岩夹火山碎屑岩为主。  相似文献   
44.
济阳坳陷潜山断裂带的隐蔽油气藏模式复杂,勘探难度大;本文从地质角度分析研究了该区复杂潜山断裂带勘探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利用正演模拟技术重点研究了济阳坳陷典型的潜山带模式。提出了适用于潜山断裂带油气藏勘探的高精度采集目标设计及全三维地震等方法,并以潜山油气藏勘探为例,探讨了目标采集设计、宽方位采集、以及点激发和点接收等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烃源岩的组合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近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成藏组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系统采集该组 6 0 0余块烃源岩样品和 30个油田 186个原油样品 ,分别进行了多项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合其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将沙河街组烃源岩划分为咸水湖相 (沙四段上部 )、半咸水深湖相 (沙三段下部 )和淡水湖相 -三角洲 (沙三段中部 )三种成因类型 ,它们分别对应欠充填、平衡充填和过充填的湖泊类型 ,代表了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三种最基本的成因模式 ;并发现沙河街组烃源岩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 ,尤其在平衡充填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 ,这种非均质性与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 ,据此提出了波动湖相沉积。通过深入的油 -源对比工作 ,确立了咸水湖相和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为东营凹陷的主力源岩。还探讨了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和油气运移方式 ,指出咸水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分布在盆地的边缘 ;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心 ,油藏类型主要为隐蔽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46.
地震震源断层面及其破裂特征的研究是地震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深入认识地震的发生过程以及对地震预测研究都具有科学意义,一直受到国内外地震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7.
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芬  王京东 《现代地质》1997,11(2):131-136,T002
对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1属48种,划分2个植物组合,讨论了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此外,还论证了本区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指示的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48.
陆上中基性基性熔岩流单元剖面结构相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冬  杨申镳 《地质论评》1993,39(1):9-16
熔岩是地层剖面中常见的岩石类型,在我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断坳型含油气盆地中,通常形成良好的油气储层。本文在详细研究山东昌潍坳陷下第三系厚层中基性熔岩流复合体岩心基础上,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陆上熔岩流单元在剖面上通常具备“五段式”结构,即由下向上依次由A、B、C、D、E岩相段组成。分别建立了原生、风化及沉降3种熔岩流单元相模式,并提出通过绘制气孔含量曲线识别熔岩流复合体中熔岩流单元及单元中各岩相带的方法。从而不仅与传统的“三带”、“四带”认识相比更加先进,而且对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研究、垂向模式建立以及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等具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坳陷是青海油田的主力油气产区 ,对该区古近系—新近系镜质组反射率(Ro)进行了系统研究 ,发现其垂向分布有两种规律 :一是 Ro 与垂深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多分布在坳陷中央 ,反映了沉积环境、物源和构造的稳定性较好 ;二是 Ro 与垂深呈右阶状 ,反映了逆冲叠覆。此外 ,通过 EASY% Ro 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地层剥蚀厚度 ,认为干柴沟—油泉子为英雄岭隆起的主轴 ,因为剥蚀了 36 0 0~ 375 0 m,所以英雄岭主峰在地形上呈现出隆起主轴的假貌。通过地层剥蚀厚度的研究 ,还发现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剥蚀梯度带上。这一结论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鲁北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在地层、沉积和构造演化上都具有可对比性。鲁西南露头区古近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对鲁北覆盖区古近纪古环境的恢复和沉积特征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两个地区的地层和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官庄群在鲁西南地区的沉积分布,发现了在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鲁西南盆地发生时间有从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迟的规律。通过对鲁西南和济阳塌陷沉积和断层发育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郯庐断裂在晚侏罗世至早始新世以左旋剪切活动为主,派生了鲁西南和济阳塌陷NW向的断层;早始新世末期是一个构造转型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近EW向的断层;中、晚始新世是郯庐砌裂右旋剪切活动员强烈的时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NE向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