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才多  诸裕良 《海洋工程》2014,32(6):41-48
通过基于考虑波浪非线性频散关系的椭圆型缓坡方程数学模型(RIDE),在原高阶的控制方程中添加植物阻力项,建立了模拟植物区波浪传播的数学模型(RIDE-VEG)。将计算结果与规则波在植物场中变形的水槽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良好,并分析了植物区特征参数对于波浪传播的影响。针对相对淹没度、植物密度和波浪周期等因素对波高衰减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三者对于消浪效果的影响是单调的,但消浪效果对于波浪周期的敏感程度则较其余二者为弱。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忽略流场效应的RIDE-VEG模型较其它的模型计算更为简便,且计算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2.
墨卡托投影在极区航海图编制中的可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极区航海图编制中墨卡托投影的可用性。针对长度变形大对墨卡托投影极区可用性的限制,通过调整基准纬度、确定合理的最大长度变形和合适图幅纬差等方法控制长度变形,提高墨卡托投影的极区可用性;在借鉴国内外海图编绘规范和外版极区航海图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墨卡托投影海图的最大长度变形范围;分析了可编制的墨卡托海图比例尺区间及图幅形式。结果表明,纬度75°~85°间墨卡托投影仍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极区航海图编制需要。  相似文献   
163.
2013年秋季东北地区气候异常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朋岭  李多  柳艳菊  刘秋锋 《气象》2014,40(4):510-514
2013年秋季,东北地区气候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气温偏高,降水总体偏多,尤其10和11月降水持续异常偏多。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暖海温外强迫和大气环流系统的组合异常是东北地区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秋季北极涛动正位相特征显著,东北地区上空为异常正高度距平控制,环流异常形势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东北地区,造成秋季东北地区明显偏暖。秋季中后期,东北地区降水偏多主要受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异常偏强的东南风水汽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164.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GIS技术的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盐湖资源开发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信息化的决策咨询平台。文章在分析盐湖资源循环利用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讨论了柴达木盐湖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的构架和功能目标,分析了系统设计流程和实现技术。通过运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基于.NET框架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分布的三维场景浏览、盐湖企业及其生产经营状况的查询分析和盐湖资源开发的动态管理,为循环经济区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5.
区域尺度海河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晓松  吴炳方  王浩  张瑾 《遥感学报》2011,15(2):372-387
借鉴USLE的因子选择及综合方法,在遥感和GIS的支撑下对海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山区水土流失风险显著高于平原地区,北三河山区水土流失风险最低,太行山区最高,永定河上游介于两者之间;水土流失风险"很低"等级主要分布在小于5°的平坦地区,"中"、"高"水土流失风险面积...  相似文献   
166.
Measuring rainfall from space appears to be the only cost effective and viable means in estimating regional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 and the satellite rainfall products are essential to hydr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modeling. A long-standing problem in the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studies is that there is only a sparse raingauge network represen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its quantity on small scales over the Tibet. Therefore, satellite derived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es are extremely useful for obtaining rainfall patterns that can be used by hydrological models to produce forecasts of river discharge and to delineate the flood hazard area. In this paper, validation of the 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 RFE (rainfall estimate) 2.0 data was made by using daily rainfall observations at 11 weather stations over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of the Tibet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from 1 June to 30 September 2005 and 2006. Analysis on the time series of daily rainfall of RFE-CPC and observed data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reveals that the me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atellite estimated and observed rainfall is 0.74. Only at Pali and Nielamu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brink of the Tibet along the Himalayan Mountains, ar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less than 0.62. In addition, continuous validations show that the RFE performed well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with considerably low mean error (ME)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scores except at Nielamu station along the Himalayan range. Likewise, for the dichotomous validation, at most stations over the Tibet,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POD) values is above 73% while the false alarm rate (FAR) is between 1% and 12%. Overall, NOAA CPC RFE 2.0 products performed well in the estimation and monitoring of rainfall over the Tibet an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precipitation pattern, produce discharge forecast, and delineate the flood hazard area.  相似文献   
167.
近年来,随着大气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冬季大雪年际变化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观测事实,增加了新的认识。认为大气环流对降雪的年际变化的影响只是重要方面之一。新的观测事实启示研究者,冬雪的年际变化和差异还可能与其他影响气候变化有更为复杂的因素——大气气溶胶特征有关。基于1980-2008年中国气象台站降水量资料和1980-2005年北方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资料,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大范围多雨雪以及少雨雪年度变化与大气气溶胶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08年,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多雨雪年为1980、1984、1989、1993、1998、2003年和2006年;少雨雪年为1982-1983、1985-1988、1997、2001年和2005年。根据1980-2005年华北逐年冬半年雨雪总量与北方地区同期AOD相关分析,揭示中国北方地区雨雪年度变化与气溶胶光学厚度(AOD_550m)的年度变化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001的显著性水平。同期资料AOD。。。分析表明,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多雨雪与少雨年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差异显著,多雨雪年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偏厚,中国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地区AOD正距平的平均值达到1×10。-5×10^-3,冬季北方地区少雨雪年与此差异显著,AOD为显著负距平,其平均值为-5×10^-3。  相似文献   
168.
2012年,全球气温偏高,可能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九个最暖年,北半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二个最热的夏季。年内,2011/2012年拉尼娜事件于2012年初结束,北极海冰范围创历史新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异常和极端事件。年初,低温、寒流和暴雪袭卷欧洲和东亚地区;5月,亚马孙河流域因强降水遭遇50年不遇的洪水;6—9月,美国发生1956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6月以来,多个强台风袭击东亚、东南亚和美国东海岸。全球极端偏暖事件主要出现在欧洲中部和南部、北美洲中部和南部、南美洲南部、亚洲西部、南部和东北部等地;极端偏冷事件主要出现在亚洲大部、欧洲东部和美洲东部的局部等地。欧洲中部、非洲西部、南美洲中南部、南亚、东南亚和东北亚南部等地区出现了极端强降水事件。分析指出,大气环流异常是上述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直接原因;此外,全球变暖背景下西风基本流偏弱,环流经向度加大、移速减缓和大气环流异常的持续性增强,也为极端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背景。  相似文献   
169.
北方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揭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了解区域尺度上畜牧业发展潜力、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144个草地样点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分析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温度、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高度异质,在5.5~371.2 g·m-2之间波动,平均地上生物量为83.3 g·m-2。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在经向和纬向上的分布均有明显的规律性。相关分析显示,植被地上生物量与纬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经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但和海拔高度、年平均温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这意味着水分条件是导致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0.
为更好的探究聚类分析在地下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结合重庆市藻渡水库工程,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了水库枢纽和库区位置的地下水监测点与周围煤矿污染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灰色聚类法和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对地下水监测点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终将17个地下水监测点划分为未超标天然地下水和受煤矿开采污染的地下水两大类,分析了污染物来源并评价了污染程度,为藻渡水库工程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