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4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803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507篇
地球物理   1230篇
地质学   1569篇
海洋学   404篇
天文学   164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46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43篇
  1964年   25篇
  1959年   2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29篇
  1956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激光烧蚀微探针等离子体质谱的地质应用。自1989年以来,我们实验室就积极开展了激光烧蚀微探针(LAM)试样引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这种技术适合于ICP—MS分析地质样品中小体积矿物(激光烧蚀孔穴直径低于10—100μm).对某些样品.采用Nd:YAG激光的基本IR波长(1064nm),作为多数用途,4倍频率(uv)的波长(266nm)能产生较小的直径,并较好地形成孔穴.  相似文献   
52.
一.引 言 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的主要特征已被建立十多年了。1942年斯维尔德鲁普等人描述了中太平洋的表面流:往西流的北和南赤道流以及往东流的北赤道逆流。随后,南赤道逆流也被用表面动力高度图表示出来(Reia,1961),Cromwell等人(1954)发现了赤道潜流,从而对上述环流的描述进行了主要修正。Hisard和Rual(1970)发现了赤道潜流下面  相似文献   
53.
杭州湾南岸潮滩的~(210)Pb分布及其沉积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南岸潮滩的~(210)Pb垂向分布具有随深度波动的特征。湖滩颗粒物在吸附模拟系统中的~(210)Pb分配系数,主要受颗粒物含量的影响。本文从潮滩沉积~(210)Pb初始比度在低于平衡点一侧波动的机理,以及被沉积间断所分隔的有效封闭段的存在出发,提出选择常态沉积层的高~(210)Pb比度窗口,建立以CIC模式估计潮滩沉积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ophic position through delta13C and delta15N and trace metal concentrations (Zn, Cd, Cu and Hg)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tissues of six marine mammal species from the Northeast Atlantic: striped dolphin Stenella coeruleoalba, common dolphin, Delphinus delphis, Atlantic white-sided dolphin Lagenorhynchus acutus, harbour porpoise Phocoena phocoena, white beaked-dolphin Lagenorhynchus albirostris, grey seal Halichoerus grypus stranded on French Channel and Irish coasts. White-beaked dolphins, harbour porpoises, white-sided dolphins, common and striped dolphins display the same relative and decreasing trophic position, as measured by delta15N values, along both the Irish and French channel coasts, reflecting conservative trophic habits between these two places. Hepatic and renal Cd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muscle delta13C and delta15N values while Hg, Zn and Cu did no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d accumulation is partly linked to the diet while other factors such as age or body condition might explain Hg, Zn or Cu variability in marine mammals. Combined stable isotope and trace metal analyses appear to be useful tools for the study of marine mammal ecology.  相似文献   
55.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自西向东分别出露北北东向的韧性滑脱变形带、脆-韧性过渡带和脆性的前陆褶断带。韧性滑脱变形带内的张八岭群片岩,广泛发生了低绿片相背景下的糜棱岩化。其中呈现为平缓的糜棱面理和近南北向的矿物拉伸线理。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分析显示,该韧性滑脱带一致为上盘向南的运动。该带以东依次变为上盘向南南东→南东的逆冲活动,总体上为左旋走滑挤压变形带。张八岭群所在的韧性变形带为深部陡立走滑构造与浅部脆性构造之间的滑脱变形带,其间的差异走滑变形,造成了该滑脱层在总体向北运动中出现上盘向南的剪切变形。对6处张八岭群片岩中15个不同粒级白云母的40Ar/39Ar定年指示,变形发生在(236.2±0.5)~(238.0±0.4)Ma的中三叠世晚期。这表明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发生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的深俯冲阶段,起源于陆内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56.
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无法对年、月、旬等现今时间尺度上的断层活动变化进行有效预测。运用基于地震活动定量指数运算程序的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被应用于贝加尔裂谷系(BRS)及邻区的研究当中。研究发现,断层活动变化发生在以几年为周期的时间尺度上,这无法用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沿着穿越贝加尔裂谷系的剖面编制了活动断层图以及地震活动定量指数曲线。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地震活动定量指数对活动断层进行仔细的分类,从而为解决地震中期预报相关问题开辟了重要途径。这种方法还被用来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时空变化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实时尺度上断层活动具有高频发生的特征,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脆性岩石圈板内和块体内部运动产生的慢变形波的干扰导致的。利用变形波的通过速度可以对活动断层进行分组,各组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参数,同时还可以对变形波波前的方向以及某一区域内主要断层在实时间隔内(地质上的瞬间)的活动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7.
华北克拉通北邻中亚造山带,南接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它通常被认为是约18亿年固结形成的陆块.其基底的形成与演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Zhao et al.,1998,2000,2005;Zhai et al.,2000,2005;Wilde et al.,2002,2005;Guo et al.,2005;Kroner et al.,2005,2006;Lu et al.,2008).大多数研究者都注重于华北克拉通内部、北部和东西陆块结合带(中间带),较少关注东南缘基底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相似文献   
58.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在何时何地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是所有相关的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演化模式的主控条件,并严重影响到对众多与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大陆挤出相关的地质过程速率的解释,以及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尽管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汇聚的速率在55Ma突然减缓被广泛地认为是初始碰撞的标志,但这次碰撞所造成的主要构造效应直到20多个百万年以后才显现出来。对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相对位置的重新估算,表明它们在55Ma时并没有达到可以彼此发生碰撞的距离。基于来自西藏新的野外证据和对已有数据的重新评估,认为初始碰撞发生在始新世—渐新世之交(约34Ma),并对55Ma时发生的地质事件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59.
Near-infrared (J, H and K bands) spectra of nine dark asteroids (chosen among a sample of supposed primitive objects between C and D classes) have been obtained at the Mauna Kea Observatory (Hawaii) with the 2.2-m telescope using KSPEC as spectrograph.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search for evidence of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in these objects as found in other planetary bodies as 5145 Pholus, and in some cometary nuclei.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data has revealed flat or slightly redder spectra than the solar one for all observed asteroids. No evidence of distinct absorption features was found.  相似文献   
60.
"Population ageing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crucial problems facing developed countries. In Finland, the old population (aged 65 and over) has doubled in number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phenomena underlying this ageing trend include a decline in fertility, increase of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nd the effects of migration. Considerabl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opulation ageing can be observed between Finland's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between their different parts. The number of the elderly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in all provinces, the highest relative increase taking place in the provinces of Lapland, Uusimaa and Oulu between 1990-2020." (SUMMARY IN E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