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411篇
地质学   440篇
海洋学   183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47年   3篇
  1934年   6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论述了如何从有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图上来估计 Q 矢量的方向和相对数值。这种矢量场的辐散代表了准地转ω方程中的强迫函数。某一点的 Q 矢量方向是由沿着等温线(在北半球较冷的空气在共左侧)所取的地转风矢量的变率所确定的。Q 矢量方向指向风矢量变率的右侧90°。它的强度正比于矢量风变率的数值和温度梯度的数值。文中论述了一个实际形势中的应用,并把本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用温度和涡度平流的传统推断方法的结果作了比较,发现两者有普遍的一致性。文中概略绘出了地面高低压理想形势场及高空为槽脊形势下的 Q 矢量和相应垂直运动的分布,给出了对流层低层鞍形气压场和高空急流入口区的汇合锋生的例子,还提到了在锋生和锋消形势下 Q 矢量和垂直环流的型式。  相似文献   
72.
叙述了由Kessler和Sundqvist分别提出的关于云和降水形成的两种参数化方案,通过模拟不同的大气状况,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为此,采用了一个简单的一维数值模式。对两种方案中参数变化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相同情况下并选择适当的参数值,两种方案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将计算结果同已有的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比较简单的Sundqvist方案适宜用在数值预报模式中。  相似文献   
73.
挽救莱茵河绿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一、引言美国Rosemount公司研制了一种正交即全方位风速表,利用气动信号测量风速和风向。传感器是一种结实的固态装置,无运动部件,经得起野外粗放式应用,并能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恶劣气候环境下提供精确可靠的风资料。传感器有电气除冰装置,适合全天候工作。传感器产生经放大的压差,它与正交方向的风速成正比。内部的固体压力变换器  相似文献   
75.
太古宙陆壳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因为现代大陆壳的大部分(可能大于50%)看来是在太古宙(>25亿年)期间形成的,所以试图认识导致太古宙地壳发展的岩浆和构造作用是重要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什么在大约38亿年以前没有形成地壳?或是它再循环回到地幔系统,以致没有残留物吗?太古宙高级片麻岩、麻粒岩区和低级花岗岩一绿岩区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它们是否代表太古宙不同的构造环境?这种环境是太古宙独有的,或已发现了现代的相  相似文献   
76.
阿拉伯地盾主要是由晚元古宙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岩系为大规模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岩基和深成岩所侵入。这些岩石保存很完整,基本上能提供该区从9亿年以前至寒武纪阶段地壳演化的连续记录,成为解决阿拉伯地壳演化过程中古环境的一个关键。该火山—沉积岩系与现代岛弧岩系的相似性首先被Jackaman所注意到,然后他以Green—wood等人提出的地壳演化模式为基础,认为地盾南部的成因可看作是由早期拉斑玄武  相似文献   
77.
这篇文章回顾了在过去和现在的地震学研究中绘制芬诺斯坎以及邻近地区浅部地壳和软流圈横向非均匀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这里所获得的大多数的成果是由覆盖于 OSLO 地堑北部的大点距的 NORSAS排列中所得到的高精度的数据推导来的。这一排列所布置的区域已经用了新的 P 波旅行时间和振幅分析技术极详细地绘制了地震剖面图。在 OSLO 地堑区,地震异常曲线同地堑表面的形态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也没有表现出和有关的重力异常有明显的联系。芬诺斯坎岩石圈的整个特征在地震波速度方面有百分之几的波动。还有某些迹象表明在加里东以前的岩石圈同波罗的海岩石圈比较起来是复杂一些的。我们感兴趣的在斯甚的纳维是在亚南部的浅部岩石圈中发现一个十分显著的地震速度异常,估计该区地壳厚度为250km。在 NORSAR—北大西洋,NORSAR—苏联西部和 NORSAR/联合国—南欧之间的波程上,我们已经观察到了深达500公里以上的地幔的横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78.
1.引言飓风中心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在雷达屏面上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几何中心。为了揭示不同的风暴特征,例如飓风眼大小、椭圆率、回波运动和风暴运动等,许多研究者研究延时电影胶片(time-lapse film)的飓风照片。为了研究风暴路径细节和论证风暴的陀螺形的运动,需要更多的眼中心定位资料。在从地面雷达照片中收集定位资料时,作者观测到飓风眼经常既不是圆形的,也不是椭圆形,而似乎是六角形的、四方形的或三角形的。这些多角形结构虽不太完整,但其直线轮廓却是难以否认的。 2.资料和分析本文所研究的观测资料有:1)平面位置显示器(PPI)显示的16毫米和35毫米延时电影片记录,2)为计算机使用而经过数字转换的雷达反射率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是作者于1983年访华期间接受中国学术刊物的请求而撰写的.文中指出,地震应力在数量上相当小,因此它的效应一定很微妙,需要有灵敏的仪器去觉察它们.文中对压磁效应、波速比、应变、地倾斜、大地测量、电阻率、水氡和前震等各国常用的地震预报手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议.结论为,虽然注意到了 Brune[1](1979)关于在原理上地震可能是不可预报的强有力的论证,但作者并不那样悲观.认为地壳可能十分不均匀,它的状态可能是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大量数据.所以必须同时使用几种方法和大量的仪器进行观测.更多的注意力应放在:(1)地震波传播的各向异性和衰减,(2)多色激光测距,(3)改善构造磁学中的信噪比,(4)在电导率测量中使用可交替极性的供电极和较大面积的测量极网和(5)对前震和余震序列的统计学分析进行重新仔细检验.   相似文献   
80.
地形对降雨的增幅不仅取决于大尺度环境(如迎风坡抬升、温湿层结等),还与山区地形云降雨的微物理过程有关。因此,雨量场的数值式外推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增幅量的修正。应用中尺度雨量分析的气候增幅场是一种简便和切合实际的修正方法。现将英国气象局雷达研究实验室的有关工作摘译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