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4篇
  免费   1250篇
  国内免费   1884篇
测绘学   891篇
大气科学   649篇
地球物理   1015篇
地质学   3367篇
海洋学   863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408篇
自然地理   76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研究地震成因,其目的为了地震预报.本文由组成地球物质的化学元素出发,在简单论述理论依据等的基础上,提出构造地震震源地球物质综合化学物理性质变化为主导,由渐变到突变至发震的"突变震源"基本思想;揭示地震可预报性的根本依据是"地震异常变化参数";主张全面地科学地"综合预报地震方法"."突变震源"说,还可用于其它类型地震机制基础之解释.文末采用模拟实验手段具体说明"突变震源"说之地震可预报性的思想、理论与方法.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地震成因等问题的研究新方向和地震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腾冲地区S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腾冲地区邻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地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是我国地震、火山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提取腾冲地区1.0°×0.8°范围内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的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分析讨论了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腾冲地区地质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2)盈江断裂两侧莫霍面深度有较大差异;3)腾冲和高黎贡山之间是地壳厚度和S波速度变化的高梯度带;4)盈江断裂东南、新生破裂带以西附近地区存在明显的低速层;5)盈江断裂和新生破裂带都可能对火山区的熔融体具有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和2D Move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骨架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重新厘定9条一级断裂,确定4个一级构造单元,依据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的不同,将西缘中南段划分为5个段。构造变形自西向东依次减弱,南北向中部马家滩段以薄皮构造为主,其余段以厚皮构造为主;西缘中南段不同地区最短收缩量不同,甜水堡段最短收缩量达50.62%,其构造变形主要发生于侏罗纪末期,最终定型于新生代。可见,西缘中南段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典型特点,构造圈闭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4.
以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皂苷溶液吸光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紫蛇尾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蛇尾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水浴,料液比1:40(W/V),每次3 h,提取4次。按照最佳工艺条件所得蛇尾皂苷平均产率为1.77‰,表明此最佳工艺可用于紫蛇尾皂苷的制备。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线粒体DNA的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贝类厚壳贻贝3个养殖群体(温州、宁德、福州)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由PCR扩增获得23个体的COⅢ基因787bp的部分序列,其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23个个体共检出21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97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104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8.534,三个群体均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Fst)表明,福州群体与宁德群体和温州群体间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而宁德群体和温州群体间无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96.
一次粤西沿海地区强降水成因与GRAPES预报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 4次/d的1°×1°FNL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GRAPES_36 km模式预报资料,从天气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2010年6月28日强降水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系由于南海季风槽建立造成,实况形势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都符合南海季风槽的特征.强降水的辐合上升运动十分之明显,水汽辐合高值区与暴雨落区一致,强降水伴随南海季风槽建立同时发生.GRAPES_36 km模式对此次季风槽形势预报、物理结构描述得相当清晰,暴雨落区对应的高能区、强烈辐合区,模式描述相当准确,模式的提前量能够保证对此次季风槽造成的强降水作出提前预报.  相似文献   
997.
提出利用液态天然气(LNG)冷能实现海水冷冻淡化,针对LNG的储运工艺,开展海水在超低温环境下的过冷度、结晶、脱盐等机理研究。试验测试了海水在电导率为20~40 mS/cm、冷冻温度为-30~-80℃冷冻条件下,制冰率、制冰速率、脱盐率等性能指标,并分析了影响各性能指标的因素,得出了超低温工况下系统最优过程参数。该研究结果为基于LNG冷能实现海水冷冻淡化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海上固定平台使用的多种非接触式波浪测量方法,比较了不同测波方法的适用性。针对不同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常用的传感器与设备,同时提供了每种设备的主要生产销售商。然后,对单点测波雷达和X波段雷达测波算法进行了综述,给出了波面的时间序列和雷达影像的时空序列两种数据的处理过程。最后,提出了波浪测量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观测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采用2010年1~9月采自北部湾及邻近海域流刺网渔获的54尾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 Houttuyn,1782))、71尾深水金线鱼(Nemi pterus bath ybius Snyder,1911)和65尾日本金线鱼(Nemi pterus ja ponicus (Bloch,1791))耳石样本,进行了椭圆傅立叶分析.耳石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灰阶转换和二值化处理,消除噪点,然后解析为椭圆傅立叶标码( EFDs).采用77个EFD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3种金线鱼的耳石.结果表明,日本金线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在性成熟前后存在显著的体长效应(P<0.05),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则体长效应不显著(P>0.05).因此在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中,日本金线鱼采用性成熟个体样本,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采用全部样本.主成分分析中,第1、第2和第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65.1%,15.3%和5.3%,可以将3种金线鱼耳石区分开来.EFD系数的逐步判别分析中,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8.6%;交互验证结果显示,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7.9%,这表明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可以作为鱼种识别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波浪破碎诱导生成的海盐粒子是海洋向大气输运无机盐的主要机制,海气界面的无机盐通量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本文开展了实验室实验模拟海盐粒子生成实验,定量考察了温度和盐度对海盐粒子中离子质量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初生海盐粒子中各离子的富集和亏损现象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基于实验室观测分析结果和推测假定,提出了1个既包含海面风速、又反映海表温度和海表盐度影响的海-气无机盐通量参数化方案。将此参数化方案应用于估计海盐粒子向大气输运的各种无机盐离子质量通量,并与传统方法估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