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524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工业区与非工业区辐射雾水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8年冬季,你们对云南省安宁工业区和西双版纳非工业区雾水进行采集,工业区雾水混浊肮脏,含有大量固体颗粒,雾水中离子浓度值与附近工厂排向大气的污染物有关,但雾水酸度值并不高。非工业区雾水比较清洁,雾水中离子浓度值平均比工业区低一个数量级。本文还讨论了一个雾过程离子浓度变化与温度层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103.
全球冻融地区土壤是重要的N20释放源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是微生物硝化作用和脱氮化作用过程的产物。有多种释放源,其中土壤圈是重要的释放源之一。在影响N2O释放通量的诸多因素中温度是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土壤冻融加强有机质矿化作用,以及对微生物群体产生非生物应力的性质,结合冻融地区土壤和冻土带湿地所具有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述冻融地区土壤是重要的N2O释放源。  相似文献   
104.
笔者在该文中着重表达了3方面研究成果:在陈述清水沟-白柳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描述了已知工业矿床的基本特征,并将其类比为两类矿床,其一为Zn-Pb-Cu型小铁山式矿床,以展布于郭密寺北火山穹隆北东和南西两侧的下柳沟、弯阳河、下沟及郭密寺矿床为代表;其二为Cu(-Zn)型白银厂式矿床,以出露在黑河古火山穹隆北翼近核部的香子沟矿床为实例。成矿前期、成矿时期,以及成矿后期地质条件的分析与概括表明,该地区与白银厂地区在海相火山岩的成岩环境─—裂谷岛弧、火山岩组合──双峰式、古火山机构类型──古火山穹隆,以及成矿机制──海底热液对流循环成矿等诸多方面都具相似性,是寻找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良好地段。提出了该区此类矿床的综合成矿模式,相信它在本地区扩大寻找小铁山式矿床和突破性寻找白银厂式矿床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喜马拉雅地区西北部东西走各的Kohistan地体,是夹持于两个碰撞板块即喀喇昆仑(Karakoram)板块(即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三明治式岩浆弧。Kohistan岩浆弧南部,主要是早石炭纪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变成的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中的残留体辉长岩显示钙碱性特征,矿物学特征类似于报道过的现代和古代岛弧内的低压深在岩类。最大的残留辉长岩体产于Khwaza Khela附近斜长角闪岩带南缘,总体近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介绍的是依据毕托管原理设计的压力式电子测量仪在急涨急落、河床组成为卵石的Waiho河的流量测验。该测验系统测定垂线的流速分布,并将流速和水深数据贮存于数据记录仪。文中的结果是使用该仪器测验得到的。在测试期间记录到的流速超过5m/s,使用该系统测得的流量与常规转子式仪器比较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7.
对公元1000-1985年太原盆地M≥4.0地震进行了时序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时间轴上和山西地震带及至华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平静一起伏变化特点,以此划出4个地震活动期和若干活动幕,指出活动最大地震存在逐步升级现象;在空间上重复性高,形成3个地震巢和以巢为主的地震条带与地震跳迁现象,认为在2000年前后,太原盆地将处在地震高活动时段,有可能在地震巢附近发生若干个中强地震,山西和华北地区强震活动也有可能与之同步。  相似文献   
108.
位于南海北缘的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作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利用钻井地热测量数据分析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现今地温场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通过古温标反演和拉张盆地模型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揭示了白云凹陷新生代以来的热史,总结了不同地热地质条件对油气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具有北低南高的特点,同时具有“热幔冷壳”的特征。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始新世以来经历了两期拉张过程,第一期(47.8~33.9 Ma)拉张自始新世发生,拉张强度较大,凹陷中心基底热流快速上升至~82 mW/m2;第二期(23~13.8 Ma)拉张发生于中新世,此次拉张在白云凹陷南部更强烈,白云凹陷主体在 13.8 Ma达到最高古基底热流,此后进入热沉降阶段,基底热流值一直缓慢下降。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及锆石(U-Th)/He联合反演给出了最高古地温在13.8 Ma附近达到,后期温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9.
鑽粒尅原理问题,至今還沒有一個完整而統一的論點。許多鑽探工作者對該問題的認識尚處在爭論之中。我國的鑽探工作者們對這一問題大體上有三種不同的論點。第一種是認為以圓整鑽粒尅取岩石的作用為最大。其理由是認為圓整鑽粒與孔底岩石的接觸面很小,僅為一點,在受鑽頭底面的壓力和廻轉力同時作用下,圓整鑽粒對孔底產生一種滾壓作用,借以破碎岩石,保持鑽進。第二種是認為以破碎鑽粒尅取岩石的作用為最大。其理由是破裂瓚粒本身具有依多  相似文献   
110.
丁貴春 《地质论评》1957,17(2):137-151
1954年暑假以及55年寒假期間,作者由于搜集論文材料曾先后兩次到过瓦房子。在三個月野外工作的基礎土,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室內研究,对該礦區內的岩石,尤其是对寒武系的岩石有了一些新的發現,这些新的發現不但在生產实践上有其实用的意義,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是一良好的開端。為此,作者願意將初步研究的成果就管見所及向大家介紹出來,以供对此有興趣的同志們參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