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篇
  免费   1065篇
  国内免费   1389篇
测绘学   642篇
大气科学   583篇
地球物理   754篇
地质学   2584篇
海洋学   653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307篇
自然地理   48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work studies new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and zircon U-Pb ages for bimodal intrusive rocks from Xinglong region, Hainan Island. Zircon U-Pb dating yields mean 238 U/ 206 Pb ages of 238 ± 2 Ma and 234 ± 2 Ma for diabasic and granitic phas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the Middle Triassic emplacement. The diabase and granite bodies were formed from discrete mafic and acidic magma sources that experienced local mechanical mixing at their mutual contacts. Although SiO 2 content of intrusions is bimodal, trace element ratios indicate that both were formed in a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setting. Sr-Nd isotopic composition reflects a shared EMII type enriched mantle source component, possibly influenced by subduction-fluid metasomatism.  相似文献   
992.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all surface drifting buoys of 1978-2011 and Lagrangian tracers simulated from high quality ocean reanalysis currents,the impact times and strength of Fukushima nuclear pollution to the east coast of China and the west coast of America have been estimated.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radioactive pollutants drifting in the ocean surface,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the tracers took about 4 years to reach the west coast of USA,there are two types of tracers to carry out Fukushima nuclear pollutants to reach the east coast of China,corresponding to 1.5-year recirculation gyre transport and 3.5-year subtropical circulation transport.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impact strength at these time scales a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relative number concentration with time combined with the decaying rate of radioactive matter.For example,starting from 1% at 1.5-year,of the initial level at the originating area of Fukushima nuclear pollution,the impact strength of Cesium-137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ntinuously increases up to 3% by 4 years,while the impact strength of Cesium-137 in the west coast of America is as high as 4% due to the role of strong Kuroshio-extension currents as a major transport mechanism of nuclear pollutants for that area.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传统信息割(IC)算法对存在灰度变化的图像易引起误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波域改进信息割(W-MIC)算法。使用一个新的结合像素点灰度关联和空间关联的Parzen窗对IC进行改进,以降低灰度变化对分割的影响;将MIC引入到小波域,利用小波的平滑作用降低参数选取复杂度,改善图像分割效果。遥感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W-MIC可有效降低参数选择效应,不仅避免了灰度变化引起的误分割,而且还较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  相似文献   
994.
地理国情监测是获取国情国力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将为生态河南建设提供动态、实时的自然、人文要素信息,林业、水资源监测信息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以及环保基础设施信息。本文着重研究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体系、生态省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体系、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措施,并结合河南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对生态河南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简明地描述了MapGIS对线性地物的拓扑处理使用情况和一些使用方法的实现,同时介绍MapGIS拓扑处理部分功能的应用和技巧。  相似文献   
996.
在遥感影像拼接过程中,需要一种技术能够使拼接缝处的灰度(或颜色)有一个光滑过渡,不产生突变效应。本文提出了基于余弦曲线的加权平均算法,使得接缝线处的过渡更为平滑,实现了影像的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997.
在铁路测量中,长度投影变形要求小于2.5cm/km。但是由于铁路为典型的线性工程,通常横跨多个投影带,因此采用国家标准3。带难以满足铁路测量精度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斯投影长度变形,提出分段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控制长度投影变形,满足精度要求,最后介绍利用GlobalMapper软件实现两个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相似文献   
998.
定量研究地震滑坡物质河流卸载时间对理解地震与造山带地貌演化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岷江流域为例,定量估算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滑坡物质的河流卸载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以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内的岷江河段现有搬运能力计算,并且岷江可以有效地搬运汶川地震滑坡物质,地震滑坡物质至少在3100 yr内被岷江卸载出龙门山.而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类似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3000 yr左右,暗示大地震所产生的滑坡物质量可以在大地震复发周期内基本上被侵蚀和剥蚀所平衡,并被卸载出龙门山构造带. 因此,我们推断:除了周期性大地震造成的地表抬升的累积外,龙门山地区地震及其它地表过程所产生的剥蚀物质通过河流快速卸载驱动了地壳均衡反弹和深部物质上涌,形成了青藏高原东缘的高陡地形梯度带. 相关的地球物理证据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可能存在由地表快速剥蚀(或侵蚀)所引发的地球深部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挖掘不完备的地貌数据信息,将地貌信息描述为拓扑空间的形式,从逆极限定义出发,利用映射诱导法建立与原地貌信息空间拓扑同构的双重逆极限空间作为目标信息空间,然后利用拓扑传递性分析原地貌信息空间与目标信息空间的拓扑相似度,实现不完备的地貌信息空间数据挖掘.本文利用GIS软件,结合地貌的坡度、坡向等地貌特征因子分别模拟了地貌信息数据挖掘前后的模型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从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分发、使用的安全性角度出发,结合数据加密思想,顾及网络环境中地理空间数据特性,构建了一种面向网络环境的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考虑到网络环境中地理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建立了水印算法库,对地理数据本身进行数字水印的嵌入。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包的数字水印算法,算法将水印信息通过映射函数以量化方式嵌入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中。试验表明,作为一种面向网络环境的数字水印模型,较好地解决了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的使用权限控制、版权保护、跟踪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