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5篇
  免费   1057篇
  国内免费   1375篇
测绘学   623篇
大气科学   566篇
地球物理   733篇
地质学   2530篇
海洋学   637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296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付淑玲  安里千  李真西 《物探与化探》2012,36(3):496-498,506
介绍了本质安全电气设备,首次提出了无线电波透视仪的输入、输出阻抗(电阻、电容、电感)的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探讨性提出了实际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江西省兴源冲地区深部找矿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省兴源冲地区处于九岭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中,NEE向的慈化—宜丰板缘深断裂带及大型推(滑)覆构造西段向南呈弧型转弯并与湘赣边界的NNE向走滑推覆冲断带复合,形成了对铜多金属矿成矿有利的异常构造、岩浆岩、矿源层及赋矿层、矿化异常等控矿因素耦合区。该区具有明显的地、物、化、遥找矿信息:区域1∶20万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Cu,Pb,Zn高异常区;1∶2.5万和1∶1万土壤地化测量已圈定出Cu,Pb,Zn,Au,Ag元素异常多处,综合异常4处;1∶1万激电异常明显;少量探槽、钻孔控制求得333+3341资源量已具小型规模。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物、化异常分析,该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有望扩大为中型以上规模铜矿床。  相似文献   
993.
河南大冶铝土矿区晚石炭世早期处于古岛高地之间的滨岸潟湖沉积环境。中奥陶统以后,经历了160Ma风化剥蚀,在碳酸盐岩的侵蚀面上发育了钙红土铁、铝、硅风化壳。晚石炭世本溪期,海侵作用使矿区所在区域变为滨岸潟湖沉积环境,沉积相出现滨湖相、浅滩相、浅湖相、浅海相、滨岸沼泽相等5种;晚石炭世晚期形成海陆交互相的复理石沉积建造,将早期形成的铝土矿完整保存下来。今后铝土矿的找矿工作应重点放在浅滩-浅湖岩相带、含铝岩系相序发育相对完全的地段、含铝岩系厚度大且稳定的区段,并注意含铝岩系的表生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994.
A study of faults and their control of deep gas accumulations has been made on the basis of dividing fault systems in the Xujiaweizi area. The study indicates two sets of fault systems are developed vertically in the Xujiaweizi area, including a lower fault system and an upper fault system.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the Huoshiling Formation to Yingcheng Formation, the lower fault system consists of five fault systems including Xuxi strike-slip extensional fault system, NE-trending extensional fault system, near-EW-trending regulating fault system, Xuzhong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Xudong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to Yaojia Formation, the upper fault system was affected mainly by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lower fault system, and thus plenty of multi-directionally distributed dense fault zones were formed in the T2 reflection horizon. The Xuxi fault controlled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hahezi coal-measure source rocks, and Xuzhong and Xudong faults controlled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volcanic reservoirs of Y1 Member and Y3 Member, respectively. In the forming period of the upper fault system, the Xuzhong fault was of successive strong activities and directly connected gas source rock reservoirs and volcanic reservoirs, so it is a strongly-charged direct gas source fault. The volcanic reservoir development zones of good physical properties that may be found near the Xuzhong fault are the favorable target zones for the next exploration of deep gas accumulations in Xujiaweizi area.  相似文献   
995.
马滴达北山金铜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与燕山期英云闪长岩(斑)岩接触带岩体一侧,矿化类型为硅化蚀变岩型,主矿体产在岩体的NW向断裂及裂隙构造中,矿床成因为次火山类型。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小而肥”油田油气成藏特点,以贝尔凹陷贝中油田为例,在对其探评井及开发井测井曲线、地震解释成果、测井解释资料、试油试采动态开发数据研究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其断裂系统拆分结果,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和油藏解剖得知,贝中油田南一段主力油层在“满凹含油”的基础上,形成含油性差区或水区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断层断失作用造成目的层内主力...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鄂尔多斯西南缘的重力观测数据对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可基于有限的数据获取较好的推估结果。基于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数据,对比分析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和传统克里金方法的推估结果发现,神经网络的推估能力优于传统克里金方法,但运算效率低于后者。利用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对整个区域进行推估,结果表明,LSTM方法明显优于克里金方法,加入高程数据作为约束条件可有效提升LSTM方法推估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场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8.
以2015~2019年12景ALOS-2 PALSAR2影像和2018~2019年38景Sentinel-1A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提取西藏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滑坡点的形变信息,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交叉验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PS-InSAR技术条件下,ALOS-2数据和Sentinel-1A数据的平均形变速率范围为-68.9~37.9 mm/a和-64.5~24.2 mm/a;SBAS-InSAR技术条件下,ALOS-2数据和Sentinel-1A数据的平均形变速率范围为-84.2~-40.0 mm/a和-84.0~-13.0 mm/a。2)对2种数据结果中提取的4个特征点进行时序分析和定量分析显示,2种InSAR技术结果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验证了两者在滑坡监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地震前后的Landsat-8和Sentinel-2光学遥感影像数据,基于频率域互相关算法提取加利福尼亚州MW7.1及MW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同时针对形变数据易受轨道误差、条带误差及时间失相干的影响,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曲线拟合、改进均值相减等方法去除系统误差项。研究表明,MW7.1主震以右旋走滑为主,地表形变的断层迹线呈NNW走向,长度达55 km,最大滑移量约为2.82 m;MW6.4地震的发震断层迹线呈NE走向,长度达15 km,最大滑移量约为1.05 m,推测2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分别为NNW向右旋走滑断裂及NE向左旋走滑断裂,二者形成典型的共轭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在2003年10月27日和28日观测的太湖水质光谱试验数据的支持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试验数据误差与水质浓度反演模型经验常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试验数据误差分别服从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时,反演模型的经验常数随着试验数据误差的增加而呈发散状态。根据试验数据误差与反演精度的关系可知,26.58%的试验误差对应着30%的反演精度,这就意味着在不考虑遥感影像处理所产生误差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试验数据误差在26.58%以内,是反演精度打破±30%的技术瓶颈的关键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