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8篇
  免费   1087篇
  国内免费   1433篇
测绘学   660篇
大气科学   588篇
地球物理   773篇
地质学   2656篇
海洋学   701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312篇
自然地理   51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Data on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 and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SSA) derive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 and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measurements,respectively,are used jointly to examin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erosols over East Asia.The seasonal signals of the total AOT are well defined and nearly similar over the land and over the ocean.These findings indicate a natural cycle of aerosols that originate primarily from natural emissions. In contrast,the small-sized aerosols represented by the fine-mode AOT,which are primarily generated over the land by human activities,do not have evident seasonalscale fluctuations.A persistent maximum of aerosol loadings centered over the Sichuan basin is associated with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fine-mode aerosols throughout the year.Most regions exhibit a general spring maximum. During the summer,however,the aerosol loadings are the most marked over north central China.This occurrence may result from anthropogenic fine particles,such as sulfate and nitrate.Four typical regions 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a covariation analysis of the monthly gridded AOT and SSA.Over sou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China,if the aerosol loadings are small to moderate they are composed primarily of the highly absorptive aerosols. However,more substantial aerosol loadings probably represent less-absorptive aerosols.The opposite covariation pattern occurring over the coastal-adjacent oceans suggests that the polluted oceanic atmosphere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indward terrestrial aerosols.North central China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dust aerosols that show moderate absorption.This finding may explain the lower variability in the SSA that accompanies increasing aerosol loading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开口同轴法的岩矿石样品介电常数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成岩及变质岩找矿是金属探矿的重要组成部分,围岩与矿体之间存在的电性差别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另外探地雷达以高频电磁波传播为基础,决定电磁波场波速的主要因素是介电常数,因此以介电常数及电导率为内容的电性参数测试就显得尤为必要.传统岩矿石介电常数测试主要使用同轴传输/反射法,而开口同轴法在岩矿石电性测试方面的工作开展较少...  相似文献   
993.
复杂地表边界元-体积元波动方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近地表引起来自深部构造的地震反射信号振幅和相位的异常变化,是影响复杂近地表地区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边界元-体积元方法,通过求解含复杂地表的波动积分方程,来模拟地震波在复杂近地表构造中的传播.其中,边界元法模拟地形起伏和表层地质结构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体积元法模拟起伏地表下非均质低降速层的影响.与其他数值...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在原有湿法化学分析结果基础上对南岭石的矿物化学式做了重新计算,纠正了原化学式的错误,并对晶胞参数做了精确测定。经晶体结构测定,确认本矿物不仅是以(AsO3)阴离子团的氧原子密堆积作为结构框架外,其中还出现了Fe-As成键的新特征,属于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新矿物。红外光谱及穆斯堡尔谱分析测试显示了本矿物波谱学方面的特征。对矿物新的化学组成除采用电子探针、能谱手段以外,还运用SIMS离子探针证实了锂的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995.
白云岩体位于诸广山南部岩体中东部,是一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其岩性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在主量元素方面,该岩体的岩石富硅(SiO2平均为73.47%)、富铝(A/CNK值平均为1.09)和高的K2O/Na2O值(平均为1.99);在微量元素方面,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而Ba、Sr、Ti、Nb、Ta、P亏损明显,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6.22)和Rb/Nb值(平均为29.07),富含铀(平均为9.04×10-6),可为岩体内铀矿床的形成提供铀源;轻稀土元素富集和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相对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在同位素方面,εNd(t)值低(平均为-10.6),(87Sr/86Sr)i值高(平均为0.71688),Nd模式年龄古老(1865~1874 Ma)。这些特征表明,白云岩体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结束后不久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中,位于地壳中-下部的古-中元古代地壳组分在伸展、减薄作用产生的减压、导水和地幔上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由泥质岩源区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在塔河地区钻揭了一套典型的河控三角洲相“东河砂岩”,它与东河塘、塔中和哈得逊等地区发现的前滨相和滨面相“东河砂岩”明显不同.钻井岩心上该套三角洲相砂岩表现为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厚砂体;粒度概率具有河道、河口坝微相特征;平面上地震振幅、反射强度斜率属性异常呈以S99、T728井为中心的“鸟足状”外形;古盐度测试结...  相似文献   
997.
以遥感技术为手段、ETM影像为基础数据,解译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主要线、环构造,划分出北西、近南北和近东西向3组主要线性断裂.利用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通过异常下限值圈定的数学模型定量提取了铁化、泥化和硅化蚀变信息.综合分析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及物、化探异常等资料,结合遥感构造解译和蚀变信息,优选了2个Ⅰ类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98.
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CO2-H2O流体不混溶作用对Au的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一种富含挥发分(fCO2=70.79MPa)、酸性(pH=3.71)、还原性(fO2=0.50×10-36MPa)、中温(267℃)、具有超压(180MPa)性质的含Au(a∑Au=3.744×10-8mol/L)流体。当超压流体的封闭层——炭质页岩因断裂作用而被破坏时,热液体系的压力发生骤降(28.50~35.30MPa),CO2-H2O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并有大量CO2溢出。CO2的流失可使成矿溶液的CO2逸度和O2逸度降低(fCO2=0.80MPa、fO2=2.512×10-42MPa),酸碱度升高(pH=4.32),同时伴随温度的下降(224℃),成矿热液中Au溶解度的降低(a∑Au=3.790×10-9mol/L),从而快速沉淀下来成矿。  相似文献   
999.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意义、历史及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个大面积低温成矿域之一,其面积之大(约10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Ag以及萤石、冰洲石、水晶、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全球罕见,是我国重要的Au、Hg、sb、As、Pb—zn、Ag以及多种分散元素生产基地。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域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许多有待深人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各研究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同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均一温度、盐度测定和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毛坝气藏储层中存在多种类型包裹体,包括气液H20包裹体、烃一H20包裹体、气相烃包裹体、沥青包裹体和含自然硫气液H20包裹体。在含自然硫气液H20包裹体中,自然硫的特征激光拉曼峰值是151.1cm^1~、217.9em^1和473.3cm^1。根据包裹体的产状、分布以及组合特征,可将本区下三叠统储层流体包裹体划分为3期。晚成岩期方解石中气液H20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04~206°c,盐度为4.03%~19.29%NaCl。温度和盐度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反映随着成岩环境的埋藏深度增加,地层中孔隙水的温度趋于升高,同时烃类与流体中SO42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TSR),生成H2s和H20,使盐度降低。在区域抬升降温、降压期,由于外来流体的不均匀混合,流体温度、盐度进一步降低(均一温度为31~108℃,盐度为0.35%~4.03%NaCl),在低温及硫主要以H2s形式存在的条件下,02与H2s反应生成大量自然硫。在自然硫形成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pH值趋向于升高,lgf(02)趋向于降低。当温度为100℃时,自然硫在pH=2.9~3.4,lgf(02)=-50.61~-49.92的环境中形成;25℃时,自然硫形成于pH=1.9~6.5,lgf(02)=-69.30~-63.11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