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600篇
地质学   578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64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5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31.
在调查层状矿床时,最重要的任务是确定变质作用对合矿建造的影响.苏联对不同地区层状硫化物矿床作了这方面的工作.硫化物矿石的变化过程,既可造成矿体的贫化,也可能使其富集.在重晶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变质过程中,矿石贫化非常明显.在Rudnyi Altai(Altai地区含有矿石)大型矿床的基性岩墙和次火山流纹岩的接触带上,部分重晶石变成了钡长石.如果巨大花岗岩大面积侵入的内接触带受到了高温的变质溶液的影响,那么含重晶石的矿石发生一种基本蚀变作用.重晶石与低温硅酸盐反应生成了钡冰长石-钡长石系列的矿物.在这一过程中,高温含  相似文献   
932.
中国西北角是中亚的最中心部分,并包括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在那里的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被东西向的天山山脉给分开。一幅概略地体图上将该区分作13个独立的部分,可分为四类:(1)大陆的,(2)大洋壳,(3)岛弧,(4)复合的。这些地体系以断层为边界,这些断层以前曾在地质图上确定下来或者是全新世活动的。古亚洲南缘的被动固结表现在古特提斯洋盆的增生和俯冲以及火山弧的发展。古磁资料表明主要板块及其伴随的小地体直至二叠纪或更晚才最后固结。地层记录揭示陆内盆地是在晚石炭世发展起来的,继之以产生晚古生代广泛的A—型花岗岩侵入的泛亚洲热事件。古新世,印度沿亚洲南缘的正面碰撞,几乎使那些于晚古生代固结时所形成之全部较老的古亚洲的主要走向—滑动和逆冲断层再度活动。中亚大陆成长的复杂性质曾经形成和破坏了许多类型的缝合线,因此,欲重建原始板块和地体的形象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93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辅助遥感图像地质解译的方法概况,所开发的方法是应用数学形态学对分类图像进行分析的技术。为了说明有关这类辅助解译的两种处理方法,使用了某一地质褶皱实例。  相似文献   
934.
<正> 1973年,在菜比锡春季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精密补偿器水准仪NI002,并作了有关报导。由于NI002具有新奇的性能与特征,所以从那时起,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和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已经可靠地证明了它的优越性。在保证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充份利用经济上有显著优点的“摩托化水准测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已在许多国家行之有效了。根本原因是第1次在NI002上采用了“似绝对水平视线”稳定视准线的功能原理和其它功能上的某种革新。1987年,在菜比锡春季博览会上,又展出两台新研制的精密补偿器水准仪NI002A  相似文献   
935.
岩石圈的流变学是根据岩石在脆性域与孔隙压力有关的摩擦破裂和在延性域的幂律稳态蠕变来估计的。根据几种大陆和大洋岩石圈的岩石学模型,考虑地温分布和地壳厚度的变化,我们作出了几种满足不同地球动力学条件的岩石圈流变学模型。岩石圈的流变学性质与深度的关系在不同的构造区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大陆岩石圈有一层(在地壳的底部)或两层(在地壳的底部和中部)软的延性层夹在脆性层之间。地球物理参数(地震活动性、地震波速度和电导率)的深度变化与流变学模型相当吻合。我们用岩石圈流变学剖面来分析加拿大东南部的科迪勒拉山的变形大陆边缘和大洋地体的构造形式。这一地区的大型构造特征与推测的流变学构造颇为一致。由于宕石圈流变学结构是明显分层的,该地区产生近水平的脱底作用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936.
我们得到了对流开始非线性状态下两重叠高粘性流体层对流的数值解。这两层高粘性流体与地球的上下地幔一样厚,由一个固定的水平界面分开。考虑了几个热结构和热边界条件,包括一个等温底部边界、一个设定的热流的底部边界和具有绝热下边界的内热结构。对流开始时,由于每层物质的性质相同,下层比上层更不稳定,长水平波长(与下层的厚度成正比)占优势。对物性差异很大的那些层来说,在对流开始时上层更不稳定,短水平波长(比例于上层的厚度)占优势。当选择的物质的性质使两层同样不稳定时,在长波长具有较小最小值的稳定曲线(瑞雷数Ra-波长关系曲线)出现两个极小值。线性稳定结果具有较弱的非线性对流的特征,除非两层物质都不稳定。当两层具有不同的稳定性时,较稳定的层有一个传导温度场,它的流动是由不稳定层的对流流动的粘滞作用驱使的。当两层具有相同的不稳定性时(即使在对流开始瑞雷值仅两倍于临界值时),两层分别对流。当Ra超过临界值足够大时,下层以长波长对流环对流,甚至在线性稳定理论预测为短波长对流环时也如此。上层总是以短波长对流环开始对流。然而,下层上方的上层对流环的下沉热柱体积随着Ra的增大而增大。于是,水平波长(比如层的尺度)不能用来区分全地幔对流和分层地幔对流。在每层物质的性质相同及Ra相同时,都存在着层间机械耦合(下沉热柱覆在上升热柱之上)。当每层物质的性质很不相同以至在对流开始产生短波长对流环时,在下层两个热柱之上的上层有两个热耦合对流环(下沉热柱在下沉热柱之上和边界处的一个剪切带)。就所有被检验过的情况而论,边界两侧存在一个很大的温度差(总和的50%),暗示着在670km间断面处,两层地幔对流也应该有一个很大的温度变化。但与温度有关的粘性也许会减小这个温度差异。对消减带上重力平面异常和板块地震走时异常的解释应该能说明上、下地幔分层对流系统可能的热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937.
938.
939.
引言从广义来讲,花岗质岩石是大陆地壳的主要成分。它们不仅包含从花岗闪长岩、云英闪长岩到真正花岗岩的一般岩浆岩套,也包含着中到高级区域变质地体,在矿物学上它们都是花岗质成分而且构成片麻-混合状片麻岩杂岩普遍分布在地盾区各处。其地质上的发展,部分由Rb-Sr分馏系列研究得到追溯。目前一致认为,全球构造的方式至少从晚前寒武纪约900Ma  相似文献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