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424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   总被引:59,自引:18,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川西地区1992~2002年的13367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 初步分析了地震活动性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关系及其揭示的构造信息. 重新定位后,地震活动沿活动断裂成线(带)状分布现象非常突出,呈现出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密切关系:结构简单的单一走滑断层具有上宽下陡的花状结构特征,拉分盆地与逆断裂具有线性而发散的分布式结构特征,逆断裂之下还存在缺震层. 此外,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还具有空间分段性,揭示出局部地段存在着隐伏活动断裂和可圈定为地震危险区的地震空区. 震源深度分布显示,川西高原在15~20km的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度约5km的缺震层,以高温高压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计算川西地区地壳强度表明,大约14~19km的深度范围花岗岩处于塑性流变状态,说明缺震层的出现具有地壳物质塑性变形基础.  相似文献   
42.
DT—101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金铂钯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研究了DT-101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超痕量Au,Pt,Pd的吸附性能及条件。在0.025mol/L HCl介质中,流出速度为0.5-1.0mL/min时,Au,Pt和Pd的富集效果最佳,吸附率分别为99.72%,99.06%和97.95%,共存离子无显著性影响。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标准物质中Au,Pt和Pd,其结果与标准值基本相符。检出限Au为0.27μg/L,Pt为0.40μg/L,Pd为0.19μg/L。对GBW 07294铂族元素国家标准物质进行精密度试验,RSD(n=8)Au为19.2%,Pt为28.1%,Pd为15.6%。  相似文献   
43.
柳沟峡花岗质片麻岩是在鱼儿红幅1∶5万区调过程中从北大河岩群变质杂体中解体出的古花岗质侵入体。通过对其进行单矿物锆石U-Pb法年龄测定,获得了(1463±74)Ma和(623±138)Ma两组年龄值。结合区调成果认为(1463±74)Ma代表古花岗质侵入体上侵就位时代,(623±138)Ma代表后期叠加的变形变质热事件时代。两组年龄的获得为北祁连山早期大陆裂解及碰撞造山作用的确定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4.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new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since the 1980s. A concept of urban erosion and its impacts on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ose loose silt and earth piles formed by urban construction can be eroded seriously: Under stormy rain, the amount of sediment from steep man-dumped slope is 10.8-12.2 times that of from uncovered slope land; the result of experiments with the wind tunnel also shows that the damage 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dry loess can cause serious soil erosion by wind in some cities of the region. Even if in the urban built-up area, there are many loose sandy soil, mud and silt, which are washed into rivers by city’s ground flow in the rainy season. So, anthropogenically induced soil erosion has made soil erosion more serious around the urban areas. And the urban eroded environment ha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ragility, complexity, seasonality and quick variability. Urban areas witness a quick economic growth and have mo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an rural areas, which brings more intensive changes of environments during a short period of time or adds some new elements to the erosion system. Therefore erosion has experienced more intensive impact by human activities. So, the possibl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erosion environment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signing or planning to exploit natural resources or to develop urban areas in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45.
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探讨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而带来的网络虚拟信息空间的地理研究、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这一崭新问题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较广的综述,并提出近期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近期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6.
2011年日本MW9.0地震(简称日本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研究日本地震对该地区地壳运动及地震潜势的影响十分必要.为此,本文通过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研究区高空间分辨率的日本地震同震形变场并得到如下认识:(1)8个定点地球物理观测的同震响应验证了本文同震形变场的可靠性;日本地震的东向拉张使研究区整体上处于张性同震应变状态,但存在局部挤压区域,其中莱州湾至海州湾的挤压条带穿过沂沭断裂带并对断裂带南北两段产生了不同的同震作用,对南段具有拉张作用,对北段产生挤压作用;(2)同震形变场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著的剪应变,地震b值显示上述区域的构造应力在日本地震后增强,因此同震形变场可能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3)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显示,同震形变场短期内对鲁西断块、鲁东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南段累积了地震矩,可能有助于上述区域在日本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日本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北段的地震矩具有释放作用,或许是该区域地震活动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锡多金属成矿带,过去对丹池成矿带成岩成矿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厂矿田及五圩矿田,而对丹池成矿带北部的芒场矿田岩浆作用时代、源区特征及其成矿性缺少分析。芒场矿田岩浆活动强烈,发育隐伏斑状花岗岩及有关的花岗斑岩脉和隐伏细粒花岗斑岩及有关的白云母花岗斑岩脉。本文分析花岗斑岩脉U-Pb年龄及花岗斑岩脉和白云母花岗斑岩脉主、微量元素组成,以探讨岩浆活动时代、岩浆源区特征及其成矿潜力。芒场矿田花岗斑岩脉锆石U-Pb年龄为89.1±0.9Ma (MSWD=0.9),和丹池成矿带内大厂矿田岩浆活动时代相近,表明丹池成矿带岩浆活动时代都发生于90Ma左右。白云母花岗斑岩脉具高A/CNK比值(2.69~2.88),含高铝硅酸盐矿物白云母及在Th-Rb图上沿S型花岗岩趋势线分布,和大厂矿田S型黑云母花岗岩的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其主要为S型花岗岩。花岗斑岩脉形成时代晚于白云母花岗斑岩脉,但其具有更低的SiO_2含量和更高的MgO、Fe_2O_3~T、CaO和TiO_2含量,且在SiO_2与TiO_2、Fe_2O_3~T、Al_2O_3和P_2O_5关系图中分布于不同区域,没有线性变化关系,显示两者不是同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形成的,而为不同沉积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白云母花岗斑岩脉富Al_2O_3、K_2O、Rb、Cs、Sn、W、Nb和Ta,在Rb/Ba-Rb/Sr图上位于富粘土源区,为强风化作用形成的富粘土质富稀有金属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华南西部基底发育经强风化作用形成的富粘土质富稀有金属元素沉积变质源区,为华南西南缘大规模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8.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天然气碳同位素中δ13C1、δ13C2、δ13C3的组成与划分标准,将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划分为煤型气、裂解气、油型气与生物气四种类型,通过对天然气同位素中的δ13C1、δ13C2-δ13C1、δ13C3-δ13C2值的差异分析以及与对应的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柴达木盆地不同地区天然气的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这对于探索柴达木盆地的成气规律以及在不同地区天然气勘探的目标选择都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湖南省桃源县李家冲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冲金矿是近年来实施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时确定的具有一定找矿远景的金矿床。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南缘的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距著名的大型沃溪金(锑钨)矿床南东约18km。金矿成矿主要受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合矿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层,构造提供了矿化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使矿质得以活化、迁移并在有利成矿空间定位形成金矿体。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金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以郭家冲断裂为主的NE向断裂带是今后找金工作的重点,具体部位是近EW向层滑断裂破碎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并圈定出叶家坳一电厂、茶子山、文明等三处具体的勘查靶位,可作为矿区进一步工作部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成像光谱技术在典型蚀变矿物识别和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像光谱矿物识别和填图技术是中国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笔者以国土资源调查应用为主要目标,研究了成像光谱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技术实用化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白云母和绿泥石两种重要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及光谱变异特征;以新疆东天山黄山地区的HyMap数据为例,对目前已较为系统化的成像光谱识别技术(如MNF变换、像元纯度指数PPI和N维可视化端元识别NDVI)在典型蚀变矿物识别和填图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