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3篇
  免费   2925篇
  国内免费   3686篇
测绘学   2433篇
大气科学   1776篇
地球物理   2245篇
地质学   7271篇
海洋学   1914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960篇
自然地理   148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682篇
  2019年   785篇
  2018年   734篇
  2017年   757篇
  2016年   691篇
  2015年   844篇
  2014年   830篇
  2013年   949篇
  2012年   1037篇
  2011年   1026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963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2IS)架构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全球GIS的需求不断增加,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已不能适应,因此,建设新一代全球GIS成为当前GIS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地球剖分理论,以计算机集群技术、时空一体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辅助技术,提出了关于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2IS)的架构体系的初步设想,认为新一代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GI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2.
不规则边界场地中方格法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方格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的全过程,介绍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教材的确定高程权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不规则边界场地采用方格法计算土方量的难题,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波束形成算法.首先由MVDR算法确定初始权向量;其次根据该权向量与其它用户波达角方向的关系,建立干扰信号的导向矢量矩阵;然后通过正交投影原理,将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投影到干扰信号的零空间上,从而求得最优权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食物系统认知进展及其地理学研究范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关系国计民生,中国食物系统面临诸多挑战,耕地资源趋减、环境压力临界、农业劳动力流失、消费需求快速转型等对食物系统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思维为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视角。尽管食物系统得到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各方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国内对食物系统的研究却严重不足。论文对食物系统的认知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了食物系统的概念认知历程、类型、特征,梳理出食物系统的研究脉络,包括从“概念”存在到“方法”存在、从线性认知到系统认知、从经济活动到食物景观、从现象描述到时空嵌入等,以此凝练出食物系统的核心内涵与认知进展;在科学哲学范式、人地关系范式、空间范式和系统科学范式指导下,论文遵从“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由表及里的研究脉络,进一步探讨了食物系统的时空格局、要素结构、演化过程和发展机理,尝试构建了食物系统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研究结论旨在为推动食物系统视角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5.
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众多沿海城市纷纷转型为港口城市,港口区域化态势明显,港口发展呈现新的竞合关系。运用位序-规模法则与复杂网络模型,从规模结构、航运网络两方面刻画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区域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港口体系日趋完善,位序-规模分布更加明显;发展演化呈低级均衡,明显集中化及相对分散化三个阶段,围绕世界级枢纽港形成区域集聚和群内扩散的空间格局。② 港口航运网络小世界特征得到强化,不同类型港口航线网络特性变化差异明显。枢纽港以广度上升深度下降、中转功能上升为主;大型港口变化较为复杂,超过一半的大型港口腹地引致特征明显,中转功能较弱;地方港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大部分港口在航线网络深度、广度与辐射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提升,少部分港口则明显萎缩。③ 以班轮航线为载体的物流网络推动港口区域化内在联系更加紧密,轴-辐特征得到强化,整个网络效率大为提升。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呈现的最强联系航线看,沿海集装箱航运网络已由局部网络转变为统一的双层轴-辐网络,全国性的港口网络联系水平大幅提升,区域航运网络与港口群存在空间错位而非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996.
新型城镇化的人地耦合异速增长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面积变化具有复杂性,研究两种要素城镇化水平的相对增长关系,有助于探索人地耦合发展的协同态势及变化动因。本文选取广州市2000—2015年的Landsat时序影像与2000、2010和2015年的人口普查与年鉴数据,在街道(乡镇)尺度上计算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指数识别4种耦合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年均增长率异速关系拟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0—2015年广州市街道(乡镇)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核心、内、外圈层)特征,4种人地耦合类型的异速增长分别呈现正异速、负异速、负幂律3种形式,证明人地耦合分类的异速增长建模方法有助于分析人地城镇化的动态演化过程;② 基于人地耦合指数的异速标度分析表明,核心圈层—内圈层—外圈层结构上分别形成了高度集约—集约—相对粗放式扩张的发展格局,结合城市更新改造的空间分析,说明这一特色新型城镇化模式在广州具有一定成效,已初步形成了核心圈层与内圈层协同发展的态势,但需要注意防控外圈层的粗放型增长。研究结果可为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探索和广州市案例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97.
计算机串口记时延迟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测量中,需要记录观测量的观测时刻,时刻作为测量的基本观测量,需要较高的计时精度,通过串口利用计算机计时是一种便捷可行的方法,但串口的时延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串口计时的原理及影响其时延的相关因素,阐述了进行时延测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影响串口时延的5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串口时延在毫秒级,通过提高计时程序优先级的方法可成功将时延减小至0.35m s以内;低动态条件下串口时延对动态测量的影响较小,在某些检测设备中甚至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98.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城市群作为当前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在区域发展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论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抓取等手段,以长江经济带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间要素集聚能力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间要素集聚能力差异与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吻合,城市群要素集聚格局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衰减的分布特征;② 城际层面要素集聚能力差异的两极分化现象显著,以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中心的要素集聚“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较为鲜明;③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内科技创新、对外开放、金融等要素的集聚格局具有明显的差异分化和集聚分布指向特征;④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等级规模结构分布总体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可分为“均衡型”和“离散型”2种类型,首位城市要素集聚首位度随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高低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9.
旅游效率评价对区域旅游业提质增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为实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旅游业效率进行分析,运用空间自相关和趋势面等空间统计方法对旅游效率空间关联和整体趋势特征进行剖析,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着重探讨了旅游效率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云南省旅游综合效率总体水平较好,但州市间差距较大,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制约能力略强于规模效率;2)旅游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态势,综合效率整体呈“南北两翼高中间低,东西平稳过渡”空间特征,高效区在滇西北“趋同集聚”;纯技术效率在南北方向呈“U”型趋势,东西方向上梯度递减;规模效率总体呈现“南北两翼高中间低,西高东低”趋势特征;3)旅游从业人数、交通网络密度和景区丰度是云南省旅游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因子交互作用时均高于单独作用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00.
计算机地图制图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针对其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三位一体"计算机地图制图教学法,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三位"是指理论基础、算法实现和应用操作,"一体"是指在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指导下,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