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18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联合多代卫星测高资料反演中国南海重力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HY-2A、Geosat、ERS1/2、Envisat、T/P、Jason1/2等多颗测高卫星,通过共线处理和交叉点平差削弱海面时变效应和径向轨道误差等影响,以Jason-1测高卫星作为参考,对多代测高卫星进行基准统一,消除测高数据的不一致性,基于全球EGM2008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和逆Vening-Meinesz公式反演中国南海(0°~23°N,103°~120°E)2'×2'重力异常,与船测重力数据比较,均方根误差为4.9m Gal。  相似文献   
992.
利用2016—2019年唐山市逐时O3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O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2016年唐山市O3超标天数为53 d,2017—2019年O3超标天数每年在70 d以上,污染程度偏重。O3月平均浓度值呈双峰型分布,6月O3平均浓度值最大,达112.26 μg·m-3,9月次之。O3浓度超标日分布在3—10月,夏季超标天数最多,其他依次为春季、秋季,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O3日均浓度为15:00最大,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O3浓度与温度、风速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气温高是导致O3浓度超标的重要因素,日最高温度超过25 ℃时要考虑O3浓度出现超标现象。相对湿度在50%左右及60%—80%时,O3浓度超标率均大于30%,在60%—70%时O3-8h浓度平均值达到最大。夏秋季O3浓度超标率高与地面小风、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有关。当日均风速1<V≤4 m·s-1时,O3浓度超标率较高。容易产生中度以上O3污染的天气形势场为500 hPa高空受西北气流或高压脊影响,850 hPa有西南或偏南气流经过,地面大多处在高压后部、低压前部或低压辐合区内。  相似文献   
993.
雷击大地密度Ng作为一个重要的气象参数,直接影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科学计算。Ng数值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地闪定位网络系统提供,一种是按Ng≈0.1T_d(年均雷暴日)估算。在利用后一种方法获取Ng值时,简单地取0.1T_d并非科学。因为T_d是较大区域范围的平均值,未必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项目所处区域的真实值;况且Ng值不仅受T_d的影响,还与雷暴时间、雷暴路径、闪电特征、雷灾频次与强度有关。因此,利用后一种方法获取Ng值时,需计入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基于对影响Ng的各种气象因素的分析,将焦作市按行政区划定为65个区域,根据各个区域的气象环境,分析出各个区域的雷电灾害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设定风险系数,并结合周边区域气象因素对该区域的影响,计算出Ng的修正系数,修正Ng的取值,使修正后的Ng值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994.
周莉  石贵勇  付宇  关瑶  陈来国 《岩矿测试》2016,35(3):302-309
PM2.5是近年来影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其成因机制复杂。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和ICP-MS研究了广州市大气颗粒物PM2.5的显微形貌及其化学组成特征,并应用富集因子法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PM2.5的颗粒形态以无定形态为主;主要物质表现为含Fe、Mg、Al、K、Na的硅酸盐组合,具有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排放等一次粒子特征;单个无定形颗粒物能谱表现出硫酸盐+硝酸盐的组合特征,为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前体污染气体NOx和SO2进入大气环境中,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通过成核作用发生相态改变所形成的二次粒子。PM2.5中高度富集Cd、Se、Zn、Cu、Pb、As等重金属,异常富集的Br主要为当地普遍使用的阻燃剂十溴联苯醚和拆解电子垃圾所致,稀土元素的浓度在0.022~0.582 ng/m3之间,具有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广州市PM2.5颗粒物的组成既有一次粒子,也有二次粒子,物质来源具有多重性。  相似文献   
995.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特征角度研究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槽的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槽的区别。结果表明,无论是辐合还是对流,南海夏季风槽都强于副热带夏季风槽。南海夏季风槽伸展高度较低,位置少变;而副热带夏季风槽伸展高度较高,并且随高度向北倾斜。南海夏季风槽建立早且突然,表现为对流层低层正相对涡度突然出现,其撤退缓慢;副热带夏季风槽则是渐进式建立,表现为低层云贵高原、广西地区的正相对涡度逐步向东北方向扩展,其撤退较快。南海夏季风槽建立过程中东西风向逆转是一个很明显的指示因子,而副热带夏季风建立过程没有伴随明显的风向逆转,主要特征是西风增强。南海夏季风槽不具备锋面性质,副热带夏季风槽则具备明显的锋面性质。  相似文献   
996.
1 INTRODUCTIONThe use of marine mussels for the biomonitoringpurposes is widely found in the literatures. However,the use of a particular tissue/organ for more accurateindicators of metal bioavailability and contaminationwere continually reported. For exa…  相似文献   
997.
Three different aquatic ecosystems(an urban pond,Kelana Jaya Pond;a polluted river,Sepang River;and the intertidal and offshore areas of the west coast of Peninsular Malaysia)with different sets of ecological backgrounds and human activities were reviewed and assessed for the levels of Cu and Zn contamin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ose found in polluted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Sepang River.The discussion on the contamination levels of Cu and Zn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of Peninsular Malaysia wa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the metal contamination of 4 kinds of aquatic environments.The comparison of 4 different areas was based on ①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2 metals;② the concentrations and percentages of the nonresistant(EFLE,acid-reducible and oxidisable-organic)and resistant geochemical fractions;and ③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values)based on data of 4 areas separately and a combination of 4 areas.The Sepang River recorded nonresistant fractions of 63.1% for Zn and 55.8% for Cu in addition to slightly lower metal concentrations when compared to those(60%-70%)reported before the shutting down of the piggery activities in that area.These nonresistant metal percentages(55%-63%)indicated that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still dominated by anthropogenic sources since nonresistant fraction of metals were mostly contributed by anthropogenic sources.The positive results from the four different aquatic environments assessed here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o show that Malaysia's aquatic environment had received anthropogenic Cu and Zn.The present study also show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the nonresistant fraction and the R-values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u and Zn c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Cu and Zn pollution in the Malaysian aquatic ecosystem.Based on the present data,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values)are potential indicators of EFLE Cu and acid-reducible Cu of the sediments.The use of R-values as indicators of metal pollution is suggested and it is applicable to other heavy metal data although it should be improved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初始场条件对GRAPES模式数值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分别使用T213 L31及NCEP FNL 6 h间隔的资料作为初始和边界条件,对2005年7月9—10日淮河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个例试验,初步探讨了GRAPES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对不同初始场的敏感程度,以及三维变分同化对数值预报结果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T213和NCEP初始场中存在着差异较大的次天气尺度特征,并由此造成了此后GRAPES模式预报场的差异,且此差异不会随时间消失;同化对GRAPES模式积分结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最初的24 h内;模式对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暴雨区分布、强度均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模拟的强暴雨区与实况仍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可知,GRAPES模式的数值预报能力对不同的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初始场的差异决定了模拟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9.
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铅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样品铅及其同位素含量比的测定数据,铅含量变化范围为(119.76~1327.42)×10-6,均值为374.51×10-6,统计标准偏差为273.36,变异系数为0.73,说明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铅含量变化大。燃煤飞灰的放射性成因铅明显高于汽油和柴油,可作为鉴别大气尘铅来源的证据。铅同位素含量数据表明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的铅污染是复合污染源所致,其中,相对清洁区污染以建筑扬尘为主,中度污染区是汽车尾气和扬尘的叠加作用,重污染区是燃煤飞灰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源的综合表征。  相似文献   
1000.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银洞坡金矿床位于河南肖桐柏地区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内,矿体定位受新元古界歪头山组地层控制。各成矿阶段热液石英中流体的δ~(18)O_w值为0.0‰~10.8‰,晚期碳酸盐中流体的δ~(18)O_W 值为-5.3‰~-9.7‰,流体的δD值为-65‰~-84‰,显示早阶段成矿流体以来自赋矿地层的变质水为主,晚阶段大气降水不断混入。包裹体的δ~(13)C_(CO)_2值介于-3.7‰~ 6.7‰,指示流体的碳主体来自碳酸盐储库。硫化物的δ~(34)S 值介于 1.3‰~ 3.1‰,具塔式分布特征,硫主要源自围岩歪头山组。~(206)Pb/~(204)Pb=16.540~17.216,~(207)Ph/~(204)Pb=15.056~15.612,~(208)Pb/~(204)Pb=37.336~38.861,显示较明显的铀铅亏损特征,矿石铅ω值介于39.50~48.62,显示铅源的物质成熟度高,为赋矿地层歪头山组,矿石铅同位素与歪头山组地层的一致性及其与南、北秦岭其它构造岩石单元的差异表明,银洞坡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歪头山组地层。无论在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方面,还是在矿床地质特征方面,银洞坡金矿都应属于典型的层控造山型金矿,并形成于扬子与华北大陆板块的碰撞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