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7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大陆造山带构造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混杂岩是探索大陆造山带地壳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从物质组成、沉积相、生物组合、变形变质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构造混杂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从区调工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2.
We synthesize more than 2600 Hf isotope data on the Archean-Paleoproterozoic zircons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CC). Recalculation of the data based on single stage and two-stage Hf model ages of the Eastern Block of the NCC shows peak ages of 3902 ± 13 Ma and 3978 ± 18 Ma, respectively, and also small peaks at 3.5–4.0 Ga. The majority of zircon εHf(t) values are positive, suggest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differentiation at ca. 3.9–4.0 Ga in the Eastern Block of the NCC. Most magmatic zircons from the whole of NCC have their Hf model age range of 2.4–2.9 Ga, and the single stage model ages is cluster at 2698 ± 4 Ma, whereas the two-stage model ages concentrate at 2714 ± 5 Ma, implying that the protoliths were juvenile crustal rocks. The most prominent peak at 2.7 Ga indicates that this perio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of the crust-mantle differentiation and crust formation of the NCC. The widespread 2.5 Ga rocks in the NCC and the absence of the 2.5 Ga peaks in Hf model 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artial melting and reworking of the juvenile rocks at 2.5 Ga. Furthermore, the 2.5–1.7 Ga zircon Hf isotope features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reworking of the crustal rocks. Our result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a large database suggest that the Eastern Block and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have undergone similar crust-mantle differentiation and magmatism, lea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ssential cratonization of the North China took place at the end of Neoarchean.  相似文献   
103.
试论阜平杂岩的深熔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阜平杂岩中广泛产出浅色脉体,从而显示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前人把引起混合岩化作用的机制归因于岩汁交代、重熔或无水深熔作用,似乎与实际的岩相结构不是很一致。矿物自形晶、钠长石净边结构和一些典型的矿物转化反应表明,阜平杂岩的混合岩化作用实际上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有水条件下的深熔作用。所形成的熔体有较大的流动性,可迁移一定的距离而进入邻近的岩石,对这些部位而言相当于发生了外来熔体的注入活动,造成熔体注入式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一些交代反应和结构。因此,阜平杂岩混合岩化作用中的变质反应过程既包括长英质矿物的熔融(溶解),还涉及一种含水矿物(如黑云母)转化形成另外一种含水矿物(如角闪石)的化学反应。阜平杂岩的混合岩化作用最重要的机制是水致熔融或含水深熔作用,溶解性重熔或无水深熔作用则较为次要。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蓝片岩带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其韩  耿元生 《地质学报》2012,86(9):1407-1446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蓝片岩的时空分布、一般地质特征和成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一是当前中国蓝片岩的研究概况和重要进展;二是蓝片岩、蓝闪片岩和蓝片岩相名词的讨论;三是对17个蓝片岩带的一般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原岩性质、岩石矿物共生组合,p-t条件,变质时代及赋存的大地构造背景等)进行描述;四是讨论蓝片岩带的成因,并提出深俯冲-陆陆碰撞型和深俯冲-洋壳碰撞两个模式;五是总结了几点蓝片岩带综合地质特征;六是提出了蓝片岩带研究中存在的6个地质科学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考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5.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的格局和转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是在夷平的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再生裂陷的大陆边缘盆地,该盆地的形成与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关系密切,是一个具有台地与台间海槽相间结构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右江盆地自早泥盆世埃姆斯晚期开始裂陷,到石炭纪盆地与越北地块之间出现一个与古特提斯洋相关的局限小洋盆或深海盆。至二叠纪,该洋盆开始向西南俯冲于越北地块之下,形成活动大陆边缘。早三叠世晚期以后,随着该洋盆的闭合和碰撞造山,在凭祥、那坡等地出现同碰撞型的火山活动,右江盆地也于中三叠世转变为以复理石为特征的前陆盆地。因此右江盆地经历了裂谷盆地(早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被动大陆边缘(早石炭世—早三叠世)、前陆盆地(中三叠世)的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6.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WTRs) are effective phosphorus (P) immobilizers that have been used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CWs). In CWs, dissolved oxygen (DO) levels vary from location to location and fluctuate over time. Therefore, this work accessed the stability of P saturated ferric and alum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FARs) under low (<1 mg/L), medium (2–4 mg/L), and high (5–8 mg/L) DO levels. In the experiments, which had a 40‐day duration, three stages of P release from the P saturated FARs were observed: an initial rapid P desorption stage, followed by a P re‐adsorption stage, and a P desorption balance stage. The strongest bonding between P and FARs occurred at the low DO level. A limited amount of Fe and Al was released from the P saturated FARs. Interestingly, the P in the FARs tended to transform from the Al bound P to the Fe bound P, and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stronger at lower DO levels. However, no more than 1.12% of the total P in the P saturated FARs was desorbed under any of these DO levels. Therefore, FAR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afe P adsorption medium for CWs.  相似文献   
107.
宋邦国  赵彤彤  陈远生 《地理研究》2016,35(10):1879-1886
农村家庭用水结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是分析农村用水情况,保障用水安全的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实测的方式获取西藏自治区9个县(市、区)的84个家庭的用水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家庭的用水量及用水结构,总结了西藏农村家庭用水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家庭人均生活用水量在33~38 L/d之间,家庭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洗衣、洗菜、洗碗用水三项,家庭生活用水的主要用水项是卫生用水和厨房用水;生产方式与文化风俗习惯影响家庭用水水平,人口组成影响用水结构,常住人口数和家庭收入水平与家庭人均用水量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南极冰架研究现状与埃默里冰架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冰架是揭示南极地区气候变化机制,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研究区域之一。概述了20世纪以来针对南极冰架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分别从冰架物质平衡过程、冰架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结构监测、冰架海底海洋岩芯的沉积特征和冰架附近海域生态系统演化等方面总结了冰架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中国近几年在东南极洲埃默里冰架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并依据南极冰架研究的国际未来计划提出了中国在埃默里冰架即将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9.
张元生  邹锐  颜文华 《中国地震》2016,32(2):438-442
针对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的信噪比、震源可重复性和波速精确测量等关键问题,利用大容量气枪作为主动震源,构建了一套高性能的主动源探测技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气枪震源和信号接收2部分组成。为了解决浮台偏离设定位置的问题,提出了浮台漂移控制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气枪激发后浮台受到水流冲击作用而偏离设定位置的问题。本研究结果可为一定激发场地情况下的气枪主动震源重复探测工作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1668 年山东郯城8?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速度剖面。对比结果,获得与该地震深部结构特点一致的区域,推测震中范围位于34.8°~35.2°N,118.2°~118.7°E,较合理的震中位于35.1°N,118.6°E,震源深度约20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