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樊贤璐  徐国宾 《湖泊科学》2018,30(5):1225-1234
本文首先运用频度分析法构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应用变异系数法与信息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社会服务功能协调发展度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给出从湖泊综合发展水平和湖泊协调发展度两方面度量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等级划分标准.应用此评价方法,以白洋淀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健康状况及协调发展状况的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白洋淀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处于不健康病态萎缩状态,湖泊协调发展度属于临界协调发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生态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两个方面的协调性和发展性进行湖泊健康评价,从协调、发展的角度为湖泊管理建设提供建议.同时研究表明协调发展度湖泊健康评价法具有计算简单、适用性强的特点,同样适用于其他湖泊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52.
应县木塔环境振动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于复杂的塔状古建筑物,建立一个合适的简化的数学模型是不易实现的。与强迫振动试验相比,环境振动试验比较简单、方便,所确定出的小振幅水平下的木塔结构动力特性具有足够的精度。本文首先结合应县木塔结构环境振动测试实例对环境振动测试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并采用随机信号数据频域分析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木塔结构的自振频率。同时,依据不同测点在固有频率处响应的比及零迟时互相关函数确定木塔结构的振型。最后,本文依据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采用半功率点法计算各振型的阻尼比。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在两水平方向上木塔的振动特性存在些微差异,第一振型阻尼比较第二振型阻尼比大。  相似文献   
53.
干热岩作为重要资源的组成部分,以其清洁、稳定、可再生的资源优势及巨大的高温发电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干热岩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干热岩开发利用工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干热岩区块评价指标,分析了马头营区干热岩开发潜力。以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科学钻探为例,从热、储、盖等方面分析了区内干热岩钻探选址的原则,建立了孔位地区干热岩系统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54.
基于云南探空仪换型平行观测期间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观测数据以及对应的ECMWF模式预报场数据,利用偏差、标准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等对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一致性较好,在100 hPa以下两者温度绝对偏差小于1.0℃,位势高度绝对偏差小于30 gpm,100 hPa以上温度和位势高度最大绝对偏差分别为3.9℃和151.0 gpm。除高层个别等压面外,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离散性基本一致或新探空仪离散性相对较小。新探空仪观测数据与模式数据更为一致,在中高层表现更为明显;相对于模式数据,新、旧探空仪温度偏差分别集中在±0.7℃、±0.9℃左右,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0℃、4.5℃,平均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78、0.73;新、旧探空仪位势高度最大偏差分别为28.5 gpm、130.9 gpm,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7.6 gpm、136.9 gpm,平均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86、0.78。  相似文献   
5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upon the regional hydrological regim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China.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494·8 mm in La Niña years and only 408·8 mm in El Niño years. The difference is 86·0 mm, or 18·8% over the long-term average. The stream-flows in the La Niña years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El Niño years: 9·2% at the Lan-Zhou station, 9·5% for Tou-Dao-Guai station, 11·8% for Long-Men, 17·6% for San-Men-Xia, 19·2% at the Hua-Yuan-Hou station, and 22·0% at the Li-Jin station. Both precipitation and stream-flow responses show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tream-flow,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which was obtained by ArcGIS Geostatistical Analyst based on observed data, indicates stream-flow is sensitive to both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For small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less than 13%), the stream-flow percentage change is less than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 for the Yellow River.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watershe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 maintain the healthy life and proper function of the river.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6.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20%~40%、配施生物肥对春茬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光合作用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肥量(底肥:N 139.2kg·hm-2,P2O5255kg·hm-2,K2O 93.6kg·hm-2;追肥:N 208.8kg·hm-2)相比,化肥减量并配施生物肥使甘蓝生长前期、后期的茎粗变小;对甘蓝的叶片数、冠幅投影面积无显著影响;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促进了甘蓝叶球生长,叶球中硝酸盐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Vc含量增加;甘蓝叶球、叶片和根系氮含量降低,氮在叶球分配的比例提高,在叶片、根系分配的比例降低。化肥减量并配施生物肥提高了幼苗株高、增加了茎粗,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升高,降低了硝酸盐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叶球氮含量和根系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57.
首先介绍了基于无几何相位组合、伪距相位组合以及LAMBDA算法进行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的原理。然后对比了不同采样间隔下无几何相位组合和伪距相位组合周跳检验量的精度。无几何相位组合不受伪距噪声及多路径的影响,其周跳检验量的精度明显高于伪距相位组合的精度,周跳探测效果较好。最后从耗时和成功率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3种周跳修复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无几何相位组合修复周跳时采用了搜索算法且搜索步长为经验值,其耗时和成功率都是最差的;伪距相位组合修复周跳时无需搜索,耗时最短,但其易受伪距噪声及多路径的影响,导致部分周跳修复失败;使用LAMBDA算法能有效减小搜索空间,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历元间差分残留误差的影响,速度快且成功率高。综合考虑,建议使用筛选的两个无几何相位组合进行周跳探测,确认发生周跳后再使用LAMBDA算法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58.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flow controls on the water table and chemistry of groundwater in the Ejina Delta, an arid inland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in 2001 and 2009.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level rose by 0–2 m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east tributary of the Heihe River and in the areas of Saihantaolai—Dalaikubu during the period of environmental flow control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groundwater show a distinct spatial heterogeneity with th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in the groundwater increasing from the periphery towards the depocenter of the Ejina Basin. In addition, the rate of groundwater cycling in the south of the Ejina Delta increased, and the mineralization of groundwater declined, while the overall mineralization and salinity increased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especially in the depocenter of the Ejina Basin. Since shallow groundwater is important to the ecology of arid regions, and because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groundwater level and hydrochemistry)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low controls is essential for the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watershe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 help maintain the health and proper function of rivers in arid regions.  相似文献   
59.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范围内增温已愈来愈引起各国政府、学者的关注。温室效应不仅导致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而且对全球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作物产量乃至社会经济、人类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通过各种影响层次的分析,结合国际上的动态,指出了人类针对这一全球性问题应考虑的对策,其中包括:1)温室效应机理研究;2)开发替代能源;3)保护森林;4)采取适当的政策法规;5)全面系统地研究其可能影响;6)达成一些国际性协议。  相似文献   
60.
应用WRF v4.0模式五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MYNN2、ACM2和SH),对2016 年汛期(5~9月)在川渝盆地东部造成暴雨的所有西南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检验评估了它们对各量级降水的预报能力,并基于加密的L波段秒级探空资料对比分析了模拟与实况边界层结构的差异,结合各方案对湍流运动的算法特点探讨了其差异的原因,最后对ACM2方案进行了湍流强度调整,由此改善其对于川渝盆地边界层与西南涡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ACM2和YSU方案TS评分表现较好,相对其它方案ACM2空报较少,这种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切换局地或非局地算法的方案更适合于盆地西南涡降水模拟,但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降水的空报都较普遍,尤以大量级降水更明显;精细的探空资料进一步表明,所有方案模拟的白天边界层高度都偏高,湍流混合强度都偏强。通过参数调整而降低混合强度的ACM2方案,模拟的边界层温湿结构则更符合实际观测,其边界层下部温度更低、湿度更高,减少了大量级降水的空报,使盆地西南涡降水模拟有一定改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西南涡模拟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不同的西南涡位置与降水强度,但归根到底都源于方案的局地或非局地特性、不同的混合强度这两方面原因。因此,根据不同特定区域下垫面环境与气候状况合理选择方案的特性和混合强度是准确模拟边界层结构及其降水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