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9篇
  免费   951篇
  国内免费   1105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1123篇
地球物理   1431篇
地质学   2440篇
海洋学   440篇
天文学   271篇
综合类   483篇
自然地理   6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Jinfeng Ma  Igor B. Morozov   《Tectonophysics》2007,441(1-4):97-114
A nearly 160-km long Wollaston Lake Reflector (WLR) observed in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S2b of the 1994 Lithoprobe Trans-Hudson Orogen transect (THOT) in northern Saskatchewan (Canada) is among the most spectacular and well-recorded features imaged within the crystalline crust. Based on modeling of its normal-incidence reflectivity, the observed bright spot reflector was originally interpreted as a series of tabular diabase intrus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elucidate its structure, we reprocessed line S2b and analysed the WLR for the Amplitude Variations with Offset (AVO). By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approximate) AVO analysis, we used the exact Zoeppritz equations and considered a thin-layer (mix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arities) reflectiv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wo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WLR: 1) the reflector caused by a massive mafic intrusion as suggested earlier, in which case the intruded rocks should have anomalous Poisson's ratios of σ ≥ 0.33, and 2) the WLR represents a silicified shear zone, with only moderate (e.g.,  5–10%) alteration of the host rock and σ ≈ 0.2. Although both of these models may to some extent co-exist within the WLR, its brightness, sharpness, great lateral extent and smooth shape favour the second interpretation.In both models, a fractured fluid-filled zone within a major crustal detachment should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WLR. The association of the reflector with laterally- and depth-migrating fluids is also supported by magneto-telluric measurements of crustal conductivity beneath the WLR. Analogies from the studies of the Kola Superdeep Borehole (Russia), where free or metamorphic fluids were found at comparable depths, also suggest that fluids may contribute to WLR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12.
在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我们对数据质量的评价也必须越来越系统、可靠。本文就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求解外方位元素的误差传递模型,并从中分析了内定向误差对外方位元素精度的影响,从而改进和完善了外方位元素精度的评定方法,使得外方位元素精度的评定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13.
MTT-92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探测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基本原理、MTT-92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探测仪的技术指标、电原理框图及在白皎矿的试验效果,从而说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探测仪可以作为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一种新型物探手段。   相似文献   
914.
本文回顾了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岩浆结晶及成矿作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镁铁质干岩浆体系、长英质湿岩浆体系的岩浆结晶作用模拟,以及有关的岩浆矿床成矿作用、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模拟。基于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笔者首次提出了模拟岩石学的概念。预测在今后5~10年内,模拟岩石学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将对现代岩石成因理论、实验岩石学与矿物学、实验地球化学、矿床成因理论和矿产预测及勘察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15.
在野外观测与遥感综合解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已积累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从7个方面分别计算分析了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的相似性系数。显著性统计检验表明,两裂谷系在几何形态、三维构造格局、历史与现今活动性各方面都存在显著的相似性。
结合空间测量与两裂谷系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测资料分析,推断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高度相似性产生的动力学机制与东亚大陆这一地带南、北块体间不等速西向运动所造成的大规模S形张裂作用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16.
地壳运动整体观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讨论了构造体系与全球运动场、板块构造与旋转扩张、断块构造、镶嵌构造、地洼说与地球自转、构造迁移的方向性及地球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运动规律以后,提出了地球动力系统统一观,并进一步论述了包括重力、热力、离心惯性力等在内的地球动力系统中,地球自转和自转速度不均衡乃是发动地壳运动的主因,而地球整体的运动和变化,又受着天体活动的影响。
本文纲要性地指出,地壳上各种地质现象与相关的自然现象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受控于地球整体的运动系统。   相似文献   
917.
马祖陆 《中国岩溶》1993,12(3):273-283
本文从地貌学的角度,着重研究了云南南洞地下河流域地貌特征和地表水系的变迁及其与地下河发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洞地下河具有继承地表河(干谷、盲谷)发育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18.
松嫩平原沙漠化现状和潜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文林 《中国沙漠》1985,5(3):45-53
本文对松嫩平原的黑龙江省部分沙漠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松嫩平原不仅已存在零星沙地,而且还正受到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影响.明确提出该地区确实具有沙漠化的潜势,并针对沙漠化潜势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19.
利用阿拉善左旗气象局1971—2000年30年的雷暴资料,对阿拉善左旗雷暴的年、月、日变化及产生和消失的方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阿拉善左旗雷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20.
本研究采取苗种强化培育、坑道培育大规格苗种、湖间带鲍参混养等相结合,并配套适当技术措施,促进鲍快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一年左右,提高成活率15%以上,增加经济效益200%左右,形成鲍高效养殖的较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