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2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 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 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 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 堆积体长5.5 km, 宽9 km, 平均厚度约250 m, 预测体积达到约 10亿m3。古滑坡后缘为典型的圈椅状地貌, 两侧边界多沿基岩地层中的次级断层发育, 并在地表呈阶梯式的台阶状地形。堆积体的岩性主要由二叠系阳新组灰岩组成, 局部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 多具碎裂-松散结构。整体上看, 该滑坡体风化强烈, 中前部发育大型纵向冲沟, 暗示形成时代较老。综合分析认为, 巧家古滑坡成因极可能是由于小江断裂带强烈左旋走滑作用下, 导致巧家东侧山地发生持续性的构造抬升, 并在巨大地震活动触发下形成。关于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在未来的大地震活动背景下, 是否可能导致古巨型滑坡复活, 或该区是否还存在发生类似巨型地震滑坡的风险等问题, 显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2.
防震减灾行政法律关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辉 《高原地震》2003,15(4):52-57
运用行政法学基本原理,结合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分析探讨了防震减灾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83.
天然和人为地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的区域性、地方性数字地震台站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美国达拉斯南卫理大学地球科学系合作开展“中美合作延庆一怀来盆地和海城地区天然和人为地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该合作项目以北京西北的延庆一怀来盆地与东北辽宁的海城地区作为流动地震观测试验场,计划在现有台网的基础上,在近震源与区域性的距离上布设15套由STS—2型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加密观测,以改善在区域性距离上台距过长、不利于分析、解释、研究所观测到地震记录的状况。2002年秋,双方在河北怀来一带首先架设了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并随即投入观测。到2003年3月上旬,中方又在预定地点架设了另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目前,已建成的1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仪器运行正常,运用已获得的研究区内天然和人为地震的高质量记录,合作双方按照计划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4.
哈辉 《高原地震》2002,14(1):11-16
从震害损失评估、震后监测预报、初步科学考察、震后社会对策等几方面,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应急工作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加强青藏构造块体及其边缘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测及防震减灾工作紧迫性、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了震后工作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85.
对青海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队)成立30年来防震减灾科学技术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对今后工作要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6.
综合论述了青海盐湖集团一期工程采卤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卤补水溶钾”的盐湖补水方式,以引导盐田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88.
利用气象卫星、天气形势场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2年3月21—22日影响韩国沙尘天气的原因。结果表明:影响韩国沙尘天气的沙尘主要源地是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在地面冷锋后部,高压伸展的前面;19日和20日沙尘暴发生后,沙尘沿着西北风输送,21日早晨影响韩国;PM10最高值达到2 778.2μg/m3,由于西北风较强,沙尘暴发生后很快影响到韩国,但在韩国持续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89.
在卫星影像制作的DOM和DEM基础上,利用侦查无人机拍摄的影像照片,在DOM底图上计算目标的精确坐标和对DLG数据进行及时更新,满足了应急保障需要。  相似文献   
90.
The pre‐8th century B.C. palaeotopography of the center of Corinth, southern Greece, was reconstruc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Preserved areas of calcrete and overlying calcareous soil, which represent surviving remnants lying close to the pre‐8th century B.C. land surface, were mapped. The geology of the site was also mapped. The topography of Corinth in pre‐8th century B.C. times was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bserved today. Most topographic modification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quarrying from a line of Pleistocene oolitic sand dunes for construction‐stone during antiquity. The reconstruction presented differs in key respects from previously published palaeotopographies, which did not include geological evidence. The results of the new reconstruction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geological, geomorph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and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Corinth in post‐8th century B.C. times.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