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鄂尔多斯盆地何家坊地区三叠系油页岩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认识陕西省铜川市何家坊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矿床特征、品级质量和勘探前景,对何家坊地区三叠系油页岩成矿地质背景和油页岩样品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比了井下和地表油页岩参数变化。该区油页岩厚度较大、油页岩段集中、分布稳定、含油率较高,为厚层中品级富-高硫油页岩;地表油页岩由于覆压减小等影响,页理张开、孔隙增加、密度减小。油页岩油气含量更能反映其利用价值,油页岩开发必须考虑含气量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2.
The Tazhong reef-flat oil-gas field is the first large-scale Ordovician organic reef type oil-gas field found in China. Its organic reef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Late Ordovician Lianglitag Formation, and are the first large reefs of the coral-stromatoporoid hermatypic community found in China. The organic reefs and platform-margin grain banks constitute a reef-flat complex, mainly consisting of biolithites and grainstones. The biolithit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ramestone, bafflestone, bindstone etc. The main body of the complex lies around the wells from Tazhong-24 to Tazhong-82, trending northwest, with the thickness from 100 to 300 m, length about 220 km and width 5-10 km. It is a reef-flat lithologic hydrocarbon reservoir, with a very complex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being a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as a whole with local oil reservoirs.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reef complex, generally located in the upper 100-200 m part of the complex, and largely in a banded shape along the complex. On the profile, the reservoir shows a stratified feature, with an altitude difference of almost 2200 m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The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s controlled by karst reservoir beds and the northeast strike-slip fault belt. The total geologic reserves had reached 297.667 Mt by 2007.  相似文献   
83.
我国南方输电线路覆冰极值序列重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我国南方有覆冰数据记录的气象站冰厚年极值及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多种气象因子对覆冰年极值形成条件频次分布的影响,归纳出了最易于出现覆冰年极值的温度、风速和湿度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西南地区威宁、金佛山、峨眉山和三穗4站覆冰年极值与其相应气象变量的进一步分析,建立了覆冰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根据现有气象站电线结冰资料及其对应时段的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对气象站电线结冰年极值序列进行重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背景下覆冰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有显著差异。独立样本的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威宁站年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效果较理想,重建序列能够较好地模拟覆冰的极值序列。  相似文献   
84.
利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双频北斗GEO数据,分析了2013、2014年该地电离层VTEC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Klobuchar模型在计算穿刺点VTEC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模型。最后利用1 a的数据对改进模型计算VTEC的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VTEC的精度明显高于原模型,绝大部分月份精度提高超过10%,总体精度达到64%以上。  相似文献   
85.
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是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和预警模型研究的关键。本文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实现复杂多因子数据的同区间量化,基于CF值直接代表着各因子对地质灾害的贡献这一物理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CF的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该方法通过三步完成权重计算:(1)基于CF的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量化,使得各影响因子取值均介于0~1;(2)所有影响因子逐级叠加计算,计算所有因子的相对贡献值;除某计算因子外,其他所有影响因子的逐级叠加计算,得到除某计算因子外的其他所有因子的相对贡献值;(3)通过相减的方法,得到某计算因子的相对贡献值。同样方法分别得到所有因子的相对贡献值,最后归一化处理分别得到所有因子的权重。最后,以区域显式统计预警模型中潜势度计算为例,分区计算确定了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并以潜势度计算结果进行效果检验,验证了基于CF的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6.
Many temperate glaciers in the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are covered by supraglacial debris in the ablation area.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uch debris on summer ablation and mass balance, the surface ablation on the 24K Glacier was measured in the summer of 2008. Mean ablation rates varied from 10 to 52 mm/day, strongly correlated to debris thickness. Synchronous observ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allowed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degree‐day model to calculate ablation rates. Maximum values of both ablation rate and degree‐day factors appeared in the middle area of the glacier where the debris layer thickness was about 1 cm. The simulated daily ablation obtained from the degree‐day approach showed that the debris layer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total summer ablation. The calculated ablation would be increased by 36% of the total ablation with the actual surface debris cover if glacier surface had been assumed to be entirely debris free. If completely covered by 65 cm thick debris in the ablation area, the glacier would experience a 59% decrease in summer ablation. The presence of a debris cover also leads to a change in the ablation gradient in the ablation zone.  相似文献   
87.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汶川地震是中国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工程结构震害。震中位于映秀镇(北纬31.015°,东经103.365°)。映秀镇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其中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底框架结构和工业厂房。该镇的建筑多数是按照不同时期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一部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少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由于映秀镇地震动强度大,建筑物的破坏十分严重,震害非常典型,为地震工程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材料,对工程震害的研究在理论与工程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在映秀镇收集到的工程震害进行概述,讨论不同结构形式的破坏现象和特点,并给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8.
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杭芬  岑敏仪  李劲 《测绘科学》2010,35(1):95-96
轨道的高平顺性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需要建立高精度的铺轨基桩控制网。基桩控制网通常是按五等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布设,本文提出在导线基础上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法来加密,通过运用原始数据误差理论和仿真实验的方法对无砟轨道控制基桩网的新旧两种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法加密的控制网将得到更高的相对点位精度,具有更好的平顺性指标。这一结论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控制网的建设或许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
浅谈全站仪对边测量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边测量是全站仪的一种专项测量功能,它可用来间接测量两个不可通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该方法设站灵活,操作简单,但其测量精度没有标注,需要通过计算求得。本文根据全站仪对边测量的基本原理,推导出对边测量的精度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对边测量在测站改变时其精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提高对边测量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跨界的城市增长--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罗小龙  沈建法 《地理学报》2006,61(4):435-445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源耗竭或紧缺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城市间合作共建工业区和开发区的新现象。因为在此类工业园区中也往往伴随着行政管理权力在合作城市之间的转移.所以这种城市合作的创新可以被视作跨界的城市增长。本研究在增长联盟的理论视角下对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的跨界城市增长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地方媒体和农民四种参与者在联盟形成中的作用和互动。研究在理论上证实了城市尺度以上增长联盟的存在.丰富了增长联盟理论、在对中国城市政治的研究上.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和企业结成的增长联盟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出现。同时.农民结成的反增长联盟也在不断壮大,这主要是由于土地征用、缺乏就业机会和不合理的拆迁安置造成的。江阴-靖江的经验与问题也将为其他城市的跨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