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672篇
测绘学   367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542篇
地质学   1290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14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油砂的发现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工作新发现的油砂矿藏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庙湾地区。地层特征和孢粉组合分析表明含油砂地层为侏罗系。野外调查和钻探工作证实渭北隆起的北部单斜构造地表出露大量的侏罗系延安组和直罗组油砂,累计厚度可达29.85 m;钻井油砂累计厚度达11.89 m,最大单层厚度达7.9 m,埋深在70m以浅。油砂主要赋存于中下侏罗统延安组和直罗组河流相辫状河道沉积砂岩孔隙和裂隙之中。该油砂矿藏是在渭北隆起演化的基础上,经燕山晚期构造运动抬升形成,属于抬升运移型成藏模式。经初步资源量估算,研究区油砂油地质资源量为3 232.72万t。  相似文献   
902.
雄安新区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支撑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2017年6月至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雄安新区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典型示范区为例,探索了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雄安新区全区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建设场地稳定性较好,稳定场地和基本稳定场地占89.5%;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好,全区均适宜或较适宜工程建设,平均深度15~20 m、35~45 m、55~70 m的3段地层土体承载力普遍较高,可优先作为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复合地基或桩基的桩端持力层;雄安新区起步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建议将70 m以浅地下空间分3层进行规模化开发利用,充分开发利用30 m以浅的浅层地下空间,适度开发利用30~50 m次深层地下空间,超前规划利用50~70 m深层地下空间;建议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局部存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软弱土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03.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究表明,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属典型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该锰矿的形成可能与伸展背景的弧后盆地沉积—海底热液活动系统有关,浅海陆棚环境中的局部洼地是沉积锰矿形成的最有利地段;推测该碳酸锰矿床是成岩过程中由原始沉积的锰氧化物经有机质还原而形成,且微生物参与该成矿过程;后期构造作用使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滑脱,沿滑脱碎裂面发育热液方解石脉,同时形成锰硅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904.
郝喆 《探矿工程》2018,45(12):69-73
随着大型基础施工进度和地层限制等要求的提高,抗拔桩基础先于基坑开挖施工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伴随着基坑开挖产生的大面积卸荷,抗拔桩受力状态和极限承载力将产生重大变化。本文将颗粒流数值模拟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相结合,剖析开挖卸荷条件下,抗拔桩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特征。分析表明:抗拔桩周边土体的破坏特征为倒锥台形,存在线性破坏面和破坏角;开挖卸荷对桩周土的破坏角影响不大,但桩长对破坏角的影响显著;根据机理研究结果,建立理论分析模型,推导出较实用的抗拔桩承载力及其损失比理论公式,并针对前人的模拟试验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05.
Primorye is a region with quite moderate shallow seismicity which has been insufficiently investigated so far in this respect. Based on the obtained instrumental data of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s and macroseismic data collected in southwestern Primorye on the crustal earthquake with M = 4.5 occurred on April 12, 2014, we have first succeeded in determining the hypocenter parameters and the focal mechanism of the mainshock of this shallow earthquake and estimating the hypocenter parameters of the following aftershock.  相似文献   
906.
为了探讨嫩江-八里罕断裂带对研究区的影响,对乌兰浩特地区出露的韧性变形带进行野外构造要素测量、对比,初步提出研究区曾经历左旋走滑变形阶段。通过对该韧性剪切带韧性变形特征的研究,明确了剪切带变形程度为初糜棱岩-糜棱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年代学资料,确定走滑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期(139~113Ma),这对进一步明确嫩江-八里罕断裂的展布位置、断裂带的宏观特征及形成时间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7.
郝宝鞘  彭光照  秦钢  叶勇  江山 《地质通报》2018,37(10):1777-1782
剑龙类恐龙是一类长有骨板的中-大型有甲类恐龙。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从颈部到尾部沿背脊有两列直立的骨板,呈对称或交错排列。已知最早的剑龙类恐龙发现于中侏罗世的欧洲和中国,在侏罗纪末期剑龙类迅速繁衍,在全球都有分布,但随后在白垩纪早期开始消亡。中国至今所发现的剑龙类恐龙化石有几十个个体材料,发表的属种共计9属10种,分别为嘉陵龙、乌尔禾龙、芒康龙、营山龙、华阳龙、沱江龙、重庆龙、巨棘龙,将军龙。从地层分布、头部、腰带、肢骨比值和骨板几个特征来看,中国剑龙类应该有一个从华阳龙-重庆龙-巨棘龙-沱江龙-营山龙-芒康龙-乌尔禾龙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08.
怀安地区构造变形强烈,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该区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形迹进行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同位素年龄数据,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序列划分为4期: 新太古代阜平晚期(D1),桑干岩群韧性变形,形成片麻理、无根褶皱和韧性剪切带; 新太古代五台晚期(D2),在新太古代TTG/花岗岩中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和条带状构造,并在桑干岩群中形成近EW向的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 古元古代吕梁中期(D3),集宁岩群沙渠村岩组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并形成与片麻理一致的NE向韧性剪切带,在新太古代地质体中叠加近SN向的开阔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 古元古代吕梁晚期(D4),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形成片理和片麻理,尚义—平泉断裂形成。建立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模式,并将其划分为新太古代陆壳增生阶段和古元古代碰撞造山阶段,对理解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9.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drainage of the aquitard is the main concer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NCP), and the water released from aquitard compaction may be a large portion of the exploited groundwater. The skeletal specific storage of aquitard is the element parameter to the drainage of aquitard, and the undisturbed core samples are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n this study, the consolidation test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skeleton specific storage of the clay sample drilled from Hengshui C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drainage of aquitard to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consolidation test can be utilized to understand the skeletal specific storage of aquitard, which is about 3.92×10-4 m-1 in the Hengshui. The water-saturation content of the aquitard was less than 100%, and the amount of the drainage of the aquitard was about 69% of the volume of land subsidence. The water released from aquitard compaction was about 35% of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to the deep aquifers.  相似文献   
910.
在可见卫星较少时,GPS难以保持稳定的定位精度。Locata能够建立地面工作网络进行定位,它与GPS的组合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文中提出了一种Locata/GPS组合动态定位算法,并利用仿真数据对Locata,GPS和Locata/GPS的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进行了试验。模拟试验表明Locata/GPS的DOP值和定位精度均优于Locata和GPS单系统,且收敛时间明显缩短;在可见卫星较少时,Locata/GPS的定位精度相比于GPS单系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