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6篇
  免费   1540篇
  国内免费   1819篇
测绘学   811篇
大气科学   936篇
地球物理   1450篇
地质学   3871篇
海洋学   878篇
天文学   158篇
综合类   620篇
自然地理   85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以东出露一大套陆相磨拉石建造,厚度约2 800 m,角度不整合在含煤系的石炭系科古琴山组之上,主要岩性是砾岩、粗砂岩夹少量细砂岩、粉砂岩.由于其中化石稀少,时代难以确定.1971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完成的1:20万小布鲁斯台幅称其为早二叠世下亚组和上亚组.作者于2004年在此处进行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了一层灰岩,其中找到了蚌壳等淡水动物化石,确定其时代为晚二叠世,并将其划归为铁木里克组.铁木里克组经受了二叠纪末期的构造运动,被产状平缓的侏罗系中下统水西沟组角度不整合覆盖,三叠系缺失,以此来确定本回造山时间应在二叠纪末结束.  相似文献   
92.
多频载波相位组合进行单点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于双频数据的应用,多频数据的采用对单点定位有着特殊意义,可以更好地获得其模糊度的解。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多频载波相位线性组合理论,研究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组合观测值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频观测值数据的数值仿真,采用新方法进行整周模糊度快速求解。编制了基于多频载波相位组合单点定位软件,通过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的结论。此方法算法简单,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导航定位的需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提出在数字化测图的外业编码数据采集过程中,对于未能连线的方向给与一个指向箭头,以便于在内业的地形图编辑中,根据指向箭头进行连线,提高连线率,减小外业作图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4.
有限元法模拟开挖引起的基坑水平位移和邻近建筑物沉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徐州某采用水泥土墙支护的基坑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基坑开挖引起的水平位移量和邻近建筑物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关于如何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和减少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
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调查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的发展也为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为摸清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地质现状提出了必然要求。本文在系统整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区内存在的重点地质问题和研究存在的问题,根据海洋地质调查的技术发展,结合国内相关地区的调查经验,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内区域地质调查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地质取样和测试分析进行综合地质环境调查的建议,并对具体采用的调查技术和调查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6.
The fact that magnetically structured regions exist in the solar atmosphere has been known for a number of year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kinds of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waves can be efficiently damped in these regions and that the dissipated wave energy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enhancement in radiative losses.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an important task would be to investigate the propag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MHD waves in these highly structured regions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behavior of MHD body and surface waves in a medium with either a single or double (slab) magnetic interface by use of a nonlinear, two-dimensional, time-dependent, ideal MHD numerical model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 Lagrangean grid and semi-implicit scheme. The processes of wave confinement and wave energy leakag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t is shown that the obtained results depend strongly on the type of perturbations imposed on the interface or slab and on the plasma parameter, . The relevance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to the heating problem of the upper parts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7.
镁铁- 超镁铁岩是揭示地幔物质组成和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也是Ni- Cu- PGE- Cr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不同的镁铁- 超镁铁岩体赋矿特征明显不同:蛇绿岩以产出铬铁矿床为特征,阿拉斯加型岩体主要赋含铂族元素(PGE)矿床,大型层状岩体则可同时产出铬铁矿床、PGE矿床和Cu- Ni硫化物矿床。这种成矿差异显然与赋矿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母岩浆经历的岩浆演化过程有关,但缺少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前人对上述不同种类矿床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或岩浆房内的围岩混染和结晶分异等岩浆过程,而极少关注流体作用。近年来,实验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均表明幔源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流体活动可能对成矿元素的富集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配系数也在不断更新。厘清Cr和PGE在熔体演化——尤其是流体出溶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刻画并揭示其迁移富集、分离和再富集的成矿过程及控制因素,已成为当前岩浆矿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富水流体与铬铁矿和PGE成矿关系的科学问题,总结了不同镁铁- 超镁铁岩体的成矿差异以及铬铁矿和PGE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活动记录,提出流体性质和组分对铬铁矿和PGE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强调有必要开展蛇绿岩、大型层状镁铁- 超镁铁岩体和阿拉斯加型岩体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8.
利用湖北省随州市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5月4日鄂北随州出现的超级单体风暴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在有利天气背景作用下,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层结、0~6 km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以及地面辐合线,为强风暴的发生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和触发条件。②超级单体发展过程中,观测到前侧“V”形入流缺口、中气旋、弱回波穹隆、悬垂回波、钩状回波等特征,且风暴顶高度、风暴质心高度、最大水平反射率因子高度以及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等风暴参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③超级单体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在0 ℃层以下的低层,于前侧下沉气流西侧的水平反射率因子大梯度区观测到浅薄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大值区,即Zdr弧;④超级单体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成熟阶段,在0 ℃层之上的中层,观测到强上升气流的正温度扰动使冰相粒子在附近融化而形成的Zdr环形大值区和相关系数环形小值区。⑤垂直方向上,在超级单体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成熟阶段均观测到Zdr柱和差分相位常数Kdp柱。Zdr柱与弱回波穹隆区位置对应较好,其不同时期特征反映了上升气流强的变化;Kdp柱的变化反映了超级单体中含有大量液态水滴区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
福州古桥素以技术精湛、构造独特、规模宏大以及雕刻细腻而闻名中外.古桥既凝聚了工匠们的劳动创造精神,又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极具学术、文物和旅游价值.目前福州古桥状况堪忧,本文在考察古桥现状特色的基础上,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
Interaction between slab-derived melt and mantle peridotite and the role of slab melt as a metasomatizing agent in the sub-arc mantle is being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dakite, the slab melt erupted on the surface, usually exhibits anomalously high MgO, CaO, Cr and Ni contents that indicate interaction with mantle peridotitite. Here we note that Cenozoic adakites have Na2O contents below 5.8 wt.% with ∼95% samples lower than 5.0 wt.%, and are generally depleted in this component relative to experimental basalt partial melts (mostly beyond 5.0 wt.% and up to 9.0 wt.% Na2O) produced under 1.5-3.0 GPa conditions that are most relevant to adakite production. We interpret the adakite Na depletion to be also a consequence of the melt / rock reaction that takes place within the hot mantle wedge. During ascent and reaction with mantle peridotite, primary adakite melts gain mantle components MgO, CaO, Cr and Ni but lose Na2O, SiO2 and perhaps K2O to the mantle, leading to Na-rich mantle metasomatism. Selective assimilation of predominately mantle clinopyroxene, some spinel and minor olivine at high T/P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producing high-Mg adakites from primary low-Mg slab melts [Killian, R., Stern, C. R., 2002. Constraint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lab melts and the mantle wedge from adakitic glass in peridotite xenoliths. Eur. J. Mineral. 14, 25-36]. In such a process, Na depletion in the assimilated melt is the result of dilution due to the increase in melt mass. Phase relationships in the reaction system siliceous melt + peridotite and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suggest that assimilation of mantle clinopyroxene, olivine and spinel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sodic amphibole and orthopyroxene, under conditions of moderate T/P and increasing melt mass, is also an important process that modifies the composition of adakites and causes the Na deple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