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4篇
  免费   1464篇
  国内免费   1858篇
测绘学   993篇
大气科学   905篇
地球物理   1477篇
地质学   3318篇
海洋学   1066篇
天文学   221篇
综合类   512篇
自然地理   86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吴波  熊助国 《测绘学报》2012,41(2):205-212
提高混合像元线性分解精度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改善端元光谱矩阵的构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光谱多尺度分割特征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首先在分割段内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下,对高光谱影像的光谱进行多尺度分割,并以各分割段中对应像元的光谱平均值为光谱特征,最后以限制性的最小二乘方法估计出混合像元的组分。模拟与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较大的提高遥感影像混合像元的分解精度,并且优于光谱维小波特征的分解。  相似文献   
962.
刘波  周炯  李歆  张钊 《四川测绘》2012,(3):111-113
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和通信功能,并利用嵌入式地理信息技术、SOPC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接口通讯控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车辆管理系统。通过对该系统中各项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实现了车辆终端自主导航、车辆信息管理、车辆远程控制和路线监管等车辆管理功能。研究表明,本文关键技术可以推广到多项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963.
赵炳璜  洪晓龙  刘小勇 《东北测绘》2012,(1):167-170,179
Geodatabase是ESRI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空间数据模型,其开创性地将面向对象的理念引入到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和结构设计之中,极大地拓宽了此种数据模型的应用领域。本文通过介绍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结构特点和构建方法,并通过对城市公交线网数据库进行设计,充分证明了利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设计空间数据库所具有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4.
干涉型成像光谱仪(IIM) 作为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上的重要载荷之一,已经获取了大量的月球高光谱数据.然而由于IIM 数据的光谱范围被限定在480—960 nm 波谱范围内,很少覆盖月表矿物的波谱吸收特征,利用IIM 数据反演月表矿物信息面临巨大挑战.当前月表地面调查数据或精细矿物分布制图还很缺乏,难以对反演或提取结果进行有效验证.本文利用月表4种主要矿物(斜长石、单斜辉石、橄榄石和钛铁矿)进行线性混合构建IIM 模拟数据,分析月表矿物端元提取的精度,并对真实IIM 数据进行了初步应用.根据斜长石和钛铁矿的不同组合比例分别模拟了月表的月海和高地,模拟数据还加入了与IIM 真实数据分布趋势一致的随机噪声.基于4种端元提取算法(VCA 、ICA 、MVSA 、SISAL) 对模拟数据进行端元提取,并以光谱角距离(SAD) 作为端元提取的精度评价准则.结果显示,MVSA 和SISAL 算法提取的所有矿物端元的光谱角距离都小于0.1 ,一般意味着矿物提取精度可以被接受.斜长石在各种算法下提取端元的光谱角距离都小于0.015 ;单斜辉石和钛铁矿提取端元的光谱角距离都小于0.1 ;橄榄石提取精度最差,在ICA 算法下其光谱角距离高达0.34 .  相似文献   
965.
张扬  王波  李剑  彭应林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4):77-79,85
通过对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参考框架的建立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了联测和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6.
Climate models suggest that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are likely to induce an important drying during summer over most of Europe in the late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 amplitude of the associated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strongly varies among the different climate models. In order to reduce this spread, it is first necessary to identify its causes and the associated physical mechanisms. Consequently,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o better estimate the role of large scale circulation (LSC) in precipitation changes over Europe using a multi-model framework and then to characterize the LSC changes using the weather regime paradigm. We show that LSC changes directly lead to a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western Europe. This circulation-driven decrease in rainfall is mainly linked to an increase (decrease) of the occurrence of positive (negative) phase of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regime. LSC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models spread in precipitation changes over these regions. Over southern Europe, the role of LSC changes on multi-model mean precipitation changes is generally weak. We also show that th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directly induced by LSC modifications seem to be further amplified through local feedbacks.  相似文献   
967.
The popular method of presenting wavenumber–frequency power spectrum diagrams for studying tropical large-scale waves in the literature is shown to give an incomplete presentation of these waves. The so-called “convectively coupled Kelvin (mixed Rossby-gravity) waves” are presented as existing only in the symmetric (anti-symmetric) component of the diagrams. This is obviously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published composite/regression studies of “convectively coupled Kelvin waves,” which illustrate the asymmetric nature of these waves. The cause of this inconsistency is revealed in this note and a revised method of presenting the power spectrum diagrams is proposed. When this revised method is used, “convectively coupled Kelvin waves” do show anti-symmetric components, and “convectively coupled mixed Rossby-gravity waves (also known as Yanai waves)” do show a hint of symmetric components. These results bolster a published proposal that these waves should be called “chimeric Kelvin waves,” “chimeric mixed Rossby-gravity waves,” etc. This revised method of presenting power spectrum diagrams offers an additional means of comparing the GCM output with observations by calling attention to the capability of GCMs to correctly simulate the asym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equatorial waves.  相似文献   
968.
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廖晓农  于波  卢丽华 《气象》2009,35(9):18-28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预报准确率低而且时效短.为了提高对这种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在气候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势预报方法和临近预报算法.对1998-2007年134个雷暴大风过程的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绝大多数的雷暴大风具有下击暴流特征,而且冰雹的落区附近也是大风的爆发区之一.因此,负浮力的作用和对冰雹具有指示性意义的因子是研究雷暴大风预报方法应主要考虑的因素.500hPa环流背景分析表明,尽管绝大多数雷暴大风爆发时对流层中层有干空气侵入,但是还有少数个例产生在偏南暖湿气流中.目前,对后一类大风产生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表明,当对流层中层有干空气侵入时,有利于雷暴大风出现的环境条件是:下沉气流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同时对流层低层环境大气的温度直减率较大.此外,还讨论了经验指数--大风指数在北京地区的应用.基于上述的研究,形成了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短时潜势预报方法,还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雷达观测和环境条件的雷暴大风临近预报方程.个例分析表明,临近预报方程对于飑线和弓形回波等带来的地面大风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69.
胡波  杜惠良  滕卫平  石蓉蓉 《气象》2009,35(9):104-111
通过分析2005-2008年影响浙江的梅汛期强降水云团特征,将云团分为偏北型、居中型和偏南型,研究这三种类型云团云顶亮温与地面1小时强降水极值和10mm/h以上降水覆盖面积关系,结果表明偏南型和偏北型云团有较多相似特征,而居中型云团较其他两种云团则有较多相反特征.通过分析1小时强降水相对于云团中心移动路径的落区,指出梅汛期云顶1小时变温和亮温梯度与地面1小时强降水落区无明显配对模型.随后利用天气形势场资料,分析强降水云团与环境要素场的关系,指出云顶亮温的宏观特征与中高层的垂直速度、水汽通量密切相关,最后尝试建立三种类型强降水云团成熟阶段云顶亮温和地面降水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方程,给预报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赤道不稳定波对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道不稳定波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存在于热带东太平洋赤道附近, 通常于每年的春末夏初出现, 以约0.6 m/s速度向西传播, 波周期为20~40天左右, 波长约为1000~2000 km.本文利用一个全球高分辨率海气耦合模式对赤道不稳定波在赤道附近的热量输送进行分析, 表明赤道不稳定波产生指向赤道的热通量, 从而部分抵消了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由Ekman辐散和温度平流导致的强冷却效应, 维持热带地区的热量平衡.其对赤道冷舌区的增暖作用可以消除和减弱气候模式中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系统性冷偏差, 能使冷舌的强度和分布得到合理的改善, 对气候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潜在贡献.赤道不稳定波还可以改变赤道海洋上空低层大气层结稳定度, 导致近地层强的风场辐合辐散, 并进一步影响大气混合层的温度、 风场等气象要素.模拟分析结果还表明, 赤道不稳定波对大气强迫产生二次响应, 改变赤道上空逆温层的垂直位移和逆温强度.研究赤道不稳定波对热带海洋气候及其海气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