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4篇
  免费   1694篇
  国内免费   2519篇
测绘学   845篇
大气科学   1373篇
地球物理   1926篇
地质学   5058篇
海洋学   1100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809篇
自然地理   99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基于GIS技术的三江平原热量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宏敏  王波  国世友  刘春生 《气象》2007,33(12):88-92
基于GIS技术,使用黑龙江省气象观测站和农垦、森工系统观测站的气温资料,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和线性内插法得到三江平原栅格化的热量资源数据。分析表明,三江平原纬度和高度因子对各项热量指标分布均有影响,经度因子主要影响年平均气温、4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0℃积温和≥10℃积温;佳木斯西部、双鸭山西部、鸡西大部热量资源较丰富,而青黑山、完达山、老爷岭和太平岭等地区热量资源相对较差。分析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三江平原热量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2.
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和气溶胶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SAGEⅡ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存在递减趋势,15—50 km臭氧的变化对臭氧总量变化贡献最大,其中25—50 km和15—25 km两层的贡献大致相当。通过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的对比,清楚地看出:两地臭氧总量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在15—25 km臭氧变化不同所致。5—7月臭氧变化趋势的情况与年平均的变化类似,两地臭氧变化的差异主要在平流层低层,即15—25 km。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面密度的时间变化序列显示:大的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可持续6年左右。从1997年至今,青藏高原18—25 km气溶胶面密度增加,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3 km,每年大约增长4%—5%。而在16—17 km气溶胶的面密度出现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在37 km以下,青藏高原的温度出现递减的趋势,而且其递减速度比中国东部地区快;在37—50 km,温度出现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增温也比中国东部地区快。青藏高原平流层低层气溶胶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都将增强该区域非均相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3.
县级台站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县级台站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34.
1 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春末夏初和秋初雷暴多随天气过程出现;盛夏7月份、8月份高温、高湿,通常在午后会出现地方性积雨云而产生雷暴。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要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雷雨观测、记载等有关技术规定。有突发性较强的雷暴、雷雨天气发生时,应及时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变化,做到准确无误地记载和上报。  相似文献   
935.
豫北多时效归一化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棉铃虫繁育规律,将棉铃虫周年活动期划分为秋季预蛹期、越冬期、春季羽化期、夏季危害期4个阶段,分阶段选取有昆虫学、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通过归一化处理和加权组合,组成棉铃虫气象指数,建立多时效、归一化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和分析、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气象条件与棉铃虫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各时段预报模式的复相关系数达0.7780~0.8780,回代拟合率为96.7%,回归效果极显著。经试报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认为:将诸多气象因子作无量纲化处理,不但便于因子间相互组合,还可提高模式的预报精度;将棉铃虫周年繁育期划分为秋季预蛹期、越冬期、春季羽化期、夏季危害期,突出了阶段性特点,分阶段组建预报模式,预报效果较好。对组合因子的生物学意义,有待生物学试验认定。  相似文献   
936.
王楠  刘勇  郭大梅 《气象》2007,33(8):29-34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6年6月2日夜间出现在陕西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暖湿急流和弱冷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两条中尺度辐合线是这一地区出现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东南急流为降水区提供的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堆积,在弱冷空气的触发下释放,是产生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空急流的输送方向与中尺度辐合线的移动方向,决定了未来辐合线的发展状态;低空急流的日变化引起了暴雨夜发性。  相似文献   
937.
2005年陕西第一场透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天气学方法和诊断分析技术分析了2005年陕西第一场透雨的成因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稳定的“东高西低”是第一场透雨的有利形势场,西南低空急流和地面回流为降水的发生和持续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陕西中南部地形的抬升是形成降水中心的原因之一;大降水区上空次级垂直环流的上升运动支位于秦岭山脉和黄土高原的迎风坡上空;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副高西侧的西南低空急流;K指数≥30oC有利于透雨的产生;θse分析表明对流层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  相似文献   
938.
对2006年6月2—3日陕西出现的突发区域性暴雨分析,由于环流、卫星云图征兆和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均不明显,使预报在强度和范围上与实况偏差较大。结果表明: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是2日20时700 hPa的偏东急流突增所致;孟加拉湾维持稳定的热带风暴对过程强度影响不可忽视;未能较好的释用WRF数值模式预报结果也是预报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9.
MapGis气象分析系统,借助Micaps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转换为简单、直观、准确的图形,大大增加了节目创作的方便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向公众展示实用性、指导性更强的气象服务项目,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精细化的需求,在电视媒体中向观众发布灾害性天气及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为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40.
运用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NLPCA)对中国1951-2003年53 a春季气温距平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气温异常变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非线性主元u分别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对应的空间气温异常分布型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