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345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介绍了用GAINS(global actable intelligent networks)节点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缩写为WSN)时间同步实验平台的过程,并实现了WSN时间同步协议TPSN(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详细阐述了组成平台的软硬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复杂的时间同步协议,在实际传感器网络中实现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62.
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泥石化是201和361铀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本文在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绿泥石的共生组合与形貌特征,测定了87个代表性绿泥石的化学成分,并据此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n(Al)/n(Al Mg Fe)值等相关指数,讨论了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①岩石中绿泥石主要呈脉状、黑云母假象或团块状等产出,具有蠕虫状、叶片状等形貌特征;②绿泥石的Fe/Si图解显示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主要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少数属密绿泥石;③根据Battaglia提出的经验方程式计算了201和361铀矿床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变化于179~276℃之间,且主要介于230~260℃之间;④绿泥石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是溶解-沉淀和溶解-迁移-沉淀。  相似文献   
863.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TCP) accounts for 10%–40% of the boreal summer precipitation that occurs over Southeast China (SEC), causing flood disasters and...  相似文献   
864.
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对比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华文剑  陈海山 《气象科学》2012,32(4):365-374
利用耦合模式比较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和21世纪SRES(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A1B情景气候预估试验结果,探讨了东亚区域海陆热力对比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首先通过超级集合方法,重建了20世纪40a(1960—1999年)和预估了21世纪40 a(2020—2059年)东亚地区的海陆热力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对比的过去40 a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超级集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单个模式存在的不确定性,其结果优于多模式的算术平均结果。利用超级集合方法能够很好地再现1960—1999年间海陆热力差指数的变化特征,并且有效地降低与再分析资料的均方根误差。进一步分析发现,陆面温度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变化较明显,尤其在华南地区存在显著增温;而东亚大陆季风区,存在明显的降温趋势。利用超级集合方法预估未来海陆热力对比的结果表明,在2040年前存在较强的海陆热力差,而2050后海陆热力对比有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865.
边界定界与管理事关国家主权与安全。以定性分析和模拟推算为主的传统技术手段,难以有效地支撑精确高效定界和动态维护管理。针对这一重大应用需求,我有关部门启动了专项建设工程,以超媒体数据建模为基础、精准化定界分析为核心、集成化信息服务为依托、建成了中国“数字国界”,为国界划界、勘界、联检及管理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外交国界工作的整体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66.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角度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点云角度分辨率近似等于扫描间隔和光斑直径大小的两种取值条件,以及该条件与测角精度的关系、理论最小角度分辨率与测角精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它们的简化关系式,并利用推导的公式计算分析了29款扫描仪角度分辨率二种取值的条件及其理论最小角度分辨率大小,验证了公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67.
通用作战态势图(COP)是现代战争中指挥员感知战场态势和共享战场态势最有效的平台。文中分析美军近年来COP应用的新趋势,提出建设基于服务的COP架构的重要性,阐述基于服务的COP体系结构,为我军COP的建设在总体上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68.
针对GNSS原理教学中,GNSS接收机原理部分缺乏直观的教学演示,提出了一种基于SDR的GNSS接收机原理可视化教学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将封闭在硬件中的GNSS接收机实现方法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加深了对GNSS接收机原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9.
基于PGIS方法,以上海市杨浦区富禄里居委地区为案例,开展给定概率下的社区台风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近60 a影响上海市区的台风中,最大风速大于17.2 m/s的超越概率(AEP)为12%。在此情景下,共有52幢建筑物(占全部建筑物的15.3%)有台风大风损失。上海市区最大的一次台风过程雨量达306.5 mm,其超越概率为1.8%。在该情景下,研究区地面积水最深处达0.61 m,有115幢建筑物(占全部建筑物的33.8%)有经济损失。在上述情景下,台风大风与过程雨量造成的损失对当地居民尚属可接受风险范围。  相似文献   
87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幔根构造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正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带的断裂构造部位.由于岩石圈大尺度不连续和地壳减薄无山根的成矿背景,促使燕山期热事件成为断裂-盆地-岩浆-成矿带的响应.区内Ⅰ型花岗岩是地幔基性岩浆底侵与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包体研究和透明地震反射区资料证明它们具有软流圈上涌与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印记,也是幔根构造的源地.正因为透岩浆流体作用,形成大量金属矿床,因而这些矿床的成矿时代具有突发性和规律性,同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和不均匀性;成矿流体具有同一性和矿床类型的多样性;成矿期次具有叠加改造性.从S、Pb、Sr、H、O、C、Si、Cu等同位素组成取得的信息,也可作为幔根构造壳幔同熔成矿的佐证.按照幔根构造成矿机理分析,预测本区仍有第二成矿空间(-500~-2 000 m),建议以"类埃达克岩(体)"为中心的地区,可作为新一轮找矿的首选区.运用综合方法(遥感、磁、电、重、地震及深穿透地球化学等),以探明深部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为主攻目标,建立四维成矿模型,确定找矿靶区,尽快进行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