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结合混合土的勘察现状,从混合土勘察钻探方法、测试方法及人为主观轻视因素三方面说明了混合土勘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了LYZ-XD12型单臂液压钻车的主要构造,阐述了该钻车工作机构“双三角”变幅钻臂和双层伸缩式推进器的原理和结构,以及该钻车的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113.
因为污染毒害会引起生物体内活性氧的增加,所以生物体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可以作为污染毒害引起的氧化胁迫程度的标记.南极细菌优势菌株Pseudoalteromonas sp. NJ62在用氯化汞处理后的抗氧化酶和汞还原酶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seudoalteromonas sp. NJ62的超氧化物酶主要为Mn-SOD,当用5μmol/L和10 μmol/LHg2+处理时,其活性增加;在用Hg2+处理后,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汞还原酶的活性也显著增加.这些抗氧化反应可以用来作为南极生态系统汞污染引起的氧化胁迫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14.
有毒赤潮的快速检测和赤潮毒性标准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灾害于近几年频繁暴发,有毒赤潮危害更为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已发生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有毒赤潮.综述了赤潮毒素的生物及化学检测法,HPLC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快速检测赤潮毒素的方法.在对我国赤潮毒素进行检测研究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的赤潮毒性标准系统.  相似文献   
115.
中国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发展,国际间人流和物流日益增加,生物入侵问题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对陆地生物的入侵已展开逐步深入的研究,但对海洋生物入侵却关注很少,而且都停留在一般性资料的分析和推测上,实地调查和试验数据更少,对其危害的程度和如何防治也没有基础数据。针对此类问题,就我国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现状作一概述,希望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预防重大海洋生物入侵灾害的发生,并为我国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的广泛深入的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6.
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中国海洋生物入侵网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生物技术的知识共享,为海洋生物入侵的信息需求、信息供给和信息服务三方角色随时转换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7.
胶体在地下水中的环境行为特征及其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查阅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地下水中胶体稳定性、迁移机制以及模拟预测方法进行了详细归纳和总结。研究表明,胶体稳定性主要受自身理化性质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影响,其受控于胶体粒径、形态、电势电位以及地下水的pH、离子强度等条件。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主要表现为胶体沉积和形变阻塞,其中针对胶体稳定性的差异性,胶体沉积过程分别表现为表面封阻和过滤熟化。目前有关胶体在地下水中迁移的模拟技术已发展得日益成熟,但结合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和胶体化学性质非均质性的数学模型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8.
青藏高原的现代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震源机制、地震地质、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等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与青藏高原成因有关的现代构造问题。主要内容有:1.高原边缘地带以反映压缩形变的逆断层活动为主,内部以一系列大致平行、呈弧形弯曲的左旋走滑断裂活动为主;2.喜马拉雅山以北的广大地域内存在着北北东走向的水平压应力,从六盘山到红河断裂带的主压应力轴走向由北东逐渐变为南东方向;3.高原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地震波速度小于印度次大陆和阿拉善地块;4.高原的现代构造同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有关。其构造形变过程可以同机器制造业中的《锻模加工》相比拟。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采用2008年在珠江口荷包岛近岸海域的调查数据,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重金属与TOC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Hg,Cr和As四种元素分布基本呈现荷包岛近岸海域较高的特点,重金属Zn,Pb和Cu的分布没有明显规律;重金属富集顺序为Cd>Zn>Cu>Hg>As>Cr>Pb。相关性研究表明,重金属Cu与Zn显著相关,Hg,Cr,Cd和As极显著相关;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重金属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荷包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总体潜在生态危害轻微;各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Hg>As>Pb>Cu>Cr>Zn;对荷包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Cd和Hg。  相似文献   
120.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北部沿海一个非常重要的养殖种类。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是一类广泛存在、高度保守,在细胞能量和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酶。作者利用BAC-FISH技术将两个包含栉孔扇贝NDPK基因的BAC克隆定位到染色体同一位置上,该结果验证了物理图谱相关contig组装的可靠性,同时NDPK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将对深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结果将对栉孔扇贝染色体的深入研究以及染色体鉴别、图谱整合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