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7篇
  免费   2003篇
  国内免费   2818篇
测绘学   952篇
大气科学   2263篇
地球物理   2482篇
地质学   5525篇
海洋学   1390篇
天文学   338篇
综合类   973篇
自然地理   148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586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744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15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991.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岩体为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等,为海西中期侵入岩体,具有高钠、铝等特点,A/CNK=0.71~0.78,NK/A为0.8~0.89,为偏铝质钙碱性花岗岩.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Eu弱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亏损,富Sr,La/Yb值相对低.多种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综合图解分析表明,该岩体为I型花岗岩,与达拉布特断裂西侧同时期的庙尔沟A型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区别,盆地具有较为年轻的地壳基底.克拉玛依岩体为岛弧花岗岩,晚石炭世准噶尔地区仍存在着洋盆体制.  相似文献   
992.
多重分形在海积软土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多重分形谱引入到土微观结构分形研究中,对天津市滨海新区三个不同地点海积软土原状样及不同固结压力后土中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研究,从多重分形的角度对孔隙的不均匀性进行定量描述,并建立孔隙多重分形谱各特征参数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地点的海积软土孔隙多重分形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3.
新疆柴窝堡盆地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GMS(Groundwater model System)模型软件对新疆柴窝堡盆地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模拟调参。根据所调给水度μ值,计算出盆地目前最大的地下可调蓄量约为36.608×108m3。同时结合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得出结论:新疆柴窝堡盆地地下水库在取水水源、取水条件、地下库容等方面都具备调蓄水资源的能力。如果用其调蓄水资源,既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利用量、解决城市季节性缺水问题,又能优化水资源的时空分配,能较好地缓解乌鲁木齐市区的供水不足状况。  相似文献   
994.
基于空间曲面拟合的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多项式曲面拟合的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该方法初步考虑了图像上空间目标、背景及像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拟合了图像及其空间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995.
0509号台风麦莎的结构与外围暴雨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何立富  尹洁  陈涛  罗金秀 《气象》2006,32(3):93-100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2C卫星TBB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8月6~8日0509号台风麦莎登陆后环流结构及暴雨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风麦莎具有明显不对称结构,台风东侧和北侧的积云对流较为旺盛;台风环流地面正涡度中心位于台风东侧,并随着台风北上移向台风东北象限并加强。地面强辐合区随着倒槽发展向偏北方向伸展;850hPa台风环流场表现为东侧和北侧的环流强盛,偏东风低空急流在台风北上过程中从东南风急流转为东北风急流;台风东侧暖,西侧冷,其东北侧有强暖平流输送。200hPa高空急流发展,急流入口区右侧强辐散有利于台风登陆后长时间维持。500hPa强上升运动区与台风外围暴雨区有较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6.
何华  陶云  段旭  孙绩华 《气象科技》2006,34(1):52-56
应用主分量方法分析了云南省84站1991~2000年雨季(5~10月)逐候降水量的主要时空特征,并用非整波技术分析了所提取的第1、第2主分量频谱分布的低频振荡特点,同时分析了低频振荡现象与El Nino(La Nina)事件及云南雨季降水多、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云南地区雨季降水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6候(30天)、10候(50天)的月际振荡和15~17候(75~85天)的季节内振荡;②云南雨季的候降水每年都存在30天振荡周期,30天振荡是云南雨季固有的振荡;③当发生El Nino或La Nina异常气候事件时,云南雨季的候降水存在50天振荡周期;④当云南雨季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正(除2000年为零距平);当云南雨季不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为负。  相似文献   
997.
地温资料的计算机自动审核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温观测资料的计算机自动审核技术,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机自动审核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难点。综合分析了地温观测资料的特点和地温观测资料的人工审核方法,提出了地温观测资料“相邻差”的标准差分析方法,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计算机自动审核中的具体实现步骤和该方法的特点。由于该方法从本质上讲是对人工审核方法的计算模拟,同时由于采用客观计算方法,避免了主观因素,所以审核质量能达到人工审核质量的要求,且比人工审核更全面。该方法在浙江省地面气象资料计算机自动审核软件中进行了试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提高地温观测资料的审核质量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雷达回波与GIS技术反演面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动气象站可以直接测量单点或较小范围的降水量,测量精度较高,但自动气象站的分布密度不够,往往漏掉强降水、暴雨中心。雷达能实时探测云和降水结构及系统发生、发展演变情况,能迅速提供一定区域的实时降水情况,但雷达测量误差较大,测定局地降水量精度不高,因此,将自动气象站与雷达进行点面结合,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GIS技术,可以得到能够代表某特定区域平均降水情况的面雨量。以深圳市行政区域面雨量反演为例,建立区域内所有测站的6 min累积降雨资料与雷达回波数据之间的回归关系,借助GIS技术和包括对经度、纬度、海拔高度3个因子的地理订正,构建雷达图上特定行政区域的面雨量计算模型,并对格点拟合雨量进行空间分辨率的精细化反演,得到雷达图上的特定行政区域的面雨量图。  相似文献   
999.
煤矿瓦斯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大同市地方煤矿1979~1997年发生的90起重大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瓦斯事故是发生次数最多,占事故总数的33%,而其造成的灾害也最重。瓦斯浓度的高低与气象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统计计算,得出了旬瓦斯浓度与旬气温、旬气压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旬瓦斯浓度预报模型和逐日瓦斯浓度等级预报模型,预报拟合率和试报效果较好。利用该研究成果,结合中短期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报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对于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及时加大通风,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陕西强连阴雨天气个例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T213客观分析资料,对陕西2003年8月24日~9月7日强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表明,连阴雨发生在欧亚稳定的环流形势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稳定使东亚中纬度纬向环流得以长时间维持。偏北、偏西、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仅使冷空气受阻于秦岭山脉附近,同时其外围的偏南气流也为雨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崩溃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移南退则预示着持续的降水天气的结束。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连阴雨期间秦岭邻近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垂直结构。水汽条件分析表明连阴雨期间水汽的输送主要在对流层底部。热力学条件分析显示连阴雨期间河套始终为高潜热能区和位势不稳定区,偏南气流对热量的输送与高潜热能的维持有密切的关系,而低层偏东气流的加强促使了潜热能的释放,并导致了秦巴山区强降水天气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