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485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仓库技术,以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数据处理与评价作为数据仓库主题,实现了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将可视化处理分为4个步骤:数据预处理、异常背景分析、异常分析、异常综合评价;使用MAPX、DELPHI等软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软件模块。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某测区实测的甲苯化探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所开发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Pacific (WSP) is composed mostly of pico- and nanophytoplankton. Chlorophyll a (Chl a) in the <2 μm size fraction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Chl a in all seasons, with higher contributions of up to 75% of the total Chl a in summer and fall. The exception is the western boundary along the Kamchatka Peninsula and Kuril Islands and the Oyashio region where diatoms make up the majority of total Chl a during the spring bloom. Among the picophytoplankton, picoeukaryotes and Synechococcus are approximately equally abundant, but the former is more important in term of carbon biomass. Despite the lack of a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 in Chl a concentration, primary productivity showed a larg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was lowest in winter and highest in spring. Seasonal succession i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s also evident with the abundance of diatoms peaking in May, followed by picoeukaryotes and Synechococcus in summer.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especially >10 μm cell size)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Pacific is often limited by iron bioavailability, and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keeps the standing stock of pico- and nano-phytoplankton low. Compared to the other HNLC regions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the Southern Ocean, and the eastern subarctic Pacific), iron limitation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Gyre (WSG) may be less severe probably due to higher iron concentrations. The Oyashio region has similar physical condition, macronutrient supply and phyt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s to the WSG, but much higher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yashio region and the WSG is also believed to be the results of difference in iron bioavailability in both reg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3.
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是GIS的基础。以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为例,阐述了基于GIS的海洋地学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组织方法,及所包括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数据分类、分层方案,命名及编码规则,以及二者之间的联接。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近海的温带气旋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出:3-7月是温带气旋的盛季,4月份是全年中温带气旋最多的月份。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年份,温带气旋增多。  相似文献   
25.
解决山东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滨 《海岸工程》1995,14(4):37-42
分析了山东省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山东省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提出了在传统用水、治水的基础上,实施人工增雨工程,直接利用海水和海水淡化与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调整水源结构,更新用水观念,开发新水源,综合用水,综合治水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长久解决水危机。  相似文献   
26.
采用GPS和全站仪联合作业的数字测图方式进行了外业快速数据采集。并利用南方CASS软件对数据进行内业成图工作,最后利用大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进行地理数据的入库,从而实现了阜新市区地理数据库的更新,此方式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借鉴到同类的地区。  相似文献   
27.
UCD数码相机影像在武汉测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UCD数码航空影像在摄影测量中的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测图进行了相关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UCD数码航空影像具有较好的成图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精度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对UCD数码影像的生产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8.
梁湛  梁焕周  江林 《北京测绘》2021,35(5):684-687
周边工程施工威胁着铁路隧道运营安全,为了实时了解铁路隧道结构变化情况,需要进行隧道监测.探地雷达具有较好的探测和显示功能,常用于建筑结构物体的无损探测.为了弥补测绘技术不能探测隧道内部结构体的不足,将探地雷达技术应用于隧道结构监测.着重介绍了隧道探测的技术特点和探测参数设置,根据隧道介质反射图像特征,确定隧道内部结构信息.结果证明了隧道探测技术的有效性,研究内容可为相关工程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采用共轭剪节理应力反演方法,恢复了邯郸-峰峰矿区晚古生代以来的3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而探讨了煤田构造的演化历史,将其分为4大阶段:①中生代早期近NS向挤压,煤系后期改造初动期;②中生代晚期SE-NW向挤压,奠定煤田构造格架的基础;③中生代末至古近纪NW-SE向拉张,煤田构造格架定型;④新近纪以来近东西向拉张,煤田构造的现代活动.  相似文献   
3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流体地球化学监测在2004年12月10至2005年1月10日之间捕获到一段重要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该异常从2004年12月24日晚上11点半开始到12月29日晚上7点半结束,其中在12月26日早上7点半到29日晚7点半这段异常非常特殊,表现出流体地球化学的剧烈变化。具体表现为流体组分从基本上不含Ar、He及N2跳跃到富含Ar、但亏损He和N2。该异常发生在2004年9.3级苏门答腊地震前1个半小时。由于CCSD现场离苏门答腊地震震中距离大于4170公里,大于该地震破裂长度1200公理的3倍,该地震在CCSD现场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微乎其微,不足以导致CCSD现场深部岩石或封闭破裂的岩石物理性质剧烈变化,因而可以排除静态激发效应的作用。在我国的云南和广东等地所观测到的地震异常和地下水位变化等表明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的动态激发效应主要沿东北方向,这和大地震的动态激发具有方向性一致。而CCSD现场就位于该方向上。我们推测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所产生的面波在CCSD现场激发的动态效应,导致库仑型失稳,增进深部岩石或破裂带的渗透率,释放富含Ar但亏损He和N2的流体,产生CCSD所观测到的气体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