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3篇
  免费   2728篇
  国内免费   3797篇
测绘学   1256篇
大气科学   2602篇
地球物理   3180篇
地质学   7055篇
海洋学   1774篇
天文学   475篇
综合类   1418篇
自然地理   167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758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812篇
  2017年   765篇
  2016年   841篇
  2015年   761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867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1006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767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390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The survey for the HEIFE(Atmosphere-Land Surface Processes Experiment at Heihe RiverBasin,Western China)is given in the paper.The following basic subjects for land-surface process-es in arid areas are studied:(1)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ergy budget on ground surfacein arid areas;(2)the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land surface processes;(3)the interaction betweenoasis and its desert circumstances,a special phenomenon in arid areas.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nsible heat flux in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is in the majority,and the latent heat flux may beneglected.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stability on the turbulent transfer of energyand substance must be considered in parameterization of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 arid areas.The“cold island effect”phenomenon in oasis and the“humidity inversion”phenomenon in desert nearoasis ar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The results woul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of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 arid areas.  相似文献   
992.
地下贯通工程测量方案的优化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仲科 《测绘学报》1996,25(4):303-308
地下贯通工程的控制测量导线多为加测陀累方位角的导线,本文讨论了贯通工程导线加测陀螺边的个数,位置,以及提高其可靠性,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运用量子力学方法,精确地求出了海气耦合随机-动力模式的依时解.对依时解的分析表明:当气候系统处于基态时,系统的行为呈布朗运动形式,由此从理论上证明了Hasselmann关于随机气候模式建立的立足点.当系统处于第一激发态时,系统运动呈随时间衰减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则为周期振荡,主周期长度为2.3年.最后将结果用来讨论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时的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北部湾地震的动力学参数与应力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震源机制和动力学参数方面讨论了北部湾地震的震源应力场,结果表明,主震是在北东东向构造的作用下发生的,同时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如破裂长度,地震矩,应力降,破裂面积和平均位错等,并探讨了非线性地震与较大余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冯德益 《华南地震》1996,16(4):1-10
利用反映震级-频度关系的参量C值,η值,b值和b值谱以及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的森下指等研究了近海地震活动的一些主要特征,发现近海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指标及图象的变化特征与陆地上强震前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给出了新研究的可用于近海及滨海地区强震预报的短期和临震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首次弄清了毛垭温泉测点的局部地质环境,确定了测泉的水文地质性质和类型,弥补了建点基础资料之不足。采用常规的调查追踪方法对该前兆观测点近期出现的特大异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落实,并简要分析了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中国大陆地震(M≥6.0)震中与其发震断层的距离的统计与分析,认为该距离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并经拟合计算得到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类型断层上不同震级档的地震震中距离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根据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区间估计方法,讨论了统计分析的结果在潜在震源区边界的确定、以及边界的不确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To date 19 cases of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have been acknowledged in China and 15 of them are associated with karst. The Wujiangdu case is a typical one induced in the karst area. The dam with a height of 165 m is the highest built in a karst area in China. Seismic activity has been successively induced in five reservoir segments seven months after the impoundment in 1979. A temporary seismic network consisting of 8 stations was set up in one of the segments some 40 km upstream from the da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picenters we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immediate banks, composed of karstified carbonate, and focal depths were only several hundred meters. Most of the focal mechanisms were of thrust and normal fault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karst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nducing seismicity. It can provide an hydraulic connection to change the saturation and pressure and also weak planes for dislocation to induce seismicity.  相似文献   
999.
信息增益在地震趋势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萍  冯国政 《中国地震》1996,12(4):378-382
从熵中信息增益的定义出发,将地震中的能量和频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研究了全球1900-1992斫M≥6.0地震的信息增益。结果表明,强震前有信息增益减小的特点。信息增益方法的引入,为利用中小地震进入地震跟踪预报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多种描述复杂现象的非线性方法处理了多台多项多年的前兆观测资料,通过“场”、“源”特征差异性的对比求得地震危险地点是一个能量“振荡”型积累的地区,具体表现为它是在前兆异常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从属度最高、自相似性变化最大、前兆分维数下降最多的地区,而且还是在地震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熵值相对较低的地区。研究结果还表明,震中位置的不确定性随着发震时刻的逼近而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