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6篇
  免费   2241篇
  国内免费   2874篇
测绘学   1373篇
大气科学   1891篇
地球物理   2224篇
地质学   5501篇
海洋学   1616篇
天文学   309篇
综合类   1044篇
自然地理   136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680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疆东天山地区泥盆纪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岩广泛发育。火山岩系由钙碱系列(占75%)石英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碱长流纹岩以及大量的火山碎屑岩,和拉斑玄武系列(约占25%)的石英拉斑玄武岩,少量橄榄拉斑玄武岩组成。岩石普遍富含Na_2O,SiO_2,而贫MgO,K_2O,以CaO,属钠质型和普通型。稀有元素配分型式具“三隆起”特征,过渡族元素呈明显的“W”形态,稀土元素为铕平坦或略具亏损的轻稀土富集型。据研究,火山岩由南至北具明显的钾元素地球化学极性。反映其板块构造环境为一俯冲带倾向北的陆壳型岛弧。  相似文献   
992.
新疆乌什—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的小壳化石丰富,已描述了近50属90种,包括1个新属,15个新种。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单板类、腹足类、骨针类及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还有节肢动物门的高肌虫类。按小壳化石在地层纵向出现的次序及其代表性,可将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群的比石划分为3个带,即1.Anabarites trisulcatus带;2.Cambroclavus-Aurisella带;3.Adyshevitheca-Xinjiangella带。其中1带可与梅树村阶I.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对比;2—3带大致可与梅树村阶Ⅱ.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带—Ⅲ.Sinosachites-Lapworthella带对比。因Aanbarites trisulcatus的发现,证实玉尔吐斯组的下界可与梅树阶的底界对比;玉尔吐斯组顶部发现的高肌虫有别于筇竹寺阶的高肌虫。前者与大量梅树村期小壳动物共生,可以认为梅树村期已经出现高肌虫的先遣分子。  相似文献   
993.
新疆北部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和布克赛尔、克拉玛依、玛纳斯—乌鲁木齐地区泥盆纪到白垩纪古地磁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首次建立了准噶尔西北缘及南缘石炭纪—白垩纪古地磁极移曲线,由石炭纪到二叠纪的古地磁极位置基本在同一区间,说明该时期这些地区为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而其古地磁极明显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块存在着差异。(2)该地区侏罗纪及白垩纪古地磁结果与塔里木地块结果一致,侏罗纪乌鲁木齐与和布克赛尔磁偏角相差30°左右,说明和布克赛尔地区相对乌鲁木齐地区逆时针旋转了30°左右,晚古生代以后曾发生过南向移动,而侏罗、白垩纪以来均向北发生了相当规模的北向运动,并发生了相对旋转,目前东、西准噶尔的构造格局可能就是由于局部相对旋转造成的。(3)中国大陆在早二叠世还不是一个联合的整体,而是以相互分离的独立块体分布于45°N—15°S的古特提斯洋中。(4)该地区二叠纪的磁偏角为165°—168°,而塔里木为218°,哈萨克斯坦为229°,说明存在35°—55°的逆时针旋转,这个旋转可能是由于西部推覆构造造成的。如果将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顺时针旋转35°—55°后,东准噶尔超基性岩带、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和斋桑泊—鲁布佐夫斯克超基性岩带应在同一构造带上。(5)该地区晚古生代古纬度变化不明显,位于30°—45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量与500hPa纬偏场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栋梁  姚辉 《气象》1995,21(11):22-26
选取中国西北5省区(陕、甘、宁、青、新)具有代表性的、分布相对均匀的129个测站、1959-1989年6-8月总降水量资料,利用EOF方法进行分解。以特征向量和载荷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将中国西北夏季降水量场分布5种空间分布型,从不同方面反映其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5.
The gold deposits of Triassic period in the northwestern Guangxi are all located in the marine, fine-grained ,fragmental rock series containing organic matter , i.e. the distribution districts of black rock series . The fine-grained gold deposits occur in organic matter-bearing C, D, E, or D, E divisions of the classical Bouma sequences. The evolution degree of organic matters through oil window stage reached the over-mature degree. Both the bio-sources of the organic mat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old in the organic matters disclose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gold, living beings and organic matters.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s led to the gold to be activized , migrated and enriched , and finally formed gold deposits in the fault belt and crushed zone of black rock series.  相似文献   
996.
按照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将区内划分为迁西群分布区的弱变形域和遵化群分布区的强变形带。根据各种形变特征,认为迁西群及遵化群分别存在三次及两次叠加褶皱,其中迁西期形成的为轴面南倾的东西向线状同斜褶皱;遵化期第一幕为北东向摆动的紧密线形倒转褶皱。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叠加在迁西群上的褶皱,轴向转为近南北向。迁西期褶皱因属同斜而具简单层状体特征,故每个单体的叠加背向形并非三斜对称,主要部分也并非穹盆构造,而为w形蛇形弯曲,不存在原生的穹隆或卵形群构造;遵化期第二幕表现为舒缓的东西向叠加褶皱。区内的主要构造样式为包括迁西群在内的由叠加褶皱及两组共轭韧性剪切带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迂西-曹在卵形隆起区;遵化群的弧形褶皱群被密云-喜峰口-王厂左行平移韧性断裂带带动形成的宽城-遵化帚状构造亚区以及由遵化群形成的青龙王厂-迁安重熔片麻岩穹隆亚区。  相似文献   
997.
汉源唐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家铅锌矿床赋矿层位是上震旦统灯影组,矿体受构造控制.根据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矿石中硫主要来自围岩地层,成矿介质以循环地下热卤水为主.成矿模式年龄小于赋矿层位年龄.是一典型的沉机-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98.
Soils, rocks, altered rocks, hot and cold waters, and hot spring precipitates were sampled within and on the outskirts of geothermal fields in China. The contents of thirty trace elements in soils and rocks show that Hg, As, Sb, Bi, Li, Rb, Cs, Au, Ag, B, W, Sn, Pb, Zn, Mn, Ni and Co can serve as direct and indirect indicators for geothermal field exploration. Large amounts of data indicate that Hg, As and Sb are the best indicators of hot water sources. Altered rocks contain higher Hg, As, Sb, Bi and Be than unaltered rocks. Based on their abundances in hot wat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llowing elements may be used as hydrochemical indicators of high-temperature hot-water geothermal systems: K+, Na+, Ca2+, Mg2+, SO2−4, HCO3, F, Cl, SiO2, HBO2, CO2, pH, total dissolved solids and hydrochemical types, as well as Hg, As, Sb, Be, Li, Rb and Cs. Modern precipitates associated with hot springs have high contents of Ba, Be, Fe, Ti, Hg, As, Sb and Bi. Using these geochemical data, the authors have had much success in locating hot water drill sites within geothermal fields. Case histories are described for five geothermal areas.  相似文献   
999.
植物栲胶作为护壁堵漏化学灌浆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植物栲胶为主剂、甲醛为固化剂的化学灌浆材料。对栲胶种类、胶凝反应机理、胶凝时间、浆液流变特征及固结性能的初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缩合型植物栲胶可在固化剂、交联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于数秒钟至180分钟内形成热固性体型高分子凝胶,并且对岩土、砂石具有良好的浸润亲和性,完全可作为钻探护壁堵漏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中生代地层及生物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北京地区中生代地层和生物群进行了研究。依植物化石资料与岩性对比,肯定了三叠系的存在。上统含拟丹尼蕨等晚三叠世标准化石,时代明确;中统未见化石;下统含二叠—三叠纪过渡性化石,时代归属有争议。侏罗系在北京地区分布广、厚度大、矿产丰富、沉积类型复杂。文中从动、植物化石组合,岩相与火山活动等多方面做了新的探讨。白垩系出露面积很小,属断陷盆地沉积,但化石极丰富,含标准的热河生物群及与之有演替关系的房山生物群分子;另对盆地的地质演化历程也有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