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霍娟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06,64(1):31-38
全天空图像自动云识别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项较新的研究领域。当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全天空图像云识别方法主要依靠图像蓝红灰度值对比的阈值方法进行判断。然而非洁净大气中气溶胶的增多给云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太阳高度角不同天空色度分布情况也不同。文中利用Libradtran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不同能见度不同太阳高度角情况下3个典型波长(450,550,650nm;蓝/绿/红)无云及有云大气的天空辐亮度分布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太阳高度角情况下,无云及有云大气中蓝红比值随能见度的下降呈单调下降趋势。在特定的云光学厚度和能见度情况下,天空色度彼此呈现出类似的分布状况。全天空图像阈值判断云识别自适应算法的建立需要与太阳高度角、地面能见度联系起来。当前尚无法建立一个判断阈值随太阳高度角以及能见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建立典型能见度、典型太阳高度角情况下的辐射信息库,在具体云识别时,首先确定太阳高度角,而后根据天空辐射比情况确定天空能见度,并利用辐射信息标准库做云或非云判别。该工作为全天空云识别算法提供判别依据,同时建立云识别随能见度和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判别信息库。  相似文献   
32.
工作状态下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是桥梁损伤识别的重要环节,考虑桥梁检测的实用性,桥梁检测一般应建立在环境激励的基础上,已有的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对模态频率的识别的精度较高,而对位移模态的识别则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利用移动质量块在不同位置时对桥梁的模态频率进行多次测量,用各次测得的频率值确定位移模态的新方法,使得位移模态识别的精度接近频率识别的精度,建立了该方法的初步模型,推导了频率与位移模态关系的理论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3.
1.北方农业低温冷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北方农业低温冷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2007年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4.
大气环流对中国稻飞虱危害的影响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拴  霍治国 《气象学报》2007,65(6):994-1002
稻飞虱是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文中通过对上一年1月至当年8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构建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全面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量与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相关关系。筛选出了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52项,其对中国稻飞虱发生影响的重要次序为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槽类→其他类;影响的时段主要为当年7—8月,其次为上年6月至当年6月。其中,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关键环流因子分别有35项和12项,占全部关键环流特征因子的67%和2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稻飞虱发生的面积。确定的直接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有11项,其中6项较好地表征了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轻、偏轻、偏重、重4个级别的气候特征。用直接影响中国气候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建立了当年3—9月的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月预测模式,每月初可以制作预报。该模式历史拟合效果较好,对2003年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外延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5.6%、90.5%、90.5%、90.4%、90.9%、93.2%、96.3%。同时,本研究还利用1—11月稻区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所构建的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分析了关键环流特征因子与稻区生态气象条件、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相关密切,这种关系表现为大气环流通过影响稻区日照、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导致稻飞虱发生条件的灾变,进而影响稻飞虱发生面积率。  相似文献   
35.
霍超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7,27(2):59-61,58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DO.Net的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它从数据库的构建,系统的具体开发引入到其中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如多数据格式的处理,参数化查询等等。最后对基于ADO.Net的Web型分布式数据库开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导航卫星的单星定轨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单星定轨时卫星钟钟差和接收机钟钟差难以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定轨的同时解算测站距离偏差和采用平均距离变化率进行定轨两种方案,采用GPS的实测数据试验计算表明,两种计算方案均能初步完成单星定轨任务。  相似文献   
37.
对兴隆60cm望远镜主焦CCD系统的测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测定了CCD快门时间函数,讨论了快门延迟效应对短时间曝光观测的可能影响.通过观测大批Landolt标准星,较准确地定出了BVRI宽带测光的星等系统转换关系,结果表明本系统与标准BVRI系统很接近.对CCD系统的天文测光精度作了仔细的检验和分析,并对PSF拟合测光和孔径测光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8.
发光细菌在渔业水域污染物急性毒性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亮发光杆菌为指示生物,对渔业水域中污染物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检测,同时研究了PH值、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毒性测试方法,在温度20~30℃,pH6.0~9.0条件下所进行的测试,其结果与鱼类毒性试验可以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39.
The traditional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methods tend to focus on the mean of whichever variable is analysed but neglect its time‐varying variance (i.e. assuming the variance remains constant). The variances of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vary with time under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There is evidence that extensive well drilling and groundwater pumping can intercept groundwater run‐off and consequently induce spring discharge volatility or variance varying with time (i.e. heteroskedasticity). To investigate the time‐varying variance or heteroskedasticity of spring discharg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with general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SARIMA‐GARCH) model, whose the SARIMA model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mean of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and the GARCH model estimates its time‐varying variance. The SARIMA‐GARCH model was then applied to the Xin'an Springs Basin, China, where extensive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has occurred since 1978 (e.g. the average annual groundwater pumping rates were less than 0.20 m3/s in the 1970s, reached 1.20 m3/s at the end of the 1980s, surpassed 2.0 m3/s in the 1990s and exceeded 3.0 m3/s by 2007). To identify whether human activities or natural stressors caused the heteroskedasticity of Xin'an Springs discharge, we segmented the spring discharge sequence into two periods: a predevelopment stage (i.e. 1956–1977) and a developed stage (i.e. 1978–2012), and set up the SARIMA‐GARCH model for the two stages,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the models, we detected the rol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spring discharge volat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uman activities caused the heteroskedasticity of the Xin'an Spring discharge. The predicted Xin'an Springs discharge by the SARIMA‐GARCH model showed that the mean monthly spring discharge is predicted to continue to decline to 0.93 m3/s in 2013, 0.67 m3/s in 2014 and 0.73 m3/s in 2015.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0.
As soon as the energies of electrons near the Fermi surface exceed Q, the threshold energy of inverse β-decay, electron capture (EC) dominates inside a neutron star. The high-energy neutrons released by EC will destroy anisotropic 3 P 2 neutron Cooper pairs in the degenerate superfluid. By colliding with the neutron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n+(nn↓)→n+n+n, the kinetic energies of the neutrons released by EC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thermal energy. A portion of this thermal energy will be transported from the star interior to the star surface by conduction, then converted to a thermal spectrum of soft X-rays and γ-rays. By introducing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 the Landau level-superfluid modified factor and the overal soft X/γ-ray efficiency coefficient, we compute the theoretical luminosity L X of a magnetar under our model and plot a diagram of L X as a function of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B.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ased on our model agre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properties of magnetar candid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